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初探

时间:2022-10-02 01:56:56

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初探

[摘要] 加强中学生在基础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重要地位,是实行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关键。本文从多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如何才能务实、有效地实施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 中学生 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方法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在整个教育目的中,“德”的目标处于首要地位。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加强中学生在基础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重要地位,是实行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关键。然而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如何才能务实、有效地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新的时代给每一个思想政治教师提出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笔者经过几年思想政治课的经历,摸索总结了一些初浅的体会。

一、讲解启迪法

教育说服法是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改正错误的道德观念,从而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 ”因此,如果学生对教师讲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压制和强迫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结果,还会产生负效应。因此教育说服法就更显得必要和重要。教育说服法很多,如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座谈会等。下面谈谈我作为班主任的一些常用方法。

一是运用个别用启发式。教学时要努力增强提问的艺术性,克服表态式提问,多用提示,多用实例引导,用探讨过程生疑;我常常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尽量以诚恳、耐心和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努力创设良好的谈话气氛,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前提下,针对一定的中心内容,或表扬,或批评,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同时,允许学生作充分的说明、解释和申辩。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劝说情深意切,批评严肃中肯。实践证明,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感受到班主任诚心、关心和爱心,教育才能行之有效,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二是运用集体讨论式。要努力增强课堂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大胆推理设想,把问题扩展开,把思想激活,把情绪激活,尽量让思想的火花碰撞,让智慧的骏马驰骋。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思想品德培养的实践中, “集体讨论法”就是通过各种集体活动的形式,适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具体事例,由《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校纪校规入手,向全班学生讲解社会道德规范。

二、情感陶冶法

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

中学生学习和活动场所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老师应千方百计地创设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这种环境包括:美观、朴实、整洁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尊师爱生、民主而有纪律的班风、校风。为此,老师一方面要善于按照其工作目标,运用教育艺术与机智,精心设计教育情境对中学生施以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要努力改变和消除对中学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各种情境,对情境的不良因素要善于控制、引导,提高中学生的识别和抵制能力。从而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良好的班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因为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同时,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舆论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使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

三、实践锻炼法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高中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一方面是加强实践教学,教师要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把握,或是从现实社会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思想政治实际出发,加强实践教学,努力让学生增强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在实践活动中激发感情,锻炼意志,提高觉悟,端正行为。

四、典型激励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于是,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独生子女比率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在学生群体中树立典型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犹为重要。

典型激励法是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对于中学班主任来说,除了要通过组织读书、看电影然后采取座谈、讨论等形式充分发挥英雄人物的榜样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现实生活中道德模范本身的典型示范作用。首先,政治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目中,讲思想品德的人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师一方面对学生传授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努力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既重言教,又重身传,努力做学生修养品德的表率。 其次要重视身边普通人的道德示范作用。客观地说,随着时代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影响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过去那些曾经家喻户晓的历史英雄人物,在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中仍有激励和示范的作用。但在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利用这些人物作榜样,更重要的是要注意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现实的优秀普通人为榜样,特别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生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拿自己同榜样人物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找出自己同榜样人物的差距,进而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找出努力的方向。同时由于普通人榜样克服了以往英雄人物的高、大、全,使学生容易信服,这就能更好地感染、鼓励和促进中学生用榜样人物的言行规范自己的言行,巩固原有的品德认识,发展新的道德品质。没有信服就难以取得教育实效。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变化了的形势,更新教育观念。

总之,中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和培养是一个外在教育的内化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其知、情、意、行的复杂系统工程,同时,良好品德的形成是高中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高中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方法丰富多彩,笔者无法详尽所有。实践证明:只要是符合中学生实际心理,按照高中生心理发展规律实施的方法和途径就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单位:甘肃天水市九中)

上一篇: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浅议 下一篇:高职专业课程教材开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