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二次断脐处理效果比较

时间:2022-10-02 11:03:34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05-0733-02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B

临床上新生儿脐带在距脐跟0.5 cm 处用无菌粗丝线结扎第一道,再在结扎线外0.5 cm处结扎第二道。在第二道结扎线外0.5 cm处剪断脐带,挤出残余血液,用20%高锰酸钾液消毒脐带断面。待脐带断面干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再用脐带布包扎,3~7天残端脱落。脱落后脐窝有时稍有潮湿,可涂95%酒精或1%龙胆紫[1],一般效果较好。但在脐带残端坏死过程中,有时有炎性分泌物伴臭味,并造成周围皮肤破损,并发脐炎,甚至合并其它并发症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二次断脐的方法,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从而避免脐部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择:选用2007年7月1日~10月31日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390例,随机分成两组。210例二次断脐新生儿作为观察组,180例未行二次断脐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体重、胎龄、性别、脐带性质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备一消毒断脐包,包内有:剪刀1把,止血钳1把,纱布1块。另备新生儿脐带结扎保护带1个,明胶海绵或云南白药,75%酒精或碘伏等。在新生儿出生24~48小时后(可在新生儿洗澡后进行),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脐带,用止血钳剔去气门蕊(或丝线或脐带夹等),提起脐带残端,沿脐轮上缘剪去脐带残端,用明胶海绵条或云南白药敷在脐带断端处,纱布覆盖,外用新生儿脐带结扎保护带包扎,24~48小时后拆除。以后每日用75%酒精常规消毒,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对照组,断脐方法同前。

1.3疗效判断:脐部无炎性分泌物,脐周皮肤无破损,渗血≤1 ml,无脐炎及并发症发生为显效;脐部有炎性分泌物,脐周皮肤破损,渗血>1 ml,并发脐炎或其它并发症之一者均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

2结果

2.1两组脐带处理情况对比见表1。

2.2两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中除渗血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它均有显著性差异。经U检验P

3讨论

新生儿出生后20~24小时内的脐带几乎都是无菌的。以后渐渐有各种球菌、杆菌,诸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集落生长[2]。因此在24小时后对新生儿脐带进行二次断脐处理,可有效防止细菌对脐带断面的污染,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从而减少脐部感染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按常规处理方法,脐带残端在自然坏死、脱落过程中,由于时间较长,脐带残端易受感染,常伴有分泌物产生,刺激周围皮肤。有时引起炎症,造成皮肤破损,并延长坏死脱落时间,易发生脐炎,甚至引起腹膜炎等并发症。我们通过对390例新生儿分别作二次断脐和常规处理方法作比较,结果显示:二次断脐组明显优于常规处理组,有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

[2]王慕荻.儿科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8.

收稿日期:2007-11-21

上一篇:两种药物用于终止10~16周妊娠比较 下一篇:健脾补肾清热利湿法防治痛风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