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课的乐教乐学

时间:2022-10-02 07:13:30

浅谈体育课的乐教乐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9-0260-01

自古以来教师被喻为"辛勤的园丁",而学生则是是花圃中那一朵朵或小蕾初绽或骄人怒放的鲜花。在体育课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那花的海洋中有几棵"无精打彩"或"半萎半枯'的小花。是任其自然,还是多费心思去探究如何让他们融入花海中呢?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认真仔细的揣摩学生心理,找出问题症结所在。有学生无精打彩,是认为体育课总是跑啊、跳啊让学生机械的反复练习,枯燥乏味而又厌烦;而"半枯半萎"则主要由于有的学全身体素质较差,对体育课有害怕恐惧心理,从而缺乏动力。问题的症结找到了,就要对症下药,我通过向前辈学习和从体育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消除体育课的枯燥、乏味,就要在课中多滋加新生事物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使课变得生动多姿,学生听起来有滋有映,动起来生龙活虎。

1.体育乐教乐学应遵循的原则

1.1 主体性原则。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为此,现代学校体育必须符合学校体育主体(学生)的需要,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

1.2 健身性原则。健身性是学校体育最本质的特征之一,体育课程内容的学习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从事身体练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然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因此,合理地安排身体练习的负荷大小与负荷过程,对于增强体能、增进健康的作用是其它任何一门课程内容都无法具备的。

1.3 娱乐性原则。娱乐性是现代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育就是一种活动性游戏,没有娱乐性的体育就不成其体育,特别是对大众体育来说更是如此。有人说音乐的魅力在于它的旋律,舞蹈的魅力在于它的节奏,而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娱乐,这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喜爱体育的最重要原因。

1.4 选择性原则。选择性是从主体性中衍生出来的。素质教育要适应于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和教师就应当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体育学习目标、内容、方法、难度和要求,以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2.体育乐教乐学可以采用方法

2.1 在体育课教学中游戏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 通过游戏可以在快乐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体格、体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游戏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走、跑、跳、投、攀登等基本技术能力;在游戏中,学生的创造力、认识力和接受能力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和锻炼,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了智力发展;不同的体育游戏运用到体育课的不同部分可起到不同的作用。

游戏内容的选择要根据课的内容来选择。如果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地进入良好的运动状态,可选择趣味性较强、易使注意力集中的游戏内容,协调性和灵巧性的游戏可安排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外;如果课程内容全为体育游戏,应当按教学任务去安排;如果是为某项活动做铺垫或是准备的,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来安排游戏;如果同其他项目配合使用,则必须注意相互配合、补充,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游戏既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更容易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紧扣教材,合理地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达到练习身体、增强体质的效果,还能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因此选择体育游戏要根据小学学生的心理,安排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游戏,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所安排的运动中,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达到最终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2.2 教师良好的情绪是保持课堂气氛活跃的首要条件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师生的情绪是可以互相感染的,而教师的情绪状态尤为重要。教师一人的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全班学生的情绪,教师上课时情绪饱满、和蔼可亲、语言生动,学生会感到赏心悦目,学习情绪会受到鼓舞。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敢于联想、思想活跃,动作放松自然。反之,教师情绪低落、语言生硬、表情沮丧、态度蛮横、教法呆板,组织和要求不合法,会使学生感到气氛紧张,精神受压抑,产生畏惧心理,整个课堂气氛会死气沉沉,毫无生机。

3.表扬与批评语言的艺术

心理学家认为"赞美有如孩子的营养剂"。一句由衷的赞美,便可使丧失信心,挫败的学生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学生更加积极上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为教师要学会经常审视周围的学生,善于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善于去赞美他们的优点。即使学生有了错误,我们也要用赞赏激励的方法批评学生,尽可能做到"良药不苦口可以利于病,忠言不逆耳可以利于行"。

通过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的内部机制上稍作调整,有针对性的把情感培养作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会起到"润物细无声,涓涓入海流"的良好教学效果。

上一篇:省属高校国际贸易双语教学初探 下一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易被忽略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