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时间:2022-07-14 10:18:16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新课标要求教师适应现代语文教育的要求,自觉转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教学方法,在转变当中寻求语文教学的突破和提高,使高中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阵地。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详细论述了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进和完善,希望有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创新

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实现由“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热爱语文、热爱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中语文教师要主动创新自己的教学思维

要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创新教学思维异常重要。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当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培养自己独特的、创新的语文教学理念。为此,教师应该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人文主义精神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多实践总结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这些方法能够活跃教学气氛,引导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使学生在阅读、揣摩和思考当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创新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切忌先入为主,而应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当中的条条框框。例如在教《石钟山记》一文时,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创新性的认识。学生认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山中的空穴范围很大,在崖壁上敲打就像敲钟一样,所以发出“函胡”“清越”的声音,但是并非所有地方的敲打都会产生这种声音,所以认为李渤的说法不够全面。虽然学生的认识并非完全正确,但这恰恰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体现,教师对此应该积极地回应与鼓励。

二、高中语文教师要主动转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1)由知识的灌溉者转向教育的对话者。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该以“对话人”的身份充分尊重同样是课堂教学“对话人”的学生,具体来说就是要尊重学生自己的特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民主的氛围来提升学生的人本意识,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要素和智力要素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

(2)由课堂的管理者转向教学的合作者。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的合作参与性,教师要作为一个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出现,与学生形成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融入学生学习的过程,要积极鼓励和表扬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创新力,帮助学生总结其自身的思维特点、思考特点,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才能向一个合作者转变。

三、课堂教学评价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激励

(1)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以正面评价为主,在语言使用上要更加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用诚恳的态度让学生接受教师的学习建议。而对于课堂学习中学生不成熟却经过自己大脑思索的独特判断,尤其重视其中独特性和创新性的价值意蕴,要多一些赞美的语言,让学生意识到这种独特性和创新性对自己的价值。对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一些“过分”的积极性,或者一些不符合课堂学习要求的表现,教师应该以恰当的语言进行纠正,在不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学生转到正确的学习轨道上来。

(2)语言的学习具有内隐性特征,语感素质的提高需要学生长期的学习积淀,即便是细微的进步都需要教师去发掘、认识、赞美、鼓励。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认真关注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并以饱满的信心去保护其成长所必备的和谐健康的氛围。语言的力量是伟大的,正确地使用语言去评价学生的成长,这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教师只有在反思自己的失误与不足中才能创新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才能跟得上语文教学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晓辉,周?娜,严虹焰,何?平,严先元.新课程:语文教育怎样改革[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江西省星子县中学)

上一篇: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语感培养 下一篇:农村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