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前错误概念揭示和矫治

时间:2022-10-02 12:06:21

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前错误概念揭示和矫治

前概念和科学概念同是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他们都是由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所产生.根据其是否易于转换成科学概念,可将其分成两类,一类是虽然与科学概念不一致,但在提供给学生一定的预备知识之后,再辅之以有关的实验引导,便不难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例如从不同物质轻重的概念转换成密度的概念.从结构上来说,这类概念在学生头脑里的形成并不涉及认知结构的转变,是属于认知同化过程.然而另一类前概念则与此大不一样,在学生的原有经验中,这些前概念在儿童的头脑中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发展时间,且已形成了系统的却并非科学的概念.比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铁块沉于水中的现象,于是就在头脑中形成了铁块可以沉没于任何液体中的前概念.当讲授阿基米德原理、演示铁块漂浮于水银面上时,许多学生根本不相信,认为这是教师在玩魔术.这就是前概念对科学概念教学的影响.这种错误观念不仅会妨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会导致学习中新的错误认识和观念.因此,揭示和矫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错误观念,便成了初中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1 前错误观念的揭示

教学应首先是“诊断”,其次才是“治疗”.“诊断”就是揭示学生头脑中已有的错误观念,这是帮助学生矫治错误观念,建立科学观念的前提.只有充分揭示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存在的错误观念,才能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初科学教学中,揭示学生错误观念的方法很多,其中,说题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等,是我们实践中常用的基本方法.

1.1 说题

所谓说题,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分析题意和题给条件的基础上,由所要解决的问题着手,通过“要求什么,必先求什么”的一系列问题的层层分析,找到问题解决的思路,并概略地阐述解题的过程和所要注意的地方.恰当运用说题方法,能全面展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以及运用 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的错误观念充分暴露出来.下面是我们通过说题揭示学生错误观念的一个实例.

例1 完全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1),已知v1>v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它们所受的拉力F1,和F2的关系是

A.F1=F2 B.F1>F2

C.F1

解析 说题中学生选择的答案主要有A、B两种.选B的学生认为:因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且v1>v2,则要使甲有较大的v1,必须对甲施以较大的力F1,所以F1>F2.选A的个别学生认为:因为甲、乙两物体均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应保持不变,即两物体的运动快慢相等,所以F1 = F2.从说题过程可以看出,选B的学生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存在严重的错误,而个别选A的同学虽然答案正确,但他们不仅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存在错误,但他们对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也是不科学的.这样,通过说题及对说题过程的分析,我们就找出了学生的错误观念.这说明,说题在揭示学生的错误观念中具有传统解题方法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1.2 小组合作交流

作为班级授课制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在认识、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成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组织学生就某一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性的讨论和交流,不但有助于学生从多方面、多视角考虑问题,而且能使学生的错误观念和思维过程充分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个四人合作小组的课堂讨论交流片段.

上一篇:立足双基 综合应对 下一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