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校安全演练效能的及时雨

时间:2022-10-02 03:57:35

提高学校安全演练效能的及时雨

学生安全一直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和关注的问题。自2006年教育部、公安部等十部委共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到2013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2014年2月刚刚印发的《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教育部对中小学校的安全工作提出了更具体化、可操作化的要求,为保障广大师生的安全又树起了一道坚固的屏障。

《指南》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是培养和增强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师生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能力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制定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明确应急疏散演练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对于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学校安全工作水平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指南》是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和评价学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效果的基本准则。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应急疏散演练标准,各地各校的演练内容、演练水平参差不齐,质量难以保证。有些不规范的演练既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精力,还使部分师生把演练当儿戏,产生了懈怠的情绪,极大地违背了通过演练提高师生防范能力的初衷。有了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教育行政部门不仅可以以此来指导和规范学校的安全演练内容,同时,可以把《指南》落实情况作为安全工作目标考核、责任追究和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切实提高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指南》是中小学幼儿园提高应急疏散演练活动质量的重要指导。近年来学校安全工作虽然日渐受到重视,但是许多学校的安全工作还停留在经验模式。无论是学校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还是一线教师的安全实践都缺乏成熟的标准和指南进行参照,大家往往都是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在开展学校安全工作。这样的工作方式,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导致学校安全工作仍然存在一些漏洞和死角。《指南》对应急疏散演练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全过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校按照这些要求,不仅能保证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的科学性,也能保证演练活动的有效性。《指南》的实施,实现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从经验式管理向专业化管理的转变,提高了学校安全工作的规范性,同时对于改善演练质量、增长师生应急避险能力意义重大。

总之,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是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准则,是学校安全工作专业化的重要保障,在提高学校安全工作水平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的制定与颁布,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工作,是提高当前学校安全工作效能的“及时雨”。我们期盼着《指南》的实施效应在中小学幼儿园中早日凸显出来,为师生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上一篇: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意识 提高逃生自救能力 下一篇:精细科学设计 有序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