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认识与构想

时间:2022-09-05 07:39:40

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认识与构想

摘 要: 中职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能力教学,即基础语文能力和专业能力。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根据中职学校特点选好语文与专业的契合点,将语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与学生的专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做到两方面能力的相互推动,共同提高。本文根据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语文教学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能性,并针对三点认识提出了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建设校本教材和开辟第二课堂等三种设想。

关键词: 中职学校 语文教学 教学认识 教学构想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性,教师需要明确学科特点,跳出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框框,把教学重点放到学生从事专业工作所具备的素质上,在教学中,积极沟通与社会经济建设的联系,将实际运用有计划、有选择地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使语文教学适用于社会交际需要,适应学生将来的发展需要。

一、语文教学的认识

1.必要性。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终究是就业教学,职业教育是伴随近代大工业生产的需求而产生的,并始终与个人的生计问题紧密相连。教师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体制的转换,大量社会劳动者下岗,因而劳动力供远远大于需求,这使学生的就业困难在无形中就加大了,职业学校的学生走上社会后,很多人不可能直接就业,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谋职过程,自身谋职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其谋职的快慢和谋职的好坏。从这个意义上讲,引导学生学好语文这门与社会交往有密切联系的学科,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使中等生具有让社会认可的语文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具备全面的语文应用能力,会给谋职及将来从事的工作带来积极的帮助。

2.迫切性。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对象是学习的弱势群体,那么,他们语文基础差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只是一味地按照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教授他们,采用应试教育下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把学生看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让学生机械地掌握“死”的呆板的知识,那么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反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本来厌恶的情绪不断加深,形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两难局面,最终导致学生完全放弃对语文的学习,其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3.可能性。中等职业学校虽然有一部分学生要参加对口高考,但绝大部分的学生是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职学校语文教师改革语文教学是没有后顾之忧的,教师完全可以轻装上阵,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使中职生具备被社会认可的语文能力,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规律面前,使语文应用能力成为谋职的本领,这样就会大大扩大中职生的生存空间。

二、语文教学的构想

1.改变重读写、轻听说的做法,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增强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他们在社会求职过程中有积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在社会上谋到职位或谋职的好坏。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口语交际训练将会给予他们直接的帮助。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中职生口语表达能力是不容乐观的,这就更需要语文教师对他们加强训练。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针对学生的需求有计划地、序列化地、由简单到复杂地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贯彻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落实在每一堂语文课上。就课堂而言,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说话、内容复述、答询、问题辩论等;就内容而言,大至社会重大事件,小到生活衣食住行;就形式而言,教师可以个别和集体相结合。在训练的基础上到学生毕业前对他们特别进行自我介绍、求职应聘等训练。这样坚持下去,学生能真正参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在社会求职过程中就不会因羞于开口、不善表达而影响求职的成功,这样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学以致用就真正落到了实处。

2.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校本教材建设。在使用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在保持原教材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各年级各专业特点,适当调整删减一些课文,补充一些与本校专业有关的课文进行教学很有必要。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可补充普通高中的教材《庖丁解牛》,对庖丁遵循牛的自然规律进刀才能达到“游刃有余”的高超技术,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无疑是表率,有很强的吸引力。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教师可以结合应用文单元的学习补充一些如《吸尘器说明书》等有利于熟悉业务知识的说明书。如果能多选一些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实用性强的教材,则既加强了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巩固了专业思想,又增加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

3.开辟第二课堂,激发学习兴趣。进入职校的学生,普遍学习情绪低落,学习信心不足。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例如:举办成才报告会,联系古今中外一些名人早年学业不佳,后发奋努力成才的事迹教育学生;举办演讲会,点燃理想火花;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中职生的特点,举办多种竞赛活动:朗诵、猜谜、讲故事、纠正错别字等,给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体会成功的快乐,从而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信心。组成文学社团,进行文学创作和欣赏固然重要;举办应用文评论讲座,为社会提供应用文写作实属必要;可以组织“讲演团”,演讲国内外大事;可以组织采风社采访民情民风;可以组织评论组,开展书评影评活动等,让学生在应用中增长才干,培养语文应用能力。

4.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能力。教学中,我们要变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育为边学习边实践,开展一些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知语文的魅力,感受语文的实用性。同时,注意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读得更多,读得更快。写作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需要为准则,如训练学生写求职信、总结、产品说明书、消息等实用文,并逐步训练学生快速立意、快速构思、快速成文、快速完稿的能力,使其出口成章。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学科教学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只要广大语文工作者认识到位,措施落实,方法得当,学生就终会在老师的教导下学有所会,学以致用,适应将来发展需要。

上一篇:对语文教学实施情境教学策略的思索 下一篇:七年级周记练笔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