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与审计复杂性

时间:2022-10-01 09:43:21

公允价值计量与审计复杂性

【摘 要】 现有文献仅仅从价值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而较少涉及其他方面的经济后果。文章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0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公允价值计量是否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带来了挑战。研究结果表明,公允价值计量增大了审计复杂性。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审计; 复杂性

会计有时被看作一个面纱或者被看作仅仅是一个计量的明细图,而这并不影响被计量主体的基本状况。但是这种观点只有在完全无摩擦的竞争性市场上才能有效。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既然市场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人可观察的和一般的普通知识,会计又会变得毫无用处,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事实上,现实中的市场并非完全竞争的市场,会计能够影响管理者和其他人的实际决策,而非仅仅反映决策结果,也就是说会计具有经济后果(Zeff,1978)。公允价值会计同样也不例外。现有的关于公允价值的实证研究更多地关注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和可靠性,而较少涉及其他经济后果,这一现象对当前会计界全面正确地认识公允价值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从审计复杂性这一视角关注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

一、文献综述

现有文献主要是从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研究了公允价值的经济后果。Landsman(1986)较早研究了养老金计划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发现公允价值计量信息既具有相关性,又具有可靠性,该经验证据较早地完全支持了公允价值计量。随后,Barth(1994)、Ahmed和Takeda(1995)研究了金融行业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计量以及基于公允价值确认的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他们的研究结论均表明公允价值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Barth等(1996)、Eccher等(1996)和Nelson(1996)使用了相同期间的类似数据,研究了贷款、证券和长期借款的公允价值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但研究结论却存在巨大差异。较多的国内学者也关注了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邓传洲(2005)、张烨和胡倩(2007)研究发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无论是资产的期末价值还是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未实现收益,对公司股票价格和市场收益率都有显著的增量解释力。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在中国得到广泛运用,对于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的研究逐渐增多。罗婷等(2008)和刘永泽等(2011)研究认为,中国上市公司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相关性。朱凯等(2008)研究发现,信息环境对公允价值在股票定价中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影响,即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公允价值对股票定价的增量作用越显著。贾平和陈关亭(2010)研究发现,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具有价值相关性,并且高质量的审计能够加强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部分国外学者研究了估计的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以及它是否会成为操纵公司业绩的工具。Ahoody等(2004、2006)研究发现,如果资产或负债的报价无法获得,而必须使用模型进行估计时,公司会机会主义地选择模型输入变量以操纵在附注中披露的员工股票期权收益匡算数。Choudhary(2009)研究表明,采用确认公允价值方法的公司存在更多的估计偏差,并且具有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存在更多的估计偏差。Dechow(2010)研究发现,管理者为了提高自身薪酬水平,会利用公允价值会计规则的灵活性来进行盈余管理。国内学者对公允价值信息的可靠性的研究还较少。叶建芳(2009)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比例较高时,为降低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管理层会将较大比例的金融资产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综上可见,现有文献均没有研究公允价值计量给审计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导致了人们不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公允价值。

二、理论分析与假说发展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存在着委托关系,管理者借助财务报告表明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同时解除自己的受托责任,而所有者则通过审计验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并决定是否与管理层续约。因此,审计这一制度安排对于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有着重要意义。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如果审计师对在估计公允价值过程中使用的基本估值技术和参数没有必要的了解,那么审计师也就无法实施应有的关注,但审计师在现行的教育和培训体系中获得的资产估价(特别是金融资产定价)方面的知识很少。即使审计师能够获取估值相关的知识,但是随着复杂和创新的金融工具不断被开发出来,原有的知识可能已无法适用,这也导致了审计师学习估价知识缺乏动力。其次,对于公允价值估计过程实施的内部控制肯定不同于对其他典型交易所实施的内部控制,一方面,传统会计的内部控制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不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频繁的改变,由于公允价值估计方法和应用的频繁改变和更新,其相应的内部控制也需要频繁地改变;另一方面,传统的内部控制可以运用交易或事项发生过程中留下的书面证据来进行内部控制,但公允价值计量的过程更多的是编报者主观的判断,而缺乏相应的书面证据,这也给公允价值计量的内部控制带来了挑战。因此,审计师更难以对被审计单位公允价值计量的内部控制的合理性进行判断。最后,审计师评估任何一个公允价值计量的合适与否都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它是建立在未来基础之上的,甚至当未来事项和状况发生以后,“未预期”的结果可能是由于估计公允价值时的不合适判断所引起的,或者是由于低概率事项偶然地发生了。Romen和Yaari(2002)认为,在公允价值的估计过程中,报告主体必须对市场参与者在给资产定价时所使用的假设进行假定。这种估计过程是十分主观的并且事实上对假定的变化也十分敏感,而审计师将需要辨别并测试关键假设的合理性,即使对于一个勤勉和独立的审计师来说,去怀疑和发现管理层操纵财务报告的行为也是十分困难的。此外,2009年11月,IASB的IFRS 9进一步增加了审计的取证难度,加大了审计成本。由于IFRS 9中涉及主观判断的因素越来越多,如金融工具初始确认时对企业商业模式的判断,商业模式改变时是否能够重分类的判断等,企业借此操控财务报告的空间进一步加大,审计师与管理层产生分歧的领域由此增多。这对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立更为严密的审计程序,收集更加充分的审计证据,这无疑会增加审计师的审计难度和工作量,导致审计成本增加,审计风险上升。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说:公允价值计量增加了审计的复杂性。

上一篇: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后果研究 下一篇:创新型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