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媒体谱写精彩课堂

时间:2022-04-08 10:20:31

用多媒体谱写精彩课堂

摘 要:美术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能力以及艺术气息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艺术构思能力相对偏低,并且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也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的美术教学中一味地采取理论化的美术教学对于学生美术能力的提高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引入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用形象化的多媒体视频以及图片的方式将课程内容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艺术构思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运用手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我们目前开展各学科教学的根本理念,而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包括学生文化知识课程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还包括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艺术气息,对于这些方面的培养美术教学毫无疑问是最为有效的教育方式,在长久以来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手段过于保守,在课堂上单纯地采用理论化的教学方式,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这个阶段的学生艺术构思能力以及抽象思维的能力都偏低,对于教师所讲述的教学内容并不能够完全理解和掌握,甚至有很多学生完全不理解教师在课程内容中讲述的抽象的概念的具象表现,这就需要我们引入一个有效的辅助教学工具来将我们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让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描述的概念、理论以及所描述的事物、场景,这种有效的辅助工具会让学生的艺术构思能力以及抽象思维的能力逐步形成并提高,进而达到一个可以脱离这种辅助教学工具的状态。当学生的艺术构思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能够正式形成的时候,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艺术气息能够随着学生这些能力的形成而逐步地被培养起来。

为了有效地辅助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我们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技术的独有特点,其对于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有着极为关键的帮助,其形象化的表现方式能够将教师教学理念中抽象的概念、理论以及事物、场景通过多媒体视频或者是图片的方式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实际的感受到教师所要表达的教育内涵。这样学生会在这种良好的辅助作用之下逐步地将自己的艺术构思能力以及抽象思维的能力培养起来,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气息,进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丰富我们多媒体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注重其内在的趣味性,同时由于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对于外界新鲜的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这些心理特点都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的特点,而在多媒体视频内容的设计上教师可以更多地融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课外知识内容,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能够在好奇心的作用之下自发地开展美术学习。

二、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的环节,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让学生自行的进行感悟和联想,在多媒体视频内容的设计上,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悬念来让学生去自行的去联想,这种适当的空间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学生的这种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美术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例如,在故事的描述中,教师可以将故事的结局保留,而只用多媒体视频给学生播放故事的前段过程,然后让学生自行的通过自己的画笔去勾勒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故事结局,这样学生就会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去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故事结局,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提高课堂互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充分的培养,这对于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开展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例如,在多媒体视频内容的编制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地参考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参与这个制作过程,发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而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随着学生参与程度的不断提高而提高,这样学生的美术能力会在这种良性的循环中逐步地提高起来。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课程教学内容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教材内容所要表达的真实意义,这样学生的艺术构思能力以及抽象思维的能力都会在这种良好的辅助作用下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邹双菊.让多媒体为小学美术教学添彩[J].贵州教育,2009(08).

[2]孟凡龙.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2010(05).

(作者单位 江苏省靖江市新桥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创设有效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下一篇:准确切入,努力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