高校负债风险管理及如何化解债务的研究

时间:2022-10-02 09:36:03

高校负债风险管理及如何化解债务的研究

摘要:1999年高校扩招后,按照教育部的当时的要求,每新增一个学生应增加教学行政用房和宿舍房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全国高校面临着扩招相应的教学楼及学生宿舍等建设项目投入,由于政府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不足,许多高校必须自筹资金建设校区校舍,在银行认为高校属国家负有补助责任的特殊法人情况下,大规模向高校发放银行贷款,高校普遍负债甚至一些高校处于高负债高风险的状况。高校负债办学对高校经营产生影响和风险,已成为政府和高校急需共同面对解决的问题,如何加强高构贷款管理降低债务风险,探索高校化债渠道及方式,实现高校安全平稳发展是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校债务;债务风险管理;偿还债务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183-02

1998年全国人大颁布了《高等教育法》,提出了高等学校“对外自主办学,对内民主管理”的大学治理结构,高校迎来了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大学生招生就业双轨制取消,没有了“统包统分”;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从1999年开始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高校后勤社会化,包括住宿、食堂等基础设施进行彻底改造;民办学校政策出台等。高校面临扩招需要解决配套的学生教室、实验室、食堂、学生宿舍等教学硬件问题,而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却远远不能满足高等学校扩招所需的教学资源建设。此时期的银行正处于金融体制改革阶段,具有稳定财政投入和稳定学费收入的高校,成为了银行的高利贷的优先对象。在政策方面,教育部鼓励高校利用银行贷款加大学校的教学设施、基础设施等校园改造和建设力度,导致一时之间高校贷款出现“过度贷款”现象。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2000亿元,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全国高校如此大的贷款规模产生的风险不能有效化解不仅影响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发展,甚至可能致使高校破产,高负债办学对于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是相当不利的,如何管理债务风险、偿还债务是对于目前负债办学的高校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制约高校偿还债务的主要因素

高等学校的收入来源主要有:教育经费拨款、上级补助收入、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校办产业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教育经费拨款用于高校日常运营支出,如人员工资福利、医疗保障、管理费用等;科研事业收入是专款专用;校办产业收入对于绝大多数的学校来说占比很低,而其他收入基本上可忽略不计。高校可用于自主还贷的资金主要是教育事业收入,即学费、举办培训班收入等,而学费收费标准全国各地从2000年至2012年基本没有提高过,而全国高校贷款规模最大的广东省地区,高校的学费收费标准更是扩招后至今没有提高过。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信用社会的便捷,高校面临着学生对学校教学条件和生活基础设施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的人才引进、师资培养成本增加;国内物价上涨影响学生培养成本和学校日常运营成本也不断增加,在学校收入来源稳定的情况下,由于办学成本的增加,高校盈余资金的增长受限,偿债能力很弱,负债问题一直是高校办学的重要风险隐患。面对学校收入来源的局限性和高校发展相矛盾的情况,高校应充分认识债务责任,重视债务风险对学校发展造成的影响,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化解债务。

二、高校负债风险管理

高校负债办学原因主要有:随着教育需求的增加,高校配套硬件设施不能满足相应的教学需要;在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不足。高校债务化解的困难主要是高校盈余资金有限不能自筹资金偿还贷款;政府和高校对偿还债务的责任不明确,政府对高校债务偿还支持力度有限。面对高校负债存在的问题首要任务是控制债务风险,保证高校的正常运行。

1.均衡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平衡教育需求

从近些年高校招生情况来看,一直存在着这样的现象:热门学校每年招生名额供不应求,只能不断增加招生人数,而一些冷门院校却常常招不满计划的招生名额;大中城市及东部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高校总是更容易吸引到高考生,一些较为偏远地区的高校报名人数却远远不及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从而造成高校招生地域集中的现象。另一方面,扩招之后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基层的技术岗位人员很难招到人,而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许多应届大学生感叹就业感觉是高不成低不就。造成这些原因主要是高等教育的规划失衡,高等教育规划失衡给高校带来了一定的办学压力,也给高校债务带来风险,扩大招生高校面临着配套教学硬件的建设投入,而那些招不到学生的高校也面临里无力偿债的风险。高等教育规划应考虑均衡不同地区的高校资源,通过政策调整不同地域招生差异,鼓励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加强高等教育的投入,协助提高高校的办学能力,鼓励高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学科建设,提高高校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弱势地区的办学能力,均衡发展各地高校教育水平,满足不同区域的教育需求。

2.明确政府和高校在债务中应承担的责任

在高校扩招初期,由于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资金有限,政府在鼓励高校通过银行贷款解决教学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的同时并没有明确高校债务中政府应负担的责任,由于公办高校的政府背景,政府对高校债务负有一定的救助责任,银行在没有过多考虑偿债风险的情况下,向高校发放大量贷款最终导致存在高校普遍高负债的情况。而许多高校未正确认识到高校的债务责任,过度依赖政府偿还,使高校债务迟迟未能解决。对于高校债务,政府和高校应共同负担偿还责任,共同解决高校债务问题。

