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讽子路鼓瑟考

时间:2022-10-02 09:54:15

作者简介:徐秋琴(1988-),女,汉族,浙江嘉兴人,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2011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学批评史。

摘要:瑟是古代重要的礼乐之器,是君子修行的重要工具。《论语・先进》篇“子路鼓瑟”章中,子路鼓瑟这一亲近古礼、修习德性的行为,却引来了孔子的讽叹,究其原因,当为子路性情爽直尚勇,所作之乐由情而发,偏离了“中”的传统审美,不符合孔子中和、雅正的音乐审美之故。

关键词:子路 瑟 礼乐 德

中图分类号:I31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论语・先进》篇第十五“子路鼓瑟”章曰:“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①。子路在孔子那里鼓瑟,却引来孔子的反感,是子路演奏的乐器不对,是他演奏的时间或场合不当,还是他所选择的乐曲有误?欲得出正解,我们还需从瑟这一乐器说起。

瑟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今已不传。《说文解字》说瑟是庖所创,《吕氏春秋》则载说是炎帝时的士达所发明,虽起源多争议,但其历史之悠久却不容置疑。《礼记》曰“拊搏,玉磬,揩击,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之乐器也”②,说瑟是虞夏商周时的乐器。事实上,“乐器”一词无法准确地指明瑟的作用与地位,因为瑟最初的使用,与当时的礼乐制度密切相关。《周礼》卷三十三,说在一个名为“山师”的遥远而奇异的地方,生长着“峄阳孤桐”,这种成长在峄山之阳的“特生之桐”可“中为琴瑟”,是上供给王室的珍品,王室以之制琴作瑟,以之推行礼乐教化,巩固统治。

瑟是古代的礼乐之器。《尔雅・释乐》篇曰,“瑟者,登歌所用之乐器也,故先释之”③。瑟作为礼乐活动中升堂而歌所用之乐器,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仪式、活动。《仪礼》一书对先秦礼乐制度有着细致的记述。据书中所记,瑟被用于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等诸多场合,瑟工皆与歌者一同出席,鼓瑟以和歌。如《仪礼》卷九《乡礼饮酒》篇说乐工上堂曰“工四人,二瑟,瑟先”,郑玄注曰:“四人,大夫制也。二瑟,二人鼓瑟,则二人歌也。”④

瑟的使用,大致经历一个由上而下,逐渐普及的过程。盖因生产力的发展和礼乐制度的松弛,瑟的享用群体逐渐壮大。从天子、诸侯,下延到大夫,以及士阶层,曾只服务于庙堂的礼乐之器,开始以礼乐象征者的身份进入中下层,而服务场合的变化,也使瑟拥有了独奏的条件和要求。除了“子路鼓瑟”章,《论语・先进》篇“侍坐”章,《论语・阳货》篇“瑟儆孺悲”章也提及了鼓瑟,从这几处记载,我们亦不难看出,瑟已经是当时士人普遍使用的乐器了,它的演奏场合和演奏方式,也变得较为自由和亲民了。

古之“礼”、“乐”密不可分,鼓瑟不仅是音乐上的感官享受,更是一种对礼的研习。《礼记・乐记》曰:“乐胜则流,礼胜则离”,“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礼、乐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不可偏废或偏重其一,二者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礼记・乐记》又云“知乐则几于礼矣”,更进一步指出礼与乐的统一性。古人又将德与礼乐相联系。《礼记・乐记》曰:“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将人得之于礼乐,上升到了得之于德的高度。一个人若想成为有德之人,正如孔子所说,需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兼修“礼”、“乐”,兼得二者而得德,而可成为君子。“乐由中出,礼自外作”(《礼记・乐记》),乐是影响内心的,礼是规整外在的,礼通过制约人的行为,使之合于道德,乐通过感召人的心灵,使之获得遵守道德的自觉。可以说,“礼”与“乐”拥有共同的指向,那就是“德”。

古人尊奉礼乐,又重视德性的修行,二者实为统一的整体;与之相应地,具有礼乐象征的瑟得到了人们的喜爱。《礼记》卷四《曲礼下》说“士无故不彻琴瑟”,说有修养的贵族如果没有遭遇灾患丧病,日常生活是不会远离琴瑟的。《春秋公羊传注疏》隐公卷三,有更深入阐发之的注解,其文曰:“礼乐接于身,望其容而民不敢慢,观其色而民不敢争,故礼乐者,君子之深教也,不可须臾离也。君子须臾离礼,则暴慢袭之;须臾离乐,则奸邪入之,是以古者天子诸侯,雅乐锺磬未曾离于庭,卿大夫御琴瑟未曾离于前,所以养仁义而除淫辟也。”⑤。说从天子到诸侯,从卿大夫到士人,都亲近礼乐以远离奸邪,培养仁德,天子、诸侯须臾不离雅乐钟磬之乐,卿大夫、士人则时时弹奏琴瑟,以乐修身。

