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如何做好初始阶段的教学

时间:2022-10-02 07:50:26

初中数学如何做好初始阶段的教学

摘 要: 初中数学作为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具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初中数学初始阶段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仅影响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而且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造成影响。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初中数学初始阶段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行为习惯的调整。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学习兴趣 初始阶段 有效教学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往往在初始阶段由于对初中数学知识比较好奇,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可是,好景不长,过不了多长时间老师们会很快发现,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害怕、畏难心理,导致初中数学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很不稳定,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都需要进行有效调整。学生能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地调整好学习心态和学习的方式方法,决定了学生的今后学习数学的成绩好坏。同样,教师要对学生的这一学习调整期进行适当引导,教师采用怎样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引导,促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调整,也成为决定教师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方面。所以,这一阶段我们要为七年级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数学的轨道付出努力,初中数学入门阶段的教学应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消除畏惧心理上下工夫。下面我结合多年来初中数学的教学经验谈谈体会和认识。

一、利用好初中数学新教材,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1.初中生的好奇心是否持久决定了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态度和结果。在初始阶段,学生一开始的那种好奇心和迫切情绪是短暂的,不能长久,当他们进入教学后,能否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他们能否学好数学的关键。对于学生的好奇心来说,视觉刺激是重要的方面,新教材采用先进的印刷技术,色彩丰富,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新颖;内容顺序的重新安排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课题的引入既有趣又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要充分重视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丰富多彩的课外材料,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就能比较容易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目的。

2.引导初中生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往往会被教材中那些具有现代气息、形象直观的插图所吸引。我们要因势利导,让他们看图回答问题,这样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和思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更有利于其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3.认真做好课外实践,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新教材上的练习、学生随堂习题较原教材大大增加。认真做好这些习题,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前半学期的习题,一定要认真做、全部做、帮助学生做,而且要做得成功。这样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更投入。我们在进行教材中的练习时要注意以下方面。

(1)增强练习的趣味性。教师对于每一个演示例题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例题讲解的目的不仅是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揭示数学规律,更重要的是要利用例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我们所要做的每一个例题不仅要能够充分揭示数学规律,更要增强例题的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做好例题讲解的准备工作,想办法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

(2)鼓励学生参与,帮助学生做好小组合作学习。数学学习,不仅要进行必要的演示,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小组探究,小组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探究。相比例题讲解学生只是进行观察,小组探究是需要学生亲自进行实践操作,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不小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学生进行分组探究之前对进行必要例题讲解,重点是要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组探究的成功率,增强学生学习数学进行探究的信心。特别是探究中的注意事项我们要重点强调,因为探究的注意事项是关乎小组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小组探究还考验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我们要教育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每个学生具备小组合作意识。在进行小组探究时我们要进行必要指导和纠正,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我们这样做不仅是要让学生顺利地完成小组探究,获得探究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保证探究的圆满完成,以便消除学生探究的畏难情绪和畏惧心理,增强学生探究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二、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突破难点

新教材注意联系实际,适当降低了难度。但由于初中生的学习刚刚起步,在这段适应期里,学习中他们还是会感到有困难的,一遇到困难一般都会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我们要认真分析、钻研新教材,备好课,力求讲得简洁、浅显、容易理解。在教学中尽量为初中生疏通教材,使他们不感到数学知识难学,同时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我们的教学优化和对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了解学生,信任学生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向互动的过程,我们对待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我们的态度。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和了解学生,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而且能使我们自己看到希望。我们了解学生的途径有很多种,其中从课堂教学、书面作业是最重要和最直接的途径。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家访、谈话进行了解。我们的关心和爱护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会回馈给老师学习上的进步和学习态度上的转变。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的初始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我们应重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消除学生恐惧心理,只有这样才会为学生今后的有效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七年级周记练笔的探索与成果 下一篇:基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几点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