3.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控机制

通过高校监管部门严格控制高校贷款规模,限制高校继续扩大贷款规模,严格执行高校贷款审批机制,高校只有在获得监管部门的许可下才可向银行贷款。严格控制贷款的用途,高校贷款只可用于补充高校教学建设及教学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不得用于学校日常费用支出,专款专用并定期上报资金使用情况。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便监管部门及时发现高校存在的风险并对高校应急措施做出指导。

4.高校加强财务管理,做好还贷规划

高校应正视偿还债务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克服收入局限性与高校事业发展的矛盾,充分利用负债办学的优势,提高办学质量,鼓励高校多渠道拓宽筹资能力,调动学校教学部门的积极性,鼓励各院、系办各类培训班,做好学校办学宣传,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通过与外部机构合作,争取获得其他渠道的资金来源,增加学校收入。国外很多学校的办学资金主要是通过企业捐款或企业投资,国内高校却仍然依靠政府投入资金,一方面加大了政府财政资金的压力,另一方面高校的发展也会到限制,高校可以在政府允许的情况下,借鉴国外的做法解决短缺的办学资金。做好收入支出管理预算,尽量不搞赤字预算,严格控制好成本核算,合理分配财务收支,时刻留意学校现金流情况,防范可能因资金缺口出现导致影响学校运营的风险。高校在积极开拓办学方式和提高办学水平的同时发挥勤俭节约的精神,开源节流争取有盈余的资金归还贷款以便降低贷款风险。

做好校区建设规划和贷款还款规划。根据学校的发展合理规划校区建设,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严格控制新增建设项目的规模,科学评估建设项目可行性,合理安排校区建设资金,在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情况下应考虑通过其他的方式合理调整教学楼和学生宿舍的使用而不是不断加大投入资金建设教学楼和学生宿舍,如一些学生宿舍生均面积过大,在符合生均宿舍面积的情况下调整宿舍人数等,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项目建设资金投入而增加学校债务负担。控制贷款规模,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中长期的归还贷款计划,规划好每年的还款资金,编制年度财务收支预算时应根据中长期还款计划纳入预算管理,确保高校的贷款规模呈逐渐下降趋势。

5.提高学费同时加大对高等教学的财政拨款缓解办学压力

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为减轻高校学费对普通家庭的负担,中国经济腾飞的近十年来高校学费一直未曾提高过,随着物价上涨,学费未能与教学成本增加相对应,高校无论从偿债能力还是办学质量发展上都受到约束。相应提高学费标准,提高教育事业发展的投入比例,在提高高校的偿债能力同时降低负债办学的风险。

6.银行加大高校贷款的监管力度

由于目前高校贷款的渠道基本上从银行贷款解决而且贷款金额较大,单一的融资渠道和大规模的贷款加大了银行信贷风险。银行应加强对高校的放贷审核和贷后审查。贷前审核高校建设项目是否合规,是否手续齐全,是否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批及项目的可行性,确认学校的现金流是否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银行应充分认识到高校贷款的风险,不能过于依赖政府救助的背景而盲目放贷,贷后定期审查放款后续的用款情况,是否有按贷款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贷款资金,是否有按时归还利息及本金,高校近期在人行征信查询系统里是否出现了风险预警提示,如果出现风险预警提示应及时向学校了解原因并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方案。

三、偿还贷款的方式探讨

2012-2013年国家对全国地方性政府债务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和审查,其中这次全国地方性政府债务审计中高校债务被列为最为重要的一项审计工作。这次审计的目的是全面了解高校债务的规模和相应的贷款项目的具体情况,以便为下一步做好清偿地方性政府债务的对策打好基础。根据目前高校债务情况,为逐步减少高校贷款规模降低债务风险,对偿还贷款的方式做以下探讨:

1.政府与高校按比例归还贷款

政府与高校对高校债务都负有一定的责任,高校债务全部由哪一方偿还都不合理,最合理的是政府跟高校共同偿还,在认真考量高校债务的实际情况下,实施政策规定高校每年提前上报下一年度的还款计划,财政根据高校的还款计划结合财政资金的分配情况进行审批,按高校当年自筹归还贷款的实际金额给予相应的某个比例下拨财政化债资金,做到政府与高校共同归还贷款。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高校的还款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加速高校化解债务。

2.政府垫付银行贷款,高校按期归还

由于高校的贷款规模普遍较大,贷款利息已成为高校的一个沉重负担,1亿元的贷款规模按1年期贷款利率6%计算,每年的贷款利息即要600万元,近几年由于银行贷款规模受限银行贷款利率普遍上浮,更是加大了高校的还本付息压力。在财政资金允许的情况下,考虑政府将高校的银行贷款一次性清偿,高校每年按零利率归还政府贷款本金。这种方式在帮助高校的减少贷款利息支出同时有更多的资金归还债务,加速高校债务的化解。

3.政府贴息或补贴

对于明确是建校的贷款,政府补贴高校贷款利息并规定高校每年归还一定的贷款本金。新建的校区基建项目,由政府按立项批复的规模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并规定高校在项目投入使用后按比例逐年归还贷款。这种方式一方面通过逐步降低高校的还本付息压力加快高校债务的化解,另一方面控制高校盲目扩张校区建设,鼓励高校开拓思路通过其他方式解决校区建设不足问题。

上一篇:当前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要注意的几个问... 下一篇: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