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江苏省会镇江规划建设研究

时间:2022-10-01 07:53:33

民国江苏省会镇江规划建设研究

摘 要:民国江苏省会这段历史,是镇江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间不长,却是镇江向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梳理镇江省会期间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明晰镇江城市在民国省会期间的发展历程,有助于了解镇江如何从鸦片战争后的通商口岸城市发展成现代行政省会城市。整理总结这段历史,探究其文化脉络传承,也有益于今天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民国镇江;江苏省会;镇江;规划;建设

Abstract:The history of being ca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Zhengjiang’s history. Though not long, it is a critical period for Zhengjiang’s transformation to modern. Through analyzing the urban planning and historical data of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being ca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 clarify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Zhengjiang during the above period, it is helpful for us to understand how Zhengjiang developed from a treaty port city after the Opium War to modern provincial capital. Summarizing this phase of history and exploring its cultural context is also good for today’s the protection of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and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Zhengjiang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ca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Zhengjiang;planning;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12-47(7)

镇江是民国时期江苏省会。这一时期是镇江由鸦片战争后的近代通商口岸城市向现代省会城市转型的重要发展时期。辛亥革命以后,民国元年(1912年)废镇江府,改设丹徒县,1928年7月国民政府定镇江为江苏省会,改丹徒县为镇江县,1929年2月江苏省会迁至镇江,直到1949年4月败退撤离,省会时间跨度达20年,除去日本侵华期间沦陷8年,实际作为省会城市为12年,这是镇江自六朝以来历史上政治地位最高的时期。这期间作为省会的城市规划建设实践对镇江向近现代城市转型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 历史背景

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复定南京为中华民国首都。5月在南京成立江苏省政府,设立省政府委员会,任命省府委员9人。民国十七年(1928年)7月17日,江苏省政府委员会举行第90次会议,讨论的第一事项即江苏省会选址问题。在省府秘书长“报告中央对本省省会问题意见后,各委员即充分讨论,均认为有从速决定之必要,并对省内堪作省会之各地区,详细比较,量其得失。旋即投票,结果:镇江6票,扬州2票,苏州1票”,遂决议“定镇江为省会”(1928.7.17申报)。当时理由有三:1、孙中山总理《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曾言,“镇江位于运河与江会之点,为南北内地河运中心重要之地”,“为契合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中间之联锁,而又以运河之南端直通中国最富饶之钱塘江流域”,镇江不独为江苏之要地,且为全国之重镇,定为省会实合总理建设镇江之遗愿;2、镇江位居江苏南北之中心,尽得铁路、长江、运河交通之利,省政府设此,北及淮扬徐海,东达沪苏锡常,无不便利;3、镇江与国都南京相距甚近,行政联系较为方便。凡此种种独具之特点,镇江则成为江苏省政府迁设的首选地。1929年2月江苏省政府从南京迁至镇江,2月17日省政府在镇江召开了第一次(第183次例议)省府委员会议,开始履行政务。

镇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开埠城市。在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镇江与汉口、九江、南京等沿长江城市被列为通商口岸,并允许英人在城中设立租界。咸丰十一年(1861年),英国在镇江云台山取得土地156亩永租权,设租界。同年,镇江开埠,口岸开放,设立海关,在镇江集散的商品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不仅是国内苏、皖、鲁、豫等地区物资的主要集散地,还增加了进口和出口的商品,物资集散量远远大于开埠前。随着门户的被打开,西方国家以倾销商品和掠夺资源为目的的进出口贸易的进行,各国轮业公司向镇江传入新型的交通工具和运输方式,并且在沿江一带兴建了可停泊长江大、中型轮船的栈桥码头以及仓库,长江航运日益兴起,进一步扩大了镇江的商业腹地,促进了镇江的商业发展,成为镇江商业的全盛时期。外商凭借特权,纷纷来镇江开设各种洋行(公司),实行垄断性经营,很快镇江成为长江下游重要的进出口商贸口岸。商行、钱庄等迅速发展起来,这一时期镇江近代工业开始创建,电厂、自来水厂、火柴、石粉、机器修配等工厂相继建立。1903年清政府向英国政府借钱修建沪宁铁路,1908年初建成通车。这条铁路线经过镇江,并从镇江站向北江边港区增设“江边货运支线”,改变了镇江传统水运为主的格局,促进铁水转运,煤炭、木材转销等行业兴起,城市西部得以繁荣。二十世纪初,城市发展受到港口淤塞、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全线通车的影响,镇江原有的东南交通枢纽地位渐失,经济逐步衰落停滞不前。

