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元评价体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1 09:10:48

浅谈多元评价体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多元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内容丰富且多样化,其作用在于激励和监督。新背景下的小学美术要求倡导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体系,意在强化学生综合技能和素养的培养。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显著特点是开放性,其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技能为目的的,对此,教师应开展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方面地推动小学美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多元评价体系;小学美术教学;应用

新课程的评价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择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的分析;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多元化评价体系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实践出现在教育教学中的,其评价形式多样、内容范畴较广等等,能够全方位地促使不同学生和教师认知自我、监督和激励自我。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略谈一下多元评价体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元化的评价目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集体参与性。然而,生生之间有着明显的个性差异,传统小学美术教学中将评价目标定格在美术成绩的多少,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化评价目标的特点和优势在于:目标的一元向多元转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制定多元化的评价目标,能够促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笔者在评价过程中,以多元评价体系为基准,设置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即:首先,设置小学美术知识、技能培训目标,为学生制定一个基本的美术发展学习目标;其次,结合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个体为单位,制定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借以来推动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张扬。如,在学习“小灯笼的聚会”教学内容时,笔者制定了如下评价目标:

美术知识评价目标:

1.用直线和围圈做成各种灯笼。

2.大胆想象并尝试独立设计灯笼图案。

技能培训评价目标:小灯笼的制作方法、实践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个性化发展评价目标:让学生结合自己对灯笼的制作和技能掌握情况,自主地发挥想象力,尝试创新灯笼图案以及灯笼的制作方法。

二、多元化的评价内容,拓宽学生美术学习的范畴

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的是评价依据或者评价标准的多维化。尤其多元化的评价内容,讲究的是一个体系式的对学生的美术学习进行全面的客观评价。其内容多样、丰富,拓宽了学生美术学习的范畴,延伸了美术的内涵。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小学美术教学将多元化的评价内容总结如下:

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多元化评价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评价模式来说给予了学生足够的自,拓展了评价方式,相对也就使得评价的作用更趋向科学、公平。多元化评价方式的范围可以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师生或者生生互评,有的学校也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地添加家长评价。而评价的形式主要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融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融合、自我评价与其他人员评价相融合。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评价的核心力量,在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我”的价值,进而积极地参与到美术评价活动中去,同时多方面的评价信息相综合能够促使学生更真实、更全面地了解自我,对学生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来说也会形成一定的约束力量,督促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美术相关学习和活动,从而充分地展示多元化评价体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

总的来说,多元化评价体系是在传统单一评价模式的基础上实施的延伸和发展,是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科的实际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化。开展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全体参与性,拓宽学生学习美术的知识与技能范畴,有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借以来提升学生的美术技能和素养。

参考文献:

潘永庆.多元评价创新教育的有效机制[M].济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江苏省靖江市城东小学)

上一篇:班主任的傍身技 下一篇:运用“六读法”教学《学奕》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