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研究综述

时间:2022-10-01 08:31:51

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研究综述

身份认同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预测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社会行为,与城市人群体关系的重要指标。国内外已有大量有关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研究,但是缺少相关的综述。因此,对有关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的文献进行综述,对于教育者和研究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综述国内社会格局正发生着变化,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也愈益增多。市流动人口子女生存、教育与融合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从农村到城市社会情境的巨大变化使得流动儿童心理产生不平衡感,造成适应性困境。本文将结合已有研究,从对象、内容、方法、视角这四个方面对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这样的研究,一方面,对于教育者和研究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将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流动儿童,这对于流动儿童个体和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一、概念界定

1.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指6至14周岁(或7至9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

2.社会身份认同

目前,学术界公认的定义是Tajfel在1978年定义的社会身份认同: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一个(或的多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群体身份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3.流动儿童的社会身份认同

流动儿童作为一个个体、一个群体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和身份,并在情感意义和价值意义上对自己的身份认同。

二、国内外现状

1.国内现状

国内关于身份认同的研究从从1998年开始萌芽,但是从2001年到2004年间的研究还是很缺乏,但每年都有,从2005年开始,对于身份认同的理论研究开始持续性增多。关于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在2007才出现第一篇,杰和梁子浪的试析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困境。2011年也仅有十几篇关于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的文章出现。

国内关于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研究比较集中的主题有:

(1)流动儿童现状的研究。刘杨和方晓义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农村人”身份的认同感可能较为模糊,有18.9%的流动儿童认同“老家人”身份。11.2%的流动儿童不再认同“老家人”身份,69.9%的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处于不确定状态。因此,流动儿童的社会身份认同现状是存在着一定的危机。

(2)流动人口子女的身份认同的理论研究。研究者探讨了从隔离到融入到选择性融入以及内卷化的身份认同理论。同时也对社会融入理论进行了分类研究,包含了经济生活、社会日常生活、社会心理层面的社会认同,乡土认同、制度认同,进取性认同和防御性认同,等等。

(3)对于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郑友富、俞国良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因素:微观层面有特定环境中的个体活动方式,角色模式和人际关系模式,宏观层面有制度和文化。白文飞和徐玲探究了户籍对于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的影响。尹书强探究了影响儿童社会认同的因素有家庭、儿童自身因素和城市群体的排斥等。高水红的研究主要分析了学校教育这一影响因素。此外,学校政策、社会互动,家庭、学校、同伴、制度、文化、流动儿童自身状况、动机,突发事件的影响等,都会影响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过程。

(4)对于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改善机制的研究。学者在对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研究理论研究和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机制,重点放在学校教育,加强学校管理,实现群体互动,考虑社区因素,及时调整政策等。

(5)对于流动儿童身份认同过程的研究。丹认为,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与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史春霞、杰肯定了认同过程的建构性,即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逐渐形成身份认同。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过程是丰富多元的,充满着规律性;刘杨、方晓义认为,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经历着从兴奋、好奇到震惊、抗拒,再到探索和顺应,最后到整合与融合。

2.国外现状

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格局出现被动,种族间由于语言、文字的差异引发了不少的矛盾,在这种背景下,社会身份认同理论开始出现。1963年,社会身份认同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的亨利・泰费尔验证了群体间夸大差异、群内最小化差异的群体分类现象。20世纪70年代中期,社会身份理论发展成型,欧洲、加拿大的社会认同身份研究也非常重视语言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约翰・特在社会身份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我分类理论。社会身份认同研究在泰弗尔的部分学生(Hogg、Turner等)把理论带去了澳洲,于是社会身份认同理论在澳洲也有了一定的发展。20世界90年代,Giles和Hogg等社会身份理论大师把社会身份的思想带到了美国,该理论在美国迅速发展,并成为美国社会心理学主流理论之一。

此外,20世纪70年代晚期,泰弗尔(J.Turner)探究了群体地位对社会认同可能产生的影响,“对于统治群体成员来说,他们所要做的只是保持或者扩大他们的相对的优越地位,而不利群体的成员或少数群体所要考虑的是在群体间关系中获得一些变化,以使他们的社会认同能够得到提高”。由泰弗尔所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每个人都需要获得一种积极的、正面的社会认同,或者说每个人都希望归属于拥有独特的、积极的、正面的认同的群体。