光绪年间镇江城有6市、24坊、35街、154巷和英租界(图1),到宣统三年(1911年)时,城厢人口达12万多人,民国十六年(1927年)3月收回英租界管治权,至省会迁镇前(1928年),镇江城区面积达4.22平方公里,人口13.68万人。

2 省会建设计划制定

江苏省会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2月迁入镇江后,如何建设省会成为民国江苏省政府必须认真面对的紧迫问题。1929年2月19日第一次省府会议推举4名省府委员负责起草省会建设计划,并决定成立省会建设专门机构――江苏省会建设委员会,直接隶属省政府。同时,建委会设参事室审议建委会交议及咨询事项。11月1日省会建设委员会正式办公。1930年4月省会建设委员会改为省会建设工程处,开始编制省会建设计划,至1936年陆续完成了民国省会分区计划、省会道路网计划、商港计划、河道计划、试行建设实施区域计划、住宅计划、沟渠桥梁计划以及园林、公共建筑等各种计划,并着手组织城市建设按规划实施。

1929年1月出台的《设计镇江新省会之建议》是省会迁镇后的第一个规划建议,包括整理长江江岸、确定省府建筑地点、省会建设之整理旧城、改良商场、干路交通、开辟工业区等内容。1929年9月,镇江县召开第二次全县代表大会,通过“以镇江为江苏省会之所在地,应积极进行大规模之建设,以适应人民之需要”决议,提出省会建设计划建议,呈请省执委会函请省政府积极进行。计划内容主要有:拆除城墙、填淤废河道筑建设道路,建筑长提以御水患,建设公共建筑菜场、医院、礼堂、图书馆,建设平民住屋以及水电、消防、公厕等(1929.9.27民国日报)。

1931年颁布了《江苏省会分区计划》,这是民国期间镇江省会建设的主要规划蓝本。《分区计划》基于“凡都市之建设,应有整个计划,整个计划既定,然后视财力之多寡,社会之需要,逐步实施,循序以进”(民国江苏旬刊)理念,运用现代城市规划功能分区原理,“将城市之面积,依地利之性质,适应市民之需要,对于区域城内各项建筑物,按其种类,划为若干区,加以区域限制”(江苏省会辑要),根据镇江岸线条件、交通条件、用地条件及城市功能之间相互关系将全市用地规划成行政区,工业区、码头区、商业区、旧城区、住宅区、学校区、园林区等八个分区(图2)。

鉴于当时镇江,“一方面是整理旧城市,一方面是展拓新区域”,“如其通盘规划同时并举,不惟财力短绌,将有顾此失彼之虞,抑且工程浩大,不无力小任重之弊”(江苏省会建设),因此,民国十九年(1930年)5月,省府会议通过试行建设区域计划之议案,编制了《试行建设区域计划》,拟定镇江城南平坦之区共约二千余亩地为试行建设区适宜地带。计划特别指明该区域为全省会区域中之一部分,规划设计应以全省会区域为目标,以利将来逐渐推展;该计划从开辟必需道路和增建建筑着手,规划建设区域的道路以中山路、中正路为干道,支干路成棋盘式段落,旧路尽量采用,曲折过甚者加以改良;规划拟建设中山纪念堂、省会俱乐部、公园、市场、官舍等,取缔破旧市房,整顿公共事业。

为配合试行建设区域计划实施,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10日省政府委员会第301次会议通过《省会试行建设区域土地整理办法》,拟先行土地登记,再行土地整理。将土地界线重新按照合理办法划定,变歪斜零碎土地为方整,变不合用、不经济土地为经济合用,划定以后重新支配,分还地主。显然理念是先进的,但土地整理涉及民众广泛利益,阻力很大,组织者亦知道不易,特别要求经办人员“不特要任劳,还要任怨”,“均以廉洁自矢,倘有违犯,当以法律处分”。后实施数年,仅有登记,未能调整。

省会建设中,对分区先后有不同划分。1933年省建设厅编制出台的《发展省会市政及各县市政方案》,将分区划为五区:行政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学校区,分区位置和范围也有所变化;1947年12月省会市政建设委员会决议通过调整工业区范围为城市东部丹徒、谏壁、焦东、渣泽一带。

