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

时间:2022-10-02 03:36:44

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学习习惯和生活、工作的方式,深刻影响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的整合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几何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初步的空间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促进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研究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整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空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67-02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化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学习习惯和生活、工作的方式,深刻影响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的整合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几何课程内容的改革历来是现代数学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空间与图形与孩子的生活与接触的事物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先从外形(形状)开始的,在感知事物的?形状特征的基础上,尝试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而用所学到的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是帮助他们生存和发展的的重要基础,是发展数学思维、形成创新意识所必需的土壤。

一、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内容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位置、图形与变换四个方面,涉及的面比较广,相关的知识点虽然比较多,但并非毫无关联,其内容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主要是以图形的认识为主线,依据知识的联系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把测量、图形与位置、图形与变换这三方面的内容均衡安排在六个年级中。

良好的空间观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和我们生存的环境,还能为他们今后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推理、创作等活动的基础上的,因此,教材中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有关空间观念的内容、素材和经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认识图形的性质和相互关系,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二、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

因此,多媒体教学通常指的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通过计算机实现的多种媒体组合,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特点,它只是多种媒体中的一种。

三、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特点

多媒体可以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包括文字、声音、视频、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多媒体环境一般就是指多媒体演示教室,由计算机、控制系统、视频展示台和投影屏幕组成,多媒体教学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将这些不同类型的元素进行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以图形和运动的视觉信息为主,加上有声语言和文字说明,图、像、文、声并茂,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和大信息量的教学方式,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改变几何知识的呈现状态,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环境,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强烈的求知欲,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更加主动、高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改变知识的呈现形态,化解图形教学中的重、难点

空间与图形运动与变化的问题,比如图形的旋转与平移、方位的确定、图形的抽象到具体的变化过程等,仅凭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语言描述是难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认知的,但借助多媒体手段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心理研究表明,学生光听,只能记住所听内容的15%,光看只能记住25%,如果将听和看有机地结合起来,记忆力就可以达到65%。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将生动的影、视、听、动画引入课堂,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感官的有机结合来进行学习,能有效化解难点,突出重点,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3.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多媒体教学模式可让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有吸引力。在课堂上,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或是建立专题学习网页,通过其中的文本、声音、图片、动画等元素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_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探寻问题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深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把握各种形体间的内在联系。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再现抽象的概念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深刻理解空间图形的概念。

五、总结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整合,突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的演示,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量大、传送速度快的优势,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教学容量;信息技术在这些方面的有效运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翁宁娟. 教学设计思想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0(08)

[2]刘勇,邹霞. 浅谈多媒体教学设计在不同类型知识学习中的应用[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3]李楠,张志刚. 对多媒体教学理性的思考[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10)

[4]胡长俊.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17)

[5]吕月桂. 多媒体技术在护理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 2005(21)

上一篇:浅谈数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下一篇:关于小学数学“原生态”课堂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