三、研究述评和启示

1.研究对象

国外研究的主要集中在边缘性群体身上,如受到不平等、偏见待遇的某些社群体,特别是相对弱势的群体,如妇女、移民、少数族裔等。从主流之外的他者角度出发,看他如何界定自我的身份,如何建构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与之相似的是,我国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作为边缘性群体的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但是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身份认同研究还很欠缺,流动儿童作为正在发展壮大的群体,流动儿童也正在经历着身份认同这一过程。因此,对于流动儿童的社会身份认同的研究是很必要的。在研究时,应当多借鉴国外的研究范式,以扩充本土理论。

2.研究内容

国外对于身份认同的研究已具备了成熟的理论模型,对于理论研究的维度也很多样,也极为细致深入地研究影响身份认同的机制,对于文化适应影响身份认同的分析极为透彻。目前,认同理论在我国新移民研究中的运用成发展趋势,其中身份归属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但相关研究还有待扩充:我国的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还仅仅只是初步,文献相当匮乏,对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理论、影响因素、改善机制和建构过程依旧缺乏深度,没有形成体系,也没有对研究做一定的验证。对于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危机引起的结果的研究也很缺乏,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危机对于学业成绩是否会产生一定影响,也尚未做过研究,研究内容比较接近,缺乏创新,因此亟待丰富,并且要验证已有的本土化的理论,使之不断扩大发展。

3.研究视角

国内外研究视角多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从教育学、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还极为匮乏,流动儿童在城市中交流最频繁的地方就是学校,学校给流动儿童身份认同是带来积极的影响还是消极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对于流动儿童成功身份认同该采取怎么样的教学策略,该拥有怎么样的课程设置等都缺乏研究。

4.研究方法

这一领域研究的方法主要集中于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而这些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理论阐释和简单的问卷调查研究者在调查中经常使用的问题就是:你认为自己属于城里人、农村人、还是不清楚。而实证研究更是缺乏,流动儿童是生动的个体,他们的社会身份认同也充满着建构性和不确定性,怎么样在这之中找到规律,不仅需要深入的质性研究,也需要实证研究,两者必须要结合起来,才能与研究对象互动,并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并找到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规律以及危机会带来的影响。

四、总结

身份认同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预测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社会行为及与城市人群体关系的重要指标。流动儿童是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处于边缘地位的一个特殊群体,特殊的社会身份地位和生活学习环境的转变,会促使他们对自我进行重新确认、定位,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个体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是个体在特定条件下通过自我整合实现内部状态和外部环境的协调一致。

因此,结合已有国外移民社会认同理论,对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进行综述,充分考虑国内大环境,研究普遍规律,探讨普遍理论,希望能够推动国内身份认同理论的发展,并丰富教育社会学的理论。

参考文献:

[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3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白文飞,徐玲.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2).

[3]冯帮.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危机浅析[J].人权,2011,(5).

[4]高水红.学校教育与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J].当代教育科学,2008,(22).

[5]刘杨,方晓义.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状况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3).

[6]唐有财.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基于北京、广州、成都三城市的调查[J].青年研究,2009,(1).

[7]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3).

[8]王兵.群体认同的社会心理学研究[D].北京大学,2001,(15).

[9]王宁.消费与认同――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J].社会学研究,2001,(1).

[10]熊易寒.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城乡认知与身份意识[J].中国农村观察,2009,(2).

[11]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J].人口研究,2009,(1).

[12]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 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J].社会学研究,2005,(5).

[13]郑有富,俞国良.流动儿童身份认同与人格特征研究[J].教育研究,2009,(5).

[14]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1).

[15]杰,史秋霞.参照群体下流动儿童身份意识及成因[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6]Camille Serchuk. Identity Crisis.Oxford Art Journal,2011,(3).

[17]Graham Rossiter. Education in ident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ldren’s Spirituality,2007,(5).

[18]Leonard J. Meraw.Identity Crisis.Science Activities,2012.

上一篇: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下一篇: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