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数学练习的设计

时间:2022-10-01 10:49:35

摭谈数学练习的设计

【关键词】 数学教学;练习;教学设计;多样化;

兴趣化;层次性;及时性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3―0108―01

在平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练”的问题,使得数学练习低效,甚至无效。那么,如何设计数学练习,使其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呢?下面,笔者就此谈些看法和体会。

一、注重练习设计的多样化

1.针对性课内练习。这是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增加的一种练习,便于攻其一点,逐步强化。如,小数除法中的难点是小数点的处理,针对这个难点,可以对小数点处理进行专门训练。

2.判断性课内练习。这种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分析综合能力。如,学生学完了“方程的认识”后,可设计下面一组判断练习,要求学生先判断正误,后说理。(1)35+45=80 (2)y+2476 (4)5x+32=47 (5)6(a+2)=42。

3.操作性课内练习。这种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和巩固知识,发展各种能力,培养兴趣。如,学习“可能性”时,让学生带扑克牌,制订合理游戏规则,让他们两人一组进行活动。

4.对比性课内练习。在练习中通过对比练习,可突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有利于辨析学生易混淆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推理、分析和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防止思维定势产生的负面迁移。

5.说理性课内练习。说理练习主要用于应用题的思路训练中,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说明算式的意义 。这种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互译,同时又培养学生从分析数量关系入手,重视算理表达的好习惯,把数学思维与语言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加以训练。

二、注意练习设计的兴趣化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活跃,尤其喜欢一些色彩鲜艳、妙趣横生的东西。如,卡通式、童话式、情境化和故事化的作业能不断引起学生的热情,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形式要多样。既有一般性演算题、文字题和应用题,又有一些填空、选择、改错和判断题。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课本课后练习,设计一些如过关游戏、儿童乐园、数学王国等作业,增加作业的趣味性。

如,高年级学习“数的整除的概念”以后,笔者设计了一个打电话游戏:老师家的电话号码从高到低依次是:(1)既是5的倍数又是5的约数。(2)最小的合数。(3)最小奇数又是质数与最小合数的和。(4)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5)只有3个约数的偶数。(6)6和12的最大公约数。(7)最小合数减去最小自然数。(8)既是奇数又是合数。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复习了数的整除的概念,同时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要突出练习设计的层次化

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1.“套餐”型。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

2.“多味”型。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四、须强调练习设计的及时性

1.必须设计好以下课内练习形式:①准备性练习。这是在新授课之前,安排一定的内容,了解学生掌握与本节课有联系的旧知识的情况,为新授课的调控提供依据。②新授课后的尝试练习。这是为了了解学生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调控教学。③巩固练习。这是第二次集中反馈,经过第一次反馈和补救后,可提高练习要求,使学生巩固新知、深化练习,教师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2.为了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还须从提问中获得信息反馈,并及时地对原来设计的教学过程进行调整,这样就能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上一篇:葡萄主要病虫害规范化防控技术 下一篇:和手机“争宠”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