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时间:2022-10-01 12:36:34

南京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1.课题确立缘由

我校处于南京市最大的安居房工程――景明佳园小区,该小区人员构成很复杂,小区中的居民中失业人员较多、困难户多、在我校就读的学生单亲家庭较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孤独、不合群成为明显的特征,他们缺少与别人分享的品质、缺少与人合作的态度、他们缺少谦让和顾全大局的精神,很多学生由于家庭原因而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校把《开发小学同伴互助式的特色活动,优化学生成长环境的案例研究》作为十一五教育科研的课题。向市教科所申报了规划课题,并得到了批准。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1 现代教育发展对人的发展的需要

现代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教育。现代教肓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包抬基础学科和各有关的专业科学知识,学习和掌握综合(基本)技木和有关的专门技术,进行动手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追求真理、探索、创新、献身科学为人类造福的科学精神,教育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论路线,理论联糸实际,重视理论,重视观察、实验、操作和社会实践。

新课标对人的要求,新课标是新课程改革纲领性文件,新课程突出了知识的整合,加强了课程的综合化;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突显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这个课题的开展,将有助于优化学校环境、加强小学生之间的同伴互助合作精神的培养,促使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与交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的要求,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关注学生发展中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人尊严。

1.2 适应了学校发展的需要

我校地处雨花高科技产业园和江宁开发区结合部,有着优越的人文和地理优势,学校的硬件设施一流,校园环境优美,区教育局、当地街道和社区对学校发展非常重视。学校现有学生来源来自祖国各地,务工人员子女占了相当的比例,学生家庭情况复杂的比较多,如:单亲家庭、特困家庭等。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等均没有形成。“开发小学同伴互助式的特色活动,优化学生成长环境的案例研究”其目的是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使三方面能同步和谐发展,以提高整体的文明程度。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培养小学生“爱祖国、爱集体、爱学习、爱劳动、爱创造”的优良品质,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社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打造一个和谐的社区奠定基础。

1.3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我校教师以年轻教师居多,大多参加工作没几年,本科学历占90%以上。虽然他们有比较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但缺乏的是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把理论通过实践再上升为理论的专业化过程。通过课题的研究,就是要促使教师们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地去实践研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努力实现有效教学,于此同时教师还要不断的研究学法指导,探索和构建富有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努力营造合作互助为特色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养成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好习惯。

总之,此课题研究旨在落实新课标的背景下进行的。我们一定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牢固树立"不但要对学生在校六年负责,而且更要对他们今后六十年人生负责。"的办学理念,确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现代化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深刻理解区教育局"创建优质资源,打造雨花教育强区"的要求,秉承优良办学传统,汲取先进办学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内部改革,从而追求新发展,树立新形象,为使我校跻身于雨花区一流名校的行列而努力。

2.课题研究的理性思考

2.1 关于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的实质是在教师指导和参与下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其基本形式有:

2.1.1 信息交换

通过彼此间信息的交换可以最大范围地促进教育信息的流动,从而扩大和丰富双方的信息量和各种认识。信息交换的主要途径有:信息交流――大家把自己拥有的信息公诸于众;读书心得交流--彼此交流看到过文章的内容、观点以及心得体会。

2.1.2 经验共享

通过经验分享,反思和提升自己的经验;借鉴和吸收他人的经验。经验只有被激活,被分享,才会不断升值。经验分享的主要途径有:课堂上经验交流或经验总结--通过同桌或小组探讨大家把自己学到的指示、感想与同学分享、交流。班队活动中集体中互助和经验成果分享。家庭与学校的互助合作中主要以“家访”、“亲子活动”等形式进行。

2.1.3 协作帮助

协作指学生间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协作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第一要发挥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学生在互补互助共生中成长;第二要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每个学生都要贡献力量,彼此在互动、合作中成长。

帮助指教学成绩突出有较好的自学研究能力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发挥合作分享的作用,使其每个学生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部分有能力有一定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是学生队伍的核心和中坚力量。这部分学生要在同伴互助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同伴互助,防止和克服学生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

2.2 关于成长环境

2.2.1 学校环境

学校教育环境的复杂化趋势是一种社会发展必然,对学校教育这一主体来说,这一趋势有其不利的一面,也有不少有利因素,学校教育如何利用好其有利面,抑制不利面,发挥好主渠道作用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显得非常重要。