《省会道路网规划》也是省会建设计划之重要组成部分。1931年,由省建设工程处规划干道系统,总计约53公里,确定中山路、中正路等纵横干道16项,以构成镇江城中基本路网。到1934年,金山路、中山路、中正路等数条道路建成,“业已规模初具,地产买卖之踊跃,新建筑物之增加,已日趋繁荣,故道路规划,自属刻不容缓”,鉴于原道路规划“比例颇小,仅具梗概,不足为建筑之根据”(江苏省会辑要),1934年6月省府建设厅组织实测镇江市区14.02平方公里1/500地形图,嗣又指定人员进一步完善规划道路网,重新编制《省会道路网规划》,拟订“江苏省会路线网设计图”(图3),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正式公布。道路网布局以中正路、南门大街、青云街、斜桥街、宝塔路、山巷路、伯先路为纵干,中山路、正东路、大西路、水陆寺街、千秋桥街、江边马路、中华路、宝盖路为横干,连接其他次要街道支路以形成脉络贯通之路网。规划主要街宽分20公尺、18公尺、15公尺、12公尺四种,次要街宽分10公尺、8公尺、6公尺三种,务求交通消防、公众卫生等便利,公路则定宽为7公尺。共列省会街道里拱193条。抗战胜利后,1946年5月又重新修编了《省会道路网设计》(图4),1947年11月经省会市政建设委员会第8次会议审议通过。在这次规划中,调整增加了一些道路的宽度,增设了车站通江边码头的24米宽京口路,取消穿北固山隧道,颇有远见地提出“京沪铁路”迁设车站,其拟建车站基地位置与今镇江车站相去无几。

此外,1931年省会建设计划还包括了若干专项计划,如《镇江新港建设计划》、《省会新沟渠计划》、《桥梁计划》、 《省会公共建筑计划》、《整治市内河道计划》、《省会园林计划》等。

1937年日本侵占镇江后,省会暂时撤出镇江,城市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因而中断。1945年,抗战胜利,省会重新回到镇江,成立省会市政建设委员会,主持省会建设及市政管理。此期间除对路网规划调整外,还提出过工业区调整至城市东部丹徒、谏壁一带建议。但由于内战,疲于应付,实际已无多能力实施了。

3 省会计划实施

民国初期,镇江城大体还是清末格局,租界还在英国管辖下,新式道路仅限于租界。城外因铁路通车修建了车站路、京畿路、伯先路等几条道路,但路幅狭窄。老城街坊的状况并未有改善,“旧有街道,曲折狭隘”,“城内仅有大街一条,由南门通至西门”(江苏省会缉要),省会迁入镇江后,1929年9月,省会建设委员会即对省会建设亟需进行事项进行讨论,提出省会初步建设内容并着手部署实施,重点修建城市干道。

3.1 拆城填河修建道路

镇江定为民国省会时,老城城墙尚完整,1929年实测周长为7280米。省会建设委员会成立后提出的道路计划设想中,认为道路新建必须拆除城墙。“镇江自省府迁镇后,交通益形繁盛,原有街道,狭隘异常,车辆行走,时遭危险,就目前需要及为改造市政工程起见,拆城筑路,实属要图”(江苏省会建设),当时镇江县第二次全县代表大会也提出“拆除城墙,改造环城马路”。对于拆城,镇江地方拆留两种意见争执不下,主要关乎经费与拆迁安置问题。1929年9月24日江苏省会建设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讨论拆城计划,决定“就繁盛区之西城、北城,提先拆除;此外暂行保留,多辟门洞,以利交通”。镇江县呈准民政厅始拆城筑路。涉及拆城的道路有中正路、环城路、大西路、大南路、正东路、中华路等。

1929年5月3日,省会干路中山路、中正路率先同时破土动工(图5)。中正路、中山路的建成,奠定了镇江城市核心区的十字干道网布局,其后的改造拓宽均在此基础之上,两路交汇处大市口则成为城市中心,沿袭至今。

