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防治措施探讨

时间:2022-10-02 08:17:57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防治措施探讨

摘要:本文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路面; 裂缝;桥头跳车;养护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rack, and the control measures,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racks; Bump; conservation

中图分类号:TU37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形式主要分为纵向裂缝、横向裂缝、龟裂、网裂等多种。想找出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沉陷的原因,必须从设计、施工、材料及环境因素等几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绍兴市某大街近两年内重新修建过,但由于设计、施工及使用材料等不当,现多处出现裂缝、沉陷现象,不但给交通带来及大的不便,也给经济上造成极大的损失。该大街的路面结构是由面层、基层、垫层组成的,面层厚度为2―3 cm,基层厚度为6―8 cm,垫层厚为3~4 cm,面层集料为沥青混凝土,基层上层为片石,下层为半刚性结构,垫层为泥沙石料混合集料。

基层半刚性结构具有强度高,整体性和水稳性好特点,常应用在交通量较大的城市主干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但其缺点是对于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上层有不均匀的片石,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而且需要较好的施工管理环境,否则就易产生早期裂缝。为此笔者对此大街路面多处出现裂缝,沉陷现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具体防治措施。

2裂缝的成因

(1)沥青面层弯拉疲劳裂缝:由于路面材料弯拉强度不足,在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下,路面发生弯拉疲劳裂缝.这种裂缝先在纵向出现.进而发展为网状裂缝。

(2)低温收缩裂缝:由于温度下降.路面发生较大的收缩应力.在外荷载作用 也会出现疲劳裂缝。

(3)路基沉陷和施工接缝处理不佳产生的裂缝。

(4)强度裂缝:由于路基、路面整体强度不足而引起的裂缝.通常表现为弯沉较大.伴随出现沉陷、车辙等病害。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由两部分组成:矿料之间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以及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和沥青本身的凝聚力。

(5)老化裂缝:由于沥青材料老化.变形能力减弱,路面被拉断.多呈现龟裂。

(6)基层反射裂缝:多出现在半刚性基层或旧水泥混凝 路面中。

根据国外研究结果.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罩层的反射裂缝主要来源于2部分.即水泥路面接缝处的应力集中和沥青加罩层底部的弯拉应力。

①应力集中。在沥青罩面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结合良好的前提下.水泥路面接缝处应力集中使得裂缝直接扩展进入罩面层.而应力集中来源于温度变化、行驶车辆及两者的综合作用。沥青罩面层底部的最大弯拉应力。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使罩面层在接缝处产生最大的弯沉而相应产生最大的应力,从而使接缝顶部的沥青罩面层成为反射裂缝产生的最可能部位。

(7)路基冻胀裂缝:由于路基含水量大,冬季冻胀将路面拱起而断裂。

3 裂缝常用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产生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其防治应是一个综合治理的过程。只有在设计、选材、施工、维护等方面充分考虑防裂的问题,才能有效地防治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裂缝。

3.1 合理设计

(1)路面厚度的确定:作为柔性路面.必须根据其道路等级、交通量、工程地质情况、道路基层情况和施工季节等综合因素计算确定设计厚度。

作为旧水泥路的改造.沥青混凝土罩面层厚度的确定主要考虑结构强度因素,另外.也要考虑道路沿线高程的控制、沥青混凝土最小摊铺厚度要求、罩面层与下层的结合问题以及工程费用控制等,根据有关经验,罩面层厚度以1O~15cm为宜。

(2)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为了提高路面抗滑能力和抗车辙能力,国内高等级道路普遍采用较粗级配,用油量少,空隙率偏大,传荷能力消弱,容易产生裂缝,耐疲劳能力降低。设计中应考虑其综合作用,并根据设计厚度选择适当的混合料类型。

(3)使用土体固结剂:在经济许可的条件下,在路基特别是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使用适当的土体固结剂,可以提高土体的水稳定性,从而提高路基的整体刚度和强度。

(4)使用粘层油:粘层油是指在封层之间或是具有裂缝的路面层之间的涂刷层,它能有效地去除反射裂缝,如路面做在半刚性基层和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时必须使用。

3.2 合理选材

(1)选择抗裂性好的材料做基层。为减少收缩裂缝,应增加粗骨料含量,降低施工含水量,提高基层压实度,尽量避免采用干缩性较大的材料如水泥、石灰等做结合料,而应选用级配碎(砾)石及工业矿渣等做基层材料。

(2)采用优质改性沥青。改性沥青在低温粘度、耐老化等指标上均优于普通沥青,目前普遍采用的改性沥青有橡胶类(如SBR乳胶)、热塑性橡胶弹性体和热塑树脂类(如PE、EVA等)。

改性沥青混凝土造价高,但长期经济效益较好,因此,一般用于新建道路。

(3)选择合适的矿料。无论什么骨料,为使沥青与矿料之间很好的粘结应使用抗剥离剂,以延缓由于荷载和温度的反复作用发生沥青剥离而产生水毁现象,同时限制碱性骨料的使用。

3.3 正确施工

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路面的各种性能,因此,严格保证道路各结构层的施工质量,能有效防治路面裂缝。基层和底基层的养生要满足要求,切勿为赶工期而提早铺筑面层,以防基层损坏或收缩而导致沥青面层产生反射裂缝。面层施工时保证在制备沥青混合料过程中不使沥青过分老化(控制沥青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加强运料车的保温工作.保证适宜的摊铺、碾压温度,及时摊铺,保证供料和摊铺的连续性,减少由于混合料表面温度降低影响温度均匀性而产生的离析和裂缝,加强碾压使沥青混合料达到较高的密实度(98 以上),做好施工接缝的联结处理。

3.4 加强养护及时维修

完善路基路面的排水设施,确保路面排水顺畅,基层与面层之间不得形成集水槽。此外,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应及时处理,避免基层破坏进而加剧面层的破坏,延长路面大修时间,从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设计、选材、施工、维护等环节对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产生影响很大。总之,合理设计、选材,精心施工,加强养护是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的唯一途径。

上一篇:浅析高速公路混凝土路基施工技术 下一篇:单位社区户外休闲空间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