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政府公共关系构建

时间:2022-10-02 01:11:30

网络时代政府公共关系构建

【摘要】近期,某新闻网站正式推出了“直通中南海――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这一做法顺应了时代潮流,有利于政府提高行政效率、公民表达意愿。从发展政府公共关系的角度来看,当前,政府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政府公关部门,公务员要树立政府公共关系意识,公众也要把握话语权,积极参与其中。

【关键词】网络时代 政府公共关系 对策

前不久,某新闻网站推出了“直通中南海――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该留言板旨在让广大网友对中央领导人倾诉心声,给中央机构提出意见和建议,打开一扇中央与民众的沟通之窗。截至2010年9月15日,留言板的历史总留言就达到了105112条,历史总回复也有13361条,内容包罗万象。“直通中南海”的开通虽然只是茫茫网络中的一个小小的事件,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政府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协调状况,由此也引发了我们对当前政府公共关系的思考。

基本概念

政府公共关系的含义。界定政府公共关系,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政府的含义。政府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广义上的政府,指一个国家所有的权力机关,包括立法、司法以及行政机关;另外一种是狭义的政府,仅指行使行政权利、负责行政事务的行政机关。本文所涉及的政府概念是广义的。

政府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的一种形式,是公共关系学原理在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所谓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为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运用传播沟通手段处理、协调其与公众的关系,塑造良好形象,以便更好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系列活动。

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是公共关系在政府工作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和应承担的职责。政府公共关系与政府的各种组织管理以及行政管理职能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并贯穿政府行政活动的始终。①政府公共关系职能主要有信息收集、决策咨询、信息交流、引导舆论和政府形象定位等,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通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实现政府机构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协调。

对政府公共关系涵义的理解。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政府公共关系是一系列活动的集合,它的主体是政府,作用的客体是社会公众,它的目标是处理好“官民关系”、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首先是对主体的理解,毫无疑问,政府是具有唯一性和权威性的社会组织,任何一个统一的国家中都有且只有一个合法政府,且受宪法和法律保护,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其意志,具有无可比拟的权力优势;其次,是对对象的认识,政府公共关系的作用对象是最普遍的社会公众,每一个公民都不能脱离社会公众的范畴,同时,这里包含着社会的各个阶级与阶层、各种民族、各派党团等,又使政府公共关系的对象具有相当的复杂性;第三,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决定了它是一系列社会性和非盈利性的活动,塑造政府形象无非是为了政府更好地运行,而政府运行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的整体利益;此外,政府公共关系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公共关系本身就是政治民主化的产物,是一种具有独特属性和发展规律的社会管理活动。

政府公共关系建设的必要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其所处的环境和自身性质决定的,政府公共关系同样如此,它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拓展出来的一项政府职能,是时展的要求,同时,它的存在是为了“运用传播沟通手段处理和协调与公众的关系,塑造良好形象”,这决定了它的存在对政府和社会公众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大环境来看,这是时展的要求。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国际化已经成为时展的主潮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发展经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中心任务。实现政治民主,促进公民参与的首要条件就是“知情”,“知情”需要政府及时有效地公开信息,需要民众及时对信息做出反应,需要建立在一个长效沟通机制的基础上。政府公共关系作为民主政治的产物,对塑造政府形象,实现政府与民众的合理、有效沟通,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符合实现长效沟通的要求,因而必然会得到各国政府重视,并被当成政治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政府而言,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执政能力。我国自古就将“官民关系”比作“水舟关系”,政府的执政能力说到底是一个有效性问题,政府履行职责、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开展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沟通,政府及时公开信息、做政策宣传,有利于社会公众理解和接受新的公共政策,从而进一步拥护政策,保证政策的顺利执行,提高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监督,大量的公开信息能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进而吸引社会公众参与行政活动,公众参与会提高行政活动的透明度,进而有效克服政府行政的内部性,减少腐败现象产生,使政府行政工作更加合理有效,增强政府的执政能力。

