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因“意外”而精彩

时间:2022-10-02 10:11:19

让数学课堂因“意外”而精彩

摘要: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是活的,是动态生成的。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固然好,但课堂意外也是在所难免的。意外的出现不一定就是坏事,课堂意外可以是课程的生长点,是认知深化的催化剂,是好课的亮点。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把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合理调整、重构共建、动态生成,从而把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

关键词:数学课堂;课堂意外;课堂生成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281-02

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是活的、高效的、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固然好,料想不到的教学意外也是正常的。

俗话说,百密一疏,在课堂中不管你如何精心预设,都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意外发生。面对教学中的意外,教师常见的反应有三:置之不理、束手无策、懊恼不已。在这部分教师眼里,课堂意外就意味着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设计不到位。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他们千方百计地把课预设非常圆满,不容许学生有出错的余地,殊不知这样的预设仅仅是满足教师自身课堂教学需要而给学生挖的“陷阱”,教师等着学生往里跳,于是预设成了束缚学生思考、僵化学生思维的罪魁祸首。教学意外的出现不全是坏事,如果能智慧地处理好,反而是好事。教学意外是课程的生长点,是认知深化的催化剂,是好课的亮点;意外是能让人的眼睛一亮,让人“砰然心动”的情节。

一、灵活互动,尊重学生创新

案例一:在教学苏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年月日》一课时,笔者在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有了基本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年历卡,发现关于“年月日”的具体知识。

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还有哪些了解呢?你能从手中的年历卡上发现什么吗?把你知道的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全班反馈,教师板书学生反馈情况: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每月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每月30天);二月有28天或29天。因此一年有365天或366天。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我觉得你们都可以成为小小历法家了。根据大家的汇报,你们对‘年月日’知识有了哪些了解呢?”(我的目的是让学生照黑板的提示归纳出“年月日”的基本知识)一段很长时间的沉默。这时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我像见到了救星似的。师:“你可真勇敢!你说说看。”生1:“我知道了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31天永不差这句口诀,我爸爸告诉我的。”师:“哦,还有没有想说说的同学?”生2:“我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每月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每月30天,是小月,二月有28天或29天,一年有365天或366天。”师:“你回答的太完整了,咱们表扬他吧!”(心想:总算是一块石头落了地,塌实了,按预设完成了任务。)

反思:课后我在反思,我真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吗?当学生对我所提出的问题沉默时,我就应根据突况,改变提问的角度,让学生更好的明确我提问的意思。更遗憾的是当学生1回答的是大小月记忆方法时,被我忽略了,没有及时抓住并利用课堂的“动态生成”资源,自然的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不要急于教给学生什么,也不要满足于教给学生什么,而要注重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师生互动,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以生为本,倾听学生意见

案例二:曾看过一个教学片段,一位教师在执教上教版实验教材第四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口算)》时,出现了一段生动的插曲。教学中设计了四个班的小朋友乘船去游玩的活动情境。一年级23人,二年级31人,三年级35人,四年级36人,有两条船,每条船上限乘68人,请学生帮忙设计乘船方案。一段时间后,学生逐一想出方案:(1)一年级、四年级合乘一条船,二年级、三年级合乘一条船,得出两个加法算式。(2)一年级、三年级合乘,二年级、四年级合乘再得出两个加法算式(按照教案预设,非常顺利地完成口算加法,接下来该进行口算减法的衔接了)。生:“老师,我还有一个方案!”师:“是吗?你说说看。”(执教老师没有急于开始下面的环节,而是停下来认真地听着)生:“可以让一年级和二年级合乘一条船”(课堂上开始议论了,不行,另一条船不够坐)“我有解决办法,我想一年级和二年级合乘就54人,会多出14个位置来,而三年级和四年级合乘是71人,少了3个位置,可以从三年级和四年级里安排3个人在第一条船上,不是也可以了吗?”(哦,下面一片赞叹声)师:“××的想法真有创意,老师都没有想到,我应该向你学习,那咱们再算算是不是他所算出的结果。”(又得出了两个减法算式,也顺利过渡到第二个环节)

反思: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抓住时机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及时给予肯定,并且表现出了对学生发言的重视,将他的想法和其他学生的共同验证。虽然这位学生的想法使课程没有按备课预设进行,而且耽误了许多时间,以至于后面的预设的内容没有完成。但我们看到课堂上学生学得活泼、主动,不会的问题解决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探究欲望,为学生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奠定了基础。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育教学是教师个性和学生个性之间的影响过程,教师一刻也不能忽视个性问题。”《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应尊重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因材施教是促进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案例二中的那名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了富有个性化的计数方法,这是创新学习、发散思维的表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个体经验的积累与交流,为学生搭建个体经验交流的平台,并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加以指导和培养。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其潜能是巨大的,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有时会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努力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各显神通。在充分表达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常常会碰撞迸发出绚丽的火花,生成新的、更有价值的见解,从中学生也会体验到自我成功。

三、智慧调整,促进精彩生成

案例三: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师(出示7时钟面图):“从这个钟面上,你发现了什么?”生1:“发现了时针、分针,1到12个数字和12个大格。”生2:“我知道这个钟面上正好是7时。”师(略带兴奋地):“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能告诉大家吗?”生2:“因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所以是7时。”师:“大家认为他的说法对吗?”(对)生2:“我还知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师:“是吗?大家的意见呢?”(多数人表示赞同和肯定)“看来,很多同学已经有了看时间的经验,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今天的知识。现在同桌合作,拨钟面,读时刻。”

反思:学生一看钟面便认出“钟面上是7时”,而且还说出了“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这大大超越了教师的预设,特别是后者是要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探究获得的。这时,教师没有搁置、回避,而是对学生充分肯定,放弃了原先预设的方案,让学生在相互探讨、操作、启发中建构起整时的认读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在不断变化的课堂上发现、判断、整合信息,灵活调整预设,以适应学生现有的数学现实,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所以,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把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在冷场的时候及时调整,在出错的时候重构共建,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课堂意外的发生是具有一定偶然性的,教师应提醒学生留意意外情况,在意外情况上做文章,发现其中的奥秘,挖掘探究的深度和广度,往往能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悟,认知同时也会在“意外”中深化。我们应该正确地对待课堂上的意外,让其成为课程的生长点,认知深化的催化剂,使我们的课堂生成更加有效而精彩。

参考文献:

[1]范强.在生成中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J].新课程教学案例,2005,(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上一篇: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制度的体系化 下一篇: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或论文教学工作必须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