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策略分析

时间:2022-10-02 04:40:12

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策略分析

摘 要:外语教师要积极发掘语言的文化内涵,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从不同的层面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要有意识、有目的介绍和传授英语语言中所折射出的英美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学、习俗、观念等方方面面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适时、适度地进行文化知识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语言学习的要求,从而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

关键词:英语教学;化导入;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300-02

随着人们对语言,文化和交际之间的关系的进一步认识,研究者们指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必然要涉及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交往来的规矩和中西文化的差异等。人们很容易发现一些由于缺乏对对方文化的了解而导致交际失误或中断。如,在国内许多英语课本中,仍有以下练习:”Whats your name? What are you doing? Where do you come from? Where are you going?”“How old are you?…….有些还是在所谓的情景教学法中出现的。这类语句从语法上看没有问题,但若直接面对英美人,(除非你是警察)则是一种个人隐私权的冒犯,是“中文的思想+英文的形式”,忽略了讲话是否得体这一重要的方面,从而导致语用错误和交际失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树立文化意识,注重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

一、语言教学中的文化信息融入

(一)词义与文化

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语法及词汇中,语音与文化的关系最不密切,语法次之,而关系最密切、反映最直接的是词汇。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介绍词汇的概念意义,还要向学生介绍词汇的内涵意义。例如,在英语中Politician的概念意义是“出事政治,关心政治,特别是以政治为生涯的人”,它的内涵意义是“不讲原则,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能于是吧言善辩,言而无信”。通常词典上只给概念意义而不给内涵意义,因为概念意义是比较固定的,而内涵意义可以因人而异,也可以因不同的社会、国家或时代而异。它是通过联想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由于从事政治的人在竞选时采取各种手段争取选票,经常许下宏愿,而在当选后利用职权,。这种politician的表演一再重复,于是便获得了很强烈的贬义色彩。

词的概念意义是语言交际中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没有概念意义无法进行语言交际。内涵意义是附加在概念意义上的意义,反映了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不同语言中的词义差异很大。例如,汉语言中的梅、兰、竹、菊被誉为花木中的四君子,在中国文化中这些词汇含有丰富的内涵。梅在严冬季节盛开,色淡清香,象征高雅纯洁;兰生长于空谷山岩,花香淡雅,象征高雅品格;竹因高直挺拔,冬夏常青,中空有节,质地坚硬等特性,象征正直,廉洁,有骨气;菊具有凌霜耐寒,清香飘透的特性,所以人们常用菊象征坚毅,清雅,淡泊的高尚品格。与梅、兰、竹、菊相对应的英语词汇plum blossom,orchid,bamboo,chrysanthemum只是一些植物名称,并不包括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和西方国家辉煌的文学史上,出现了许多享誉世界的作家极其作品。它们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本民族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文学对语言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名家名著。英汉语言中有大量的专有名词出自文学名著,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童话故事Cinderella(灰姑娘)讲的是一个心地善良的漂亮女孩受继母虐待过着非人的日子,后忽得仙女相助,与王子结为夫妇。现在Cinderella泛指不受重视的人或部门,或指有才干但一时未被赏识的人。汉语中这类词比比皆是,如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的红娘”,勇敢而热情地促成莺莺和张生的结合。后来,民间就把“红娘”作为热心促成别人美满姻缘的人的代称。再如,我们说某人是“活张飞”,眼前马上就会浮现出一个满脸胡须,性格豪爽,脾气暴躁的形象。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诸如此类的词语的意义在概念意义之上附加了民族文化的内涵。而正是这些词语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二)语用规则与文化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并不能保证顺畅的交际,在具体使用语言时还需运用语用规则。这些规则包括如何称呼、问候、道谢、致歉、告别;如何接受和拒绝对方的要求等。这些语用规则在语言交际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语言的这种规约性在本民族成员中约定俗成,在不同文化交际中就可能出现互不适应的情况。例如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家庭,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对话:“How old are you,Mrs Read? ”“Ah, 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由此,有学者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 WARM, where, 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 weight ,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策略

(一)剖析词语的文化含义

在一般词典里不能查找到的附加意义和感彩是文化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们是某个国家或团体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宗教等在该语言的词汇里留下的印记。如pumpkin不仅是蔬菜、健康食品,还令人联想到美国的感恩节、万圣节,因为南瓜是这两个节日的必备食品,美国人还用难瓜做灯笼、雕刻等。对于听、说、读、写各种材料中出现的含有文化意义的词、词组现象都要加以解释和说明。在语言教学中贯穿文化知识的学习。

(二)拓展主题内涵

进行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帮助学生领略主题背后的文学、历史、社会和价值观,使其得到完整的文化内涵。如关于Table manner for children,可以就相关礼仪进行对比介绍;再比如Profits of praise,比较不同文化对赞扬的反映,从而更好的了解东西方民族文化思想、价值观及思维差异,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外语能力。

(三)开设文化讲座

定期、限时、有的放矢结合某一章节进行一次或系列性的讲座。比如第一学期开设“英国概况”,第二学期开设“美国概况”。每门课都是由一系列相关的专题组成。文化讲座可以将支离破碎的文化信息重新整合构造,系统列出用以说明一个整体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这种讲座可给学生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听写和观察能力。

(四)英美文学导读

学一门外语,提高外语文学修养,夯实文化底蕴,其文学作品不可不读。文学的教育价值和人文价值是其他文体望尘莫及的。文学对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1、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语言输入;2、文学作品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轨迹,通过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使学习者对目的语社会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3、经典文学作品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从更高层次上提升人的文化素质,乃至整体素质。

(五)利用网络资源

信息化时代的知识不再是静态的,要全方位理解课文的文化主题,仅靠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是不够的。因此学习的资源不可仅限于课堂和书本,必须包括现代社会的所有媒体,尤其是因特网。网络媒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好这个资源可以快速地收集全方位的、必要的主题信息,才能得到相关文化主题的较为完整的内容。

上一篇: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模式研究 下一篇:商务英语书面交际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