我们认为学校教育要树立大教育观念,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环境,有效地向社会、家庭渗透。必须要重视对社会、家庭进行教育的渗透,正本清源,改善学生教育的思想“软环境”。要有效的利用家长学校、社区教育等教育阵地。

加强教育科研,特别是对教育环境的研究,改进教育手段、方法。

学校所处的周边社会形势的发展会造成学校教育环境的变化,教育环境中也会出现一些难点问题,如:生源质量、社区人文环境、学生家庭变动等,加强教育科研,对环境变化中的难点、热点作较长远的、较深层次的研究,探索解决的新思路、新方法,可充分利用环境因素中有利面,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高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工作水平。

任何情况下,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成效的关键都在教师。尽管教育环境的复杂化趋势会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但总体是有利的,要把握好这一趋势中的有利因素,可以说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学校应当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加强综合治理,改善学校周边环境

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当积极依靠工商、公安、新闻、街道等部门的力量,形成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网络,采用集中治理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法,坚决清除对学生身心健康有害的网吧、游戏厅等,改善学校的周边环境。重点工作落在社区,依靠和社区的紧密合作,开展好社区人文环境的建设,给学校创建一个良好的外部教育环境。

2.2.2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和父母的教育行为,无不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如父母的勤劳、对文化知识的尊重、与成功学者的长期接触、家庭中的宽松平等、高雅的审美情趣、对事业的执著精神等,都是家庭环境的一部分。

家庭德育环境。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的,巨大的,而且也是复杂的。家庭成员的政治、思想、道德倾向、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对于青少年成长有益的家庭环境应该是健康、和谐的环境。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的特点是隐蔽性、无意识性、非强制性的,因而可以让人不知不觉地受影响。正如颜之推所说:“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不知不觉地、悄悄地、一点一滴渗透的教育是最厉害的教育。

物质环境有助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

我们所说的家庭物质环境并不是说要求家里的陈设多么豪华,而是在现有的条件下使居室整洁、卫生、井井有条,这对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有好处的,比如如果家里条件允许、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书桌、一个书柜、书桌上放置台灯等,这对我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很有好处。家里房间布置美观、大方、整洁、卫生,对提高家人的精神面貌也有利的。

良好的家风静化孩子的思想

家风是一种家庭精神环境,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是构成家风的重要方面。家风作为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是思想作用、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以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现在有些家长太过于重视物质环境,为了了孩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大写字台、新型电脑、变光台灯、成盒的橡皮、整捆的铅笔、一包包的练习本,但是孩子仍然学习差。为什么?就是只有物质环境,缺乏良好的精神环境。母亲成天热衷于涂脂抹粉,父亲沉迷找麻将,家里出入的朋友五花八门,在一起谈论的是吃喝玩乐……这对我们青少年的成长很不好。因此,优良的家风是家庭各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2.2.3 课堂环境

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饱含激情、有素养的教师能够营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是教师有效性教学的前提。课堂充满活力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就会提高,教学才会更有效果。事实上,课堂管理是影响学生学习的第一关键因素,成功的课堂管理能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个人责任感。也就是说,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在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才会充分发挥出来,才有可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张扬,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样,教师才会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进行有效的教学。

但是,教师在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时,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师生关系不协调,教师处于绝对中心地位;学生被压抑束缚,不愿张扬自己的个性;存在教师歧视学困生问题;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学习提不起精神;学生参与机会不一,学习水平低的学生独立进行学习活动的机会少,独立表达的机会少等。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得当的策略去营造一种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要成为真正的平等、合作的伙伴,课堂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3.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3.1 研究目标及内容

3.1.1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在课堂的教育教学中,开发多种形式的具有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活动,以达到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1.2 以班级活动为阵地

在班级的活动包括班会、中队会、大队会及其他班级集会,精心设计活动,如各种游戏、比赛等。以营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和谐、友好、健康的关系为出发点,从而全面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

3.1.3 开发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互动教育模式。在家校合作进行教育的形式上下功夫,力求实效

研究的子课题:

① 开发学生同伴互助式课堂学习活动,优化学生学习环境。

② 开发学生同伴互助式的班队活动,优化学生成长的校园人际环境。

③开发家校合作教育活动,优化学生成长的生活环境。

2.2 研究方法:

