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02 04:08:19

农村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摘?要: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最基础的单位是班级。班级的有效管理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学校良好管理体系的保障。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班主任,应树立良好的班风,倚重班级特色,丰富管理内涵,加强安全管理,为学校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寄宿制 ;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最基础的单位。良好的班级管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为学校良好管理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所以班级管理对学生各种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班主任

(1)班主任应文化知识丰富全面、教学上刻苦钻研,并有一定班级管理经验、责任心强。班主任以责任心和爱心树立个人在班级中的核心地位,为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奠定思想基础。

(2)班主任要有健康的人格魅力,并在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有爱心和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形成优秀的品德,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学校要加强对班主任的品德教育,要求班主任以个人的言行和爱心,培养每个学生健康成长;通过与学生谈心、召开家长座谈会、与个别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和反馈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表现,共同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班主任要处理好与各科任教师的关系。这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的突破口,切忌在学生面前褒自贬彼,要架起与各科任教师、学生有效沟通的桥梁,明确班级发展方向,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

二、强化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树立良好的班级风气

(1)要强化集体观念。以集体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意志、个人的行为习惯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集体利益的责任感,从而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

(2)要明确班级的奋斗目标。目标是班级的航标,目标一旦确定,就要牢牢把握,把它变成全班同学的自觉行为、努力方向和学习行为。

(3)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必须坚持“三化、三型”模式抓常规,要坚持制度化、科学化、经常化,坚持学习型、自觉型、育人型的班级管理模式。经常化是班级管理一条有效的途径;制度化有较强的约束力,使班级的班风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常规化是班风的直接表现。学习型班集体是学生自觉、自主掌握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生活型班集体是寄宿制学校的一种突出表现,体现出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育人型的班集体是对学校教育目标反馈出的一个亮点,也是落实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使班级形成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的良好学风。通过抓班风来转变学校的校风。

三、倚重班级特色,强化学习环境建设

(1)要高度重视教室布置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在教室布置中要坚持“教育化、人性化、情感化”的实施原则,把名人警句、学校期望等内容作为教室布置的重要素材进行设计,以教育为本、突出德育、体现爱心、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为目的。

(2)要突出班级特色,促进班级管理形式的多样化和管理方法的高效化。确定班级特色,要联系班级实际,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进行建设,如构建“文明礼仪班级”“安全第一班级”“卫生示范班级”“快乐互动、快乐学习伴我行班级”“我运动、我阳光、我健康、我快乐班级”等特色班级,突出亮点,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特色化。

(3)要倚重班级各项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学校长期围绕“做一个学习、生活习惯好,安全意识强的中小学生”这一主题教育活动,确定各班的活动主题,培养学生的学习、生活、守纪、文明等习惯。

四、加强安全管理,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在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吃、住、行、学都要在学校进行,这就给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带来了严峻考验。

学生的吃饭问题是所有安全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学校不但要让学生吃好、吃饱,更要让学生吃得安全。因此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卫生、生活习惯的培养。住也是班级管理的主要方面,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应还兼任着生活指导老师的任务,要按时查夜,指导学生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督促学生保持校内卫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学生行的问题是当前摆在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已经有很多血的教训摆在我们的面前。班主任必须担当第二监护人的责任,强化学生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并与家长进行沟通,签订《安全协议书》,加强安全宣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总之,强化班级的管理,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和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理想情操、提高学习的认知能力,从而促使学校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卓尼县藏巴哇九年制学校)

上一篇: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下一篇:浅论儒家哲学中的君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