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园林的文化思想

时间:2022-10-02 06:36:56

浅谈中国园林的文化思想

摘要:本文主要说明中国园林景观建设的历史渊源及受到的文化影响,形成中国特色园林过程。宗教、哲学、美学和一些有识之士的贡献。

关键词:中国园林宗教哲学

美学文学艺术文人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中国园林是从实用的园、圃、囿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园林式,同时兼收各种建筑风格,创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它为中国园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一、中国园林的天人关系

中国园林注重山、水、自然。中国古典园林的天人关系处理上,偏重于人的成分,如人的狩猎种植,居住生活和吟诗作对等。因此越到后来,人工味越浓,把诗词、歌赋、文联匾对、亭台、楼阁、廊榭宫馆过分夸大,以致于江南园林中的“小桥流水人家”都有拥挤的感觉。在置石上,多用立石,表明顶天立地的思想。建筑上则精雕细刻、珠帘画栋,极尽人工之能事。强调“境造桃源,巧夺天工”,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天人意境。例如我国在2003年的德国罗斯托克国际园艺展中中国园林就是一组仿宋园林。这组园林得到了德国朋友的高度赞誉,也体现“中国园林”中山水亭园的艺术特色。

二、佛学思想

佛教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左右(两汉之际)由天竺传入我国。经过与我国传统思想和宗教的冲突与融合,以及理论形式上自我调整,自四世纪(魏晋南北朝)在中国扎根和光大。(它的主要代表建筑是河南嵩山少林寺)。这时它宣扬的世事无常和因果轮回与当时的社会现状相吻合,对园林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相当一批文人弃世从佛,遁入空门,隐逸于自然山水之间,于是园林形式由秦汉建筑宫苑转变到自然山水园。其中山水园的形式从此固定下来,直到今天,为后人留下了一批珍贵的遗产和学习的素材。如今天的布达拉宫、敦煌壁画、四川乐山大佛、金山寺、雷锋塔、西安大雁塔等历史遗迹。寺庙园林的发展和禅宗思想的影响对明清两代皇家园林的建筑风格上有其深刻的影响,如故宫中的太和殿、颐和园、天坛、无不体现佛教文化思想

三、儒学思想

中国文化的基石之一是儒学,二千年前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山之后,一直作为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儒学正式走上历史顶峰时期是从西汉武帝时懂伸舒霸除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的核心在人,即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提倡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宇宙观上提出气理两说,在伦理道德上提倡三纲五常,在政治上提倡仁政和保民,在教育上倡导开办学校。主要代表的建筑长沙的岳鹿书院,山东曲阜等。在魏晋时期儒学与老庄哲学融合手玄学、代表人物有杨雄、王弼等,对自然山水园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园林布局中的和谐即是儒家中的中庸思想的表现。(也就是当今人们说的创建和谐社会)。园林中的书屋、书房常作教育的学馆,置身于园林相当于治国平天下之前的准备运动,即正心与修身。如圆明园的正大光明殿、勤政亲贤殿、坦坦荡荡、山高水长。同乐园、承德避暑山庄的淡泊敬诚殿等,无不透出儒家与民同乐和勤政爱民的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王羲之及其兰亭,绍兴的沈园、明朝大儒方孝儒、诗画造园景于一身元代四家“黄公望、吴镇、倪云林、王蒙”和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与造园大师计成等都为中国园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国园从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以入世治国为目的的园林作品是人工味较重,这也是现代中国园林中的“以人为本”。

四、道教思想

道家以先秦老子和庄子的“道”的学说为中心,奉老子为教主,内容上以自然天道观为主,强调人们的思想行为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政治上强调“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伦理上主张“绝人,弃义”。在园林上表现在崇尚自然山水,沉醉于自然山水之中,达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境界。例如,苏州的掘致园、苏州同里的退思园、网狮园等。都有老庄思想的存在。

从中国历史上看,三国到隋朝开皇元年360年里(即公元220-581年)战乱之后,儒学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而被称为“三玄”的《周易》、《老子》、《庄子》受到士大夫阶层的青睐。周易的阴阳变化,老庄的无为思想,款款走入园林,从而创造了自然山水园。中国文人对自然山水的歌咏也来自于老庄的自然观。中国在园林建筑上的道观亭台。如武当的真武顶、泰山的玉皇顶等等。

五、园林文人在园林历史的贡献

中国的园林文学最早应从《诗经》开始。《诗经》的《大雅、灵台》写的灵沼、灵囿、灵台都是中国上古园林的形式,从周朝到魏晋时期的园林文人主要停留在以诗和赋的形式来描述园林之上,除了《诗经》之外还有,战国时宋玉的《高唐赋》、汉朝司马相如的《上林苑》、杨雄的《甘泉赋》张衡的《两亲赋》等,它们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当时皇家园林的辉煌。

从两晋以后的文人的行动主要是按照园林诗画表达的形态和意境来影响和创作文人山水园。文人的贡献主要包括文学和绘画两种。南齐画家谢赫的《古画名录》所提的方法,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唐代的白居易、五代郭熙宋代的坡、明代计成、清代的张然和张琏父子;他们不但有书画而且还有传世的园林作品。

清代以后的文人表现为观望和赞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分工深入,文、理、工分科,文人更少参与造园活动,甚至连评论也少参与了,最后由于现代公园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文人对园林的影响日渐减少。

六、园林美学思想

中国人的园林美学是综合孔夫子儒家理性主义和道家非理性主义,到了魏晋时期在玄学的指导下形成感伤主义,其本质还是情与理的平衡,与主理的理性主义强调一致,主张园林联系现实、重视园林的外部影响,是在于维持秩序,主情的非理主义则强调差别,主张园林表现个人的情感和个性重视内部联系,目的在于追求的境界。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主要表现在理性主义与追求造园中各要系之间的协调与均衡,达到完美的境地。

七、现代园林

现代园林不单纯是受中国文化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兼收东西方文化思想的精髓,对设计的风格也有所突破,在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基础上,创建一个又一个的现代园林佳品,在复古与造园上,不在受地域、文化、时代、思想、历史条件的束缚,而是无国界、无地域、资源共享、共创美好的和谐社会,即有拿来主义,又有创造主义、更有超前的抽象主义,现代的园林不单纯是设计师的事、雕塑家的事,更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主要表现在现代生态环境建设的全民参与性日益增强,突破历史与国界,突破地域与文化,创建和谐共融的人居环境,是当代园林的最高要求。

总结:园林不在是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一景一石上的园林,而是多层次,全方位,多领域跨学科的综合,是在多元化思想的基础上,创造人类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①《中国哲学思想史》

②《园冶》

③《中国园林》

上一篇:浅谈隧道内噪声识别及测定方法 下一篇:浅谈施工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