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论文

时间:2022-10-01 11:42:18

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论文

一、对辅导员工作认识不到位,辅导员培训机制不健全,阻碍了辅导员业务管理能力的提升

一方面,对辅导员及其工作性质缺乏正确的认识,不利于辅导员业务素质的提升。虽然高校辅导员是奋斗在最前线的基层工作人员,但并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在很多高校,辅导员工作被定性为简单的事物性工作,辅导员也被看作是普通的行政管理人员,这种观点忽视了辅导员工作的教育管理性。实际上,辅导员工作具有“教育管理为主、事务管理为辅”的双重性质,教育管理性决定了辅导员业务能力的提高依赖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但很多高校因为专业建设的原因非常重视在专业教师的业务培训,而对辅导员的业务能力提升关注度不高,不利于辅导员的管理理念的转变和管理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辅导员培训机制不健全,不利于辅导员业务素质的提升。正如上文所述,辅导员不仅要面对繁杂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更主要的是从事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成长的教育管理工作,这种“教育管理性”决定了辅导员必须要接受持续不断的专业培训,所以说辅导员培训辅导员的权利和义务。但现实情况是我国目前高校辅导员培训机制并不健全,培训体系也不完整,导致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增长缺乏完善的机制依托,出现了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弱化现象。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管理的法规制度建设,促进辅导员管理体制改革,为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的提升营造良好的机制平台。一方面,完善学生管理的法规制度建设,有利于辅导员管理工作的推进。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依法依规科学推动,如果缺乏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则失去了依托。当前,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为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外,各高校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校规校纪,这些都为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制度平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景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法规制度,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帮助辅导员依法循规有效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加快辅导员职业发展机制和进出口机制的改革,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在辅导员职业发展上“,应采用职务、职称双重职业发展模式”。有的辅导员由于行政管理能力突出,可以通过公开、公平的竞争走上学校的行政工作岗位,这种职务上的发展空间会激励辅导员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生管理能力;对于辅导员因学生管理工作能力突出而致力于走专业化道路,为此要为这部分辅导员指定职称评定标准,实现这部分辅导员的专业技术职称梦想,从而激励他们的学生管理积极性。在辅导员的选拔方面,要坚持德才兼备的进口关和灵活转岗的出口关,既要保证把那些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精、组织纪律性强、工作作风硬、生活作风好的优秀教育人才充实进辅导员管理队伍,又要允许辅导员实现转岗转行或保证辅导员队伍的优化、稳定和高效。

(二)重视辅导员工作,完善辅导员培训机制,帮助辅导员实现工作价值理念的转变、工作效率的提升、业务能力的增强。辅导员培训是开发智力和提升技能的基本途径,是优化辅导员队伍、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重要手段。针对部分高校不重视辅导员培训工作和对辅导员工作性质认识不正确的现象,必须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培训机制,端正对辅导员培训及其工作性质的认识,为辅导员在岗在职培训创造机会和条件,以促进辅导员工作价值理念的转变、工作效率的提升、业务能力的增强。

作者:张弘为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上一篇:民营企业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论文 下一篇:交通运输管理单位力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