2.2.1 行动研究法

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本课题通过课堂、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建立同伴互助式的关系。

2.2.2 案例法

在研究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总结典型案例,并在实践中加以推广。

2.3 核心研究:

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组织教师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及案例的有关理论知识,弄清本课题案例的特点和撰写方法。在教育教学、班队活动、家校共建的过程中,联系本课题的实际,发现典型案例,撰写有价值的案例。为了保证课题扎实有效的进行,课题组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3.1 优化学习环境的研究

(1)专家讲座系列活动《研究新型课堂,创设优质环境》

我校大部分教师是刚毕业的新教师,新教师刚刚涉足教育这片天地,教学实践经历不长。在调查中发现,教师们普遍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够深入,对“案例”不太熟悉,教师们往往知道的是少量的管理中的案例,对教学案例可以说是很少知道,更不知道如何撰写。在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案例等方面的有关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们还有计划的邀请了特级教师王兰、,教育专家孔祥鸿,南京市教科所刘永和所长、章宏主任等教科研行家作新课改和教学案例的讲座,解读课题,谈案例撰写要求和方法。教科室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开展教育教学反思,使教师逐渐对新课标、案例有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从而为课题研究、实施打好了基础。

结合教师自身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课题研究

教师每天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同伴合作关系。教师把随时发现的典型事例或故事,写成教学后记、摘记、教学实录等等,然后进行分析和反思,写成典型案例在各类教学研究活动中进行交流和探讨。教师成为了实践者和研究者。

通过课题研究大多数教师已重视对教学案例的撰写,在自己平时教学工作中,随时注意积累、记录和留下文字材料,教务处每学期评比满意教案、教学体会、课堂实录、教科室组织教学案例征文评比,将校级获奖案例在教师会上交流,并推荐到市、区参加优秀论文评比,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们研究课堂教学案例,是自己积累和总结经验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实践、反思、研究、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的过程。

(2)专题研究活动《内外结合,优化课堂环境》

围绕课题开展活动要讲究针对性、实效性,以往的教研组活动,存在行政性例行安排,活动流于形式的,组内上公开课,内容零打碎敲,专题讨论研究不多,效果也就不明显。针对以上弊端,为使年青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学校开展“彩虹志愿伴我行,同伴互助”活动,校内开展拜师结对的带教制度,开展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以案例研究为抓手,使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结合起来,使教研活动与教师的专业成长联系起来。学校聘请原游府西街小学倪兴信校长为名誉校长,零距离指导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每周都深入课堂,参与并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撰写教学案例,使我校青年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升。课题研究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其目的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近年来,学校的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先后有市级“南京市四区联片教学联谊”、“南京市英语优质课大赛”活动,有区级的“雨花台区与上海德州二小教学联谊”、“聚焦课堂,聚焦课改”、“深入钻研教材,加强教学反思,打造有效课堂”、“依托课题研究,专家引领发展;注重专业反思,培养优青队伍”、“走进新课程,开展有效教学”、“专家引领,互助反思”等语文、数学专题研讨活动,英语中、小衔接研讨,雨花杯优质课大赛活动,“洋溢温情,灵动欢歌”系列青年教师的赛课活动。每一次区级课堂教学的研讨,展示都是课堂教学的典型事例,教师们打破学科围墙,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整合,取长补短,丰富和拓展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内容。从外部的教学设施、技术装备、教学软件到内部的师生认知、情感、意志的精神活动状态的过程,追求教学目标和驱动教学行为的意志、情感活动,归结到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包括课堂内讲述与聆听,提问与应答,阐述与分辩,辅导与练习等等具体可感的师生活动方式与操作交流,根据交流讨论观点,课堂教学的成效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所以教学案例研究也正涉及各个方面。随着每次活动的研讨,对教学案例的研究深入,也激发了教师参与各类活动,各类竞赛的积极性。加强案例研究,名师走进校园,加快了我校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速度,也加速了学校发展的步伐。

今天,景小的课堂充满欢快、充满灵动,学生们更乐于表现自己、更乐于互动合作,更乐于展示自信,健康、快乐学习每一天。

2.3.2 优化校园人际环境的研究

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校园成长环境,除了优美的校园绿化、设施齐全的学习设备、素质一流的教师团队等硬件设施外,更重要的营造一个具有内涵的人文环境,一个良性的人际环境。让学生们逐步形成自律、自信、自强、自尊、自立的良好品质。