对社会公众来说,有利于获取信息,表达意愿,行使公民权利。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定理,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往往就开始追求精神和政治层面的东西。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政治地位的关注度也开始增加,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各项权力也开始得以实现。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们的政治权利尤其受到重视。发展政府公共关系,政府积极与社会公众沟通,能使公众方便、快捷地获得各类信息。认识是参与的前提,实现信息公开,可以使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职能部门、运作机制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掌握政府活动动向,了解各项政策的制定与运行,获取全面信息,参与管理国家社会事务。同时,也有利于政府搜集信息,进行决策咨询,及时掌握公众反映的问题,有利于公众及时向政府部门表达意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加强政府公共关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当前,公众的沟通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人的重视,政府公共关系的建设也被提上了日程,但由于沟通机制不够健全,我国在政府公共关系建设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政府机构应设立专门的政府公关部门。“直通中南海”在引起一定社会反响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其权威性的质疑。就其地位而言,它缺乏法律保障和正式的政府授权,这使社会公众在充满热情的同时不得不怀疑它的有效性。而要想增强公众的信任感,更好地发挥类似平台的沟通作用,就需要建立有法律保障和政府授权的正式公关部门,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机构:在中央设立政府公关的统一领导部门,组建政府公关专家咨询团,负责研究决策、统筹规划政府总体的公共关系目标;在省级和市级设立专门的办公室,承上启下,根据地区特色,负责地区内政府公关活动的具体协调;在基层,设立专门政府公共办公室,使其负责具体政府公关活动,做好信息收集、决策咨询工作,与公众实现直接沟通等。此外,在整体机构的设置过程中,要注意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利用原有的机构,对其进行改造,适当扩大部门的职权,将其原来的处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职能扩展为全面的政府公共关系职能。这样可以避免部门裁撤和部门设立带来的大范围人事变动,减小改革阻力。

公务员应树立政府公共关系意识。公务员是构成整个政府庞大系统的基本单位,是政府行政工作的具体施行者,公务员个人的言谈举止在很多时候直接关系到政府形象,甚至关系到政府政策能否顺利施行,因此,政府公共关系的建设应当重视公务员的作用,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具体做法有:第一,转变观念,培养公务员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的服务意识,树立公务员代表政府形象的个人形象意识,在工作中以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为己任;第二,加强学习,将公共关系引入政府活动,首先应当加强公务员对政府公共关系基础理论的学习,为工作开展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开展培训,让广大公务员学习社会公共关系的基本礼仪,学习基本的沟通和演讲技能,也可以引进人才,吸引公共关系的专业人才到公务员队伍中来;第三,领导带头,我国的政府工作实行民主集中和首长负责相统一的机制,各级负责人、领导人更应协调好与公众的关系,对类似“直通中南海”等热点积极做出回应,积极努力引导舆论,坚决杜绝“作秀”行为。

社会公众要积极拓宽沟通渠道。政府的有效行政是靠沟通来支撑的,因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手段来减少与公众之间的障碍,以实现政令畅通。拓宽沟通渠道、完善政府的沟通协调机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沿用并完善传统的制度,一直是政府了解民意的一条重要渠道,今后工作除处理公众来信,还应走多样化的道路,开设民意专线、发展网络留言等。二是建立完善新闻和发言人制度,召开新闻会是实现政府政务公开最直接、最真实的途径,便于对政策进行宣传解释,引导舆论,同时,新闻发言人的言论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培养德才兼备的部门发言人。三是引导利用民间公共关系组织,民间公关组织产生已久,积累了丰富的公关经验,而且有大量专业人士,应对危机事件、进行沟通协调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政府完全可以像BOT模式(公共工程民营化)那样,将部分公关事务承包出去,寻求利益最优化。(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注释

①詹文都:《政府公共关系》,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上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 下一篇:试论变革时代的领导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