孔子时代,周道衰微,礼崩乐坏,孔子崇尚西周之礼,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论语》中多处可见孔门对于礼乐的重视和推崇。按上文所述,子路鼓瑟,在乐器和演奏时机方面并无不妥,是一项亲近古礼、提升修养的善举,它之所以引来孔子的反感,答案还需从子路身上找。

子路是孔门中个性突出的一位,有着率直而好勇的性格。《论语・先进》篇中,四子侍坐,孔子问志,子路“率尔而对”,侃侃而谈,说用三年时间治理一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他非但不假思索地“抢答”,且把培养民众之勇放在了教给道理之前;子路侍侧“行行如也”,一副刚强的样子,孔子曾叹说子路如此好勇而刚毅,怕是不得善终;子路、冉有分别问孔子以“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而让冉有听到了便直接行动,孔子对此解释说因子路胆量过人,太过好勇,因此要压制他。《论语・子路》篇中,子路问辅佐卫君治国,孔子首先要做什么,孔子答曰“正名”,子路竟大讥说,“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说孔子太过迂腐,对此,孔子则大叹“野哉,由也”,说子路太过鲁莽。

《礼记・乐记》曰:“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音、乐来自于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说苑・艺文》对“子路鼓瑟”章多有发挥,其文对于此章的理解不无裨益,抄录于下:

子路鼓瑟,有北鄙之音。孔子闻之。曰:“信矣由之不才也!”冉有侍,孔子曰:“求来!尔奚不谓由?夫先王之制音也,奏中声,为中节,流入于南,不归于北。南者,生育之乡;北者,杀伐之域。故君子执中以为本,务生以为基。故其音温和而居中,以象生育之气。……纣以天子,好慢荒淫,刚厉暴贼,而卒以灭。今由也,匹夫之徒,布衣之丑也。既无意乎先王之制,而又有亡国之声,岂能保七尺之身哉?”冉有以告子路。子路曰:“由之罪也,小人不能,耳陷而入于斯,宜矣,夫子之言也。”遂自悔,不食,七日而骨立焉。孔子曰:“由也改过矣。”⑥

我国古代的音乐审美的源头或可追溯到《周易》。据学者统计,《周易》中的“中”,就表现出了明显的褒义倾向和肯定性判断。之后的儒家,“中”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发挥,中和、中庸、中正等都成为常见的文艺审美标准。孔子就推崇雅正、中和之乐。孔子评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孔安国注曰:“乐不至淫,哀不至伤,言其和也”,何晏疏曰:“此章言正乐之和也。”⑦“周道衰微,郑卫之音作,正乐废而失节。”⑧孔子“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论语・阳货》),主张“放郑声……郑声淫”(《论语・卫灵公》),孔子在外周游十四年,于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相传孔子删诗而成《诗经》,“以求合于韶舞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⑨。

子路性情直爽乃至鲁莽,好勇而难以自制,性情影响到言行,瑟音不和于雅正,偏离于中和亦在情理之中。乐缘于情,“乐”偏离了“中”,是为“乐”之不举,“乐”之不举,即为“礼”之不行、“德”之不修。君子要有健康的情感修养,使自己的情感和于“中”,以致“乐”举、“礼”达、“德”修。子路的瑟音不得于“乐”,现出他的“礼”之失,“德”之失,孔子听其瑟音而叹其“不才”,当为言说子路的性情、学养尚与君子之德有差,君子当“执中以为本,务生以为基”,亲近“温和而居中”的乐曲。因此,当门人因见孔子反感子路鼓瑟而不敬子路时,孔子解释说“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说子路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不错了,只是不够精深罢了。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周礼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尔雅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仪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公羊传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汉]刘向,向宗鲁.说苑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7.

[9]《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5.

[10]李兆森.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J].孔子研究,1988,2.

注解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113.(后文《论语》文本的引用均出自此版本)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47.(后文《礼记》文本及注疏文字的引用均出自此版本)

③《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尔雅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38.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仪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46.

⑤《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公羊传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0.

⑥[汉]刘向,向宗鲁.说苑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7,508-510.

⑦《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48.

⑧《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5.

⑨[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9,329.

上一篇:端午节的继承与发展 下一篇:“物象”在晚唐五代诗格中的地位及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