通过班队教育活动,探索优化成长环境,让学生们体验同伴互助的成功与快乐。学校课题组专门对学校内部、外部环境进行了详细地调查论证。从课堂教学、班队活动、家校社会三个方面入手,教师们全员参与,重点推进。在认真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班队教育活动上教师们研究探索教育活动环节中的特色设计,让学生们体验同伴互助的成功与快乐,体验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我能行,我可以!”、“爱心接力”、“记得常回家看看”、“联合中队主题会”、“争做文明小主人,共建美好家园”等同伴互助式的活动,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感受集体的温暖,真挚的友谊,成长的快乐。2007年新年前夕,六(1)刘雨同学的母亲不幸病逝,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刘雨又得知父亲坐大牢释放的消息后,幼小的她整天以泪洗面,情绪极其低落。背着书包不好意思进班级,放学不敢回家,一个人躲进了地下室。学校的教师危难时刻显身手,用爱心耐心温暖呵护她幼小的心灵。主动接送她上学,主动找她谈心,主动为她讲故事,主动为她买早饭,主动为她买学习用品。班级的同学们主动为她补习功课,有的同学还把自己的新衣服送给了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孩子的精神状态有了可喜的变化。如今的她,自信开朗,好学上进,更懂得了去关爱集体关爱他人了。

在班级的日常活动中,欣赏教育,激发孩子们看到自身的优点,树立自信心。赏识教育,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四(1)班两年来开展了“罗爷爷,我想对您说”系列班队教育活动,通过向省委常委罗志军省长汇报班级学生每学年的成长历程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主题活动,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他们的互助合作能力,注重发现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罗志军省长每年的新年前夕都要给四(1)班发来新年贺信,勉励学生们好好学习,努力做一名有世界胸怀的南京人,这是对学生们的一种激励,对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2.3.3 家校共建

学校和社区紧密配合,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每隔一周的走进社区“绿色小天使”义务劳动、“建生态雨花•认领绿色小树苗”爱家乡教育,参加南京市跳动的红领巾校园集体舞大赛、南京市小学生美诗文诵读活动、南京市迎十运文明之星评比系列活动,走进街道社区参加庆祝建党85周年活动、劳模送温暖文艺进社区文艺表演、9.25关爱女孩知识竞赛、“彩虹志愿者”等体验教育活动,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更培养了学生们互助合作能和实践社会交往能力,进一步让学生融入社区、融入社会,优化学生们的成长的外部环境,促进了学生和谐发展。

学校专门成立了以家长为核心的家校共建工作组,小组成员经常来校开展工作,协助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协调解决家庭和学校间出现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我校有一些品学兼优的特困生,学校每学期提供一些资助,但依然无法全面解决问题。工作组的家长们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在街道、社区中进行了广泛宣传动员。在他们的努力下,区委办公室、南京市商贸投资集团、铁心桥街道团委、金龙鱼希望工程、南京市新华书店等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每学期都要来学校慰问并开展一对一的帮扶资助活动。区关心下一代协会的杨主任个人捐款2500元和许多自发捐款的学生家长一起成立了"爱心基金"。这是爱的奉献,这是心的呼唤。每当此时,我们的学生们眼里噙满了泪水,他们自发的排练节目、写感谢信、召开中队主题会,真挚朴实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流露自己的心声。心贴心的感恩教育,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学校还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每学期来校为学生和家长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3.品牌建设

为了全面深入实施同伴互助教育,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推进学校品牌特色建设,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校领导班子精心谋划,决定将“让我玩”学生篮球活动确定为我校的特色品牌加以推进。实施之初,适逢中国少年基金会与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了“让我玩”体育公益项目,坚定了我们的信念。通过体育公益篮球项目运动,任凭我们的孩子玩篮球,课余时间有的拍球、有的运球、有的做篮球游戏、有的练习投篮……“让我玩”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提高了他们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搭建了交流成长的平台。