省会道路建设中的另一个重要项目是填塞大口门,修建中华路。大口门是江南运河在镇江的重要入江河道。唐开元年间(713-741年)润州刺史齐于江北新开伊娄河,在江南将漕路自丹徒口移至城西京口港,即大口门,使大运河与长江在镇江城西交汇,南北运河相接,便利漕粮与贡品的转运,极大地促进了镇江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江河形势变化,大口门宋代就开始淤塞,宋天圣七年(1029年)在其东侧开新河(小京口)以辅之。到上世纪的二十年代,由于长江江滩淤涨延伸,使大京口完全淤塞,经实测,大口门外淤滩宽度已达200米。该河段“久经淤塞,污秽不堪”(江苏省会建设),当时有两种意见:填河或开浚。经比较认为疏浚河道费用甚巨,且无法根治运河口门淤塞,而填河筑路则既经济又有益于江边与城内之交通,既解决公共卫生又改善市容。省建设厅遂提议填河筑路并呈报省政府,江苏省府委员会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23日第367次会议讨论通过。当年3月,省会建设工程处开工填塞大口门运河,拆除老城西门瓮城,残城土垒用以填河,至次年7月填河工程完成,1933年4月进入路面工程施工,1933年竣工。道路总长923.5米,宽18米,初名“大口门大街”,后定名为中华路。但中华路向东延伸至中正路的二期工程则一直没有实施。

从1929年到抗战前,省会镇江新建、拓建的道路还有:双井路、金山路、仁章路、东吴路、林隐路、正东路、宝盖路、宝塔路、江边马路西段等。修建的对外公路有:丹句路、镇澄路、镇溧路、宁镇路、镇宝路、镇丹路等。这是镇江近现展中城市道路建设最集中的时期,这些道路构成了镇江市区基本路网框架,为城市建筑布局发展提供了基础,也大大改善了城市对外交通。

1937年6月镇江老城城外繁华商业街西门大街(大西路)拓宽,刚及拆迁完毕,抗日战争爆发,工程戛然而止。同样命运的还有江边马路东段(平政桥至中正路)。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复工完成,大西路则加铺了柏油路面,成为江苏全省第一条柏油马路。

3.2 拆除老桥翻建新桥

镇江市区河道主要为运河、关河、新河,民国早期跨河桥梁多为石构拱桥,“桥身高耸,不利于行,且多呈倾圮之象”(江苏省会缉要)。此外尚有木桥数座,唯一较为安全的桥梁是民国三年(1914年)新建的新式木平桥――新西门桥,可双向通行汽车。因此,改造老桥,修建新桥成为省会交通建设的不二选择。由于石拱桥不利车行,当时认为“非全部改建不行”,故基本予以拆除,重建木构平桥或钢筋混凝土新式桥梁。计省会期间翻建、新建木结构桥梁有:金山桥(1930年)、跃金桥(1930年)、中正桥(1930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有:中山桥(1932年)、平政桥(1933年)、西门桥(1937年)(图6)。

3.3 建设省会公共建筑

省会既迁镇江,省府各机构办公建筑选址为当务之急。依据省会分区计划:“行政区为各区之中心区,无论行政、司法、财政等各机关,以及党部、纪念堂、博物院、图书馆暨其他公共建筑物,均应集中于此”(江苏省会建设),行政办公建筑选址最终落实在“省会试行建设区域”。自1929年到1937年,省会前8年为主要建设期,大部分建筑都在此期间建成,沦陷8年后,1945年抗战胜利后省会复回,建设明显减少。省会时期镇江兴建的主要行政办公建筑有:

省府办公楼 民国江苏省政府于1929年迁入位于市政路的原清代将军署内,因原将军署内房屋不敷使用,遂新建办公主楼,楼宽26米,进深10米,仿西式建筑,砖木结构房屋高敞,建筑考究。

江苏省党部办公楼 1932年8月建成,位于中正路西侧,西式二层办公楼房,主体连接一带楼座礼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室内为木地板(图7)。

江苏省民政厅办公楼 在省府大院东部,办公楼为仿西式建筑,两层楼。

江苏省保安司令部 三层砖木结构,仿西式建筑,局部拱型外廊。

江苏省公路局 位于中正路西侧,三层砖木结构,清水墙,方型窗,并加饰窗套线角,层面为四坡歇山顶,立面造型简洁明快。

江苏省参议会办公楼 位于中山西路,建于1946年。二层砖木结构楼房。

同期兴建的公共建筑还有:

江苏省立镇江图书馆 位于中正路西,上海成基建筑公司绘图设计,上海新记营造厂承造,建成于1935年。建筑主体二层,局部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央大间为书库,两侧为办公室,二层为四大间阅览室,第三层亦为书库,该图书馆设计窗户宽大,光线明亮,并考虑防火、防湿,是当时较为先进的建筑之一(图8)。