为了使所有学生“玩”中有收获,“玩”中有提高,我校将“让我玩”篮球活动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加以实施。组织学校体育组所有教师,向同行、向学生篮球运动专家请教,充分搜寻有效资源,经过半年的时间,编写出适合我校学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让我玩”篮球校本教材。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篮球运动的水平和技能,学校想方设法,与南京市中山东路体校、公园路体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聘请了原江苏南钢队退役篮球队员为我校的专职篮球教练,与江苏南钢队、同曦鸣城篮球队取得联系,定期请他们的教练和运动员到学校进行训练指导,营造浓郁的篮球运动氛围。

“让我玩”篮球运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了他们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搭建了交流成长的平台。在研究的过程中,我校被南京市教育局、体育局授予“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南京市体育与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江苏省体育局授予“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体育俱乐部(篮球)”,全国妇联授予“体育公益项目篮球基地学校”。

篮球品牌运动,就是致力于激发学生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唤醒学生们的心愿,坚定信念,追求梦想;培养学生的同伴互助意识,苦练意志,向成功进发。

课题研究的成果

开展课题研究的近三年来,我们坚持依靠群体力量和智慧、努力推动课题研究,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群体素质,取得了可喜成绩。

1.学校通过合作互助式的特色活动,优化学生的校内外成长环境,使学生能积极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注重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活动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创造、爱祖国的情操,培养了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有爱心、有社会道德、有正义的良好品德,学生间、师生间建立了良好的人际环境。三年来,我校部分同学参加省市乃至部级比赛,获得了许多荣誉。CCTV2008《拥抱明天》华东地区标准舞、拉丁舞选拔赛儿童五项全能比赛中有6人获一等奖,其中包林峰同学入选中国表演团赴土耳其参加国际交流。2名同学分获华夏之星中国优秀特长生江苏赛区选拔活动小学B组英语类一二等奖等众多奖项。

2.开发学生同伴互助式课堂学习活动,优化学生学习环境的研究使我校一部分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近年来,我校一名教师被评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三名教师被评为雨花台区优秀青年教师,一名教师被评为雨花台区学科带头人,两名教师被评为教坛新秀,两名教师被评为雨花台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二名教师荣获南京市星星火炬奖章,一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消防教育先进个人,多名教师在区级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奖,教师们撰写的论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

3.随着学校课题研究的逐步开展,以班级活动、课堂教学为阵地,开发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互动教育模式,优化学生学习环境、校园人际环境、成长环境的研究逐渐显现教育成效,学校的信誉度的不断提高,短短三年时间,学校迎来了江苏省省委常委、原南京市市委罗志军书记、迎来了区委王建华书记、迎来了区政府李侃桢、韦昌明区长、江苏省省委巡视办江长流副主任、南京市教育局张也可副局长等专程来校视察工作。学校荣膺南京市实验学校、南京市示范学校、南京市示范实验室、南京市示范图书馆、南京市绿色学校,2007年度全国消防教育示范学校、"捷桥杯"全国标准舞、拉丁舞城市联赛优秀组织奖、全国优秀红领巾社团(抖空竹)、2006全国书画人才选拔活动铜奖等众多荣誉。

5.课题研究的反思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深深认识到,优化学生学习环境的本质就是合作互助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5.1 课堂环境的更优化与教师自身素质的矛盾

我们赞同这样一句话:“每一节课,都应是学生的一个生命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教学的最高艺术,就是通过激励、唤醒和启迪,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使学生得到知识、情感、意志、信心等素质的发展。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学的创造空间也是不可估量的。良好的课堂环境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充满活力,这就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用自己的激情、自身的素养营造出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

5.2 课堂教学、班队活动,家校互动的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的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心态关注不够,必须将其调节到一种积极的状态。让学生能够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和生活,以达到学习活动更佳的效果,取得最佳的绩效。让他们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活动所带来的快乐幸福和成就感,以发展他们积极的人格、乐观的精神,创造出积极的生长环境,进一步达到可以在更加积极的空间里发展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开发小学同伴互助式的特色活动,优化学生成长环境的案例研究。我们只是刚刚处于实验摸索阶段,在研究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和困惑有待我们深入的去研究。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的案例研究为我们教师打开了专业化成长的大门,引领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中带着研究的目光从事教学,在班队管理活动中用研究的理念开展活动,带着新课改的新理念走进课堂,真正让他们从教师的职业向教师专业化的转变。

上一篇:浅探小学生课外阅读 下一篇:试论对话教学背景下教师如何利用课堂言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