“五三”图书馆 位于新马路南。1928年5月3日,山东济南发生了日军恣意枪杀中国军人和市民的流血惨案,即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1930年镇江各界发起,建成公共图书馆,命名“五三”图书馆,以昭国人不忘国耻。该图书馆平面呈凸形,楼上为藏书和办公场所,楼下设阅报室、研究室、儿童及普通图书阅览室等。

民国江苏省公共体育场 位于健康路北,原清军小校场旧址。1930年兴建,1933年建成,占地83亩。建有400米田径场、司令台、健身房、更衣室、休息房、游艺室等,设施功能相对完备。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9月江苏省第四届运动会在此举行。

江苏省测候所(气象台) 位于北固山中峰山顶上,占地面积约为150多平方米,建于1934年,砖混结构,青砖叠砌,整体建筑高耸挺拔。用于气象观测,设有无线电收报机、气计处、风雨速自记处等。

此外还建设有其他公共建筑和纪念建筑:世界红字会江苏省会、镇江商会、江苏省立医政学院教学楼、镇江中学教学楼、绍宗国学藏书楼、大华电影院、国民大戏院、中山塔(图9)、中山纪念林塔等。

此期间一大批公共建筑的出现,不仅解决了省会行政办公的需求,也提升了省会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建筑类型和风格。新的建筑受租界西洋建筑风格和南京首都建筑影响,大多以中西合璧的折衷主义风格为其特色。

3.4 植树造林兴建公园

省政府迁镇后,大力开展绿化植树造林活动,重视公园建设,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公共园林,旨在“应民众之需要”,“新都市之要求”(江苏省会园林计划),为镇江引入了新型开放的现代市民公园。

伯先公园 1931年建成。位于镇江老城区西部,云台山东南。为纪念辛亥革命先烈赵声(1881-1911年,字伯先),由造园专家陈植精心设计的一座纪念性公园。公园傍山依势而筑,园内塑赵伯先戎装铜像一尊,山麓荷花池假山叠石,错落有致。半山麓平台上建有镇江纪念五卅惨案的“五卅演讲厅”,山顶设赵伯先祠,山下有凌烟阁。此园是镇江第一个向市民开放的近代公园(图10)。

河滨公园 1935年建成。当时省府决定将新西门一带拆除的旧城墙基址约13.5亩辟为公园,因濒临运河,取名河滨公园,仍旧由造园专家陈植设计,为民国时期继伯先公园又一座对外开放的公共园林。

江边公园 建于1947年。位于北固山之西,北临长江,占地约10余亩,临江一侧设有石质栏杆,游人扶栏远眺,长江如练,三山在望,美不胜收。这是民国省会在镇江建设的最后一座西式公园。

按规划尚有金山、甘露、林隐、象山四大公园,未及实施。

4 结语

从民国十八年(1929年)到三十八年(1949年)镇江设为省会期间,在城市总体发展上有计划有预见的规划、建设在镇江历史上是空前的。特别是前8年,当时处于民国财政、经济状况相对最好的年代,镇江又属于国民政府有效管辖区域,镇江方有机会得到大规模城市建设和设施升级的机遇。省会建设使镇江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主要干道路网初步建立,城市功能区初步形成。据镇江民国档案史料记载,至日本侵华镇江沦陷前,城市建成区由4.22平方公里扩大到6.75平方公里,人口从15.36万人增加到21.68万人。

纵观民国镇江省会建设史,有以下几点值得总结:

一、镇江城市发展历程中从城市总体出发,较为全面地审视镇江地理、经济、社会提出城市整体规划、计划和建设始自民国省会期间。省会规划对于镇江城市升级转型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省会城市分区计划制定中运用西方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将镇江城市空间有序划分成各功能分区,干支道路形成系统,港口码头、绿化园林、市政沟渠、公共建筑等均作统筹安排,强调“分区计划,贵在统筹全局”,“划分之后,因地制宜,各适所需,规划美备,秩序景然,将以此为省会建设之纲领”(江苏省会建设)。为镇江向现代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镇江被赋予省会行政职能是镇江发展历史上的重大机遇,一个城市行政职能提升往往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省会期间,省政府成立直接隶属的省会建设专门机构――江苏省会建设委员会是镇江建设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省级机构带来人才调集、财力筹措、行政协调等诸多方面优势,远非县城可比。

三、在镇江实施省会建设计划实践中,以建设道路为先导,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了一批城市主次道路,形成道路网络,为城市有序扩建奠定了基础;开创性地建设了一批省级公共建筑,满足了省会功能需求;同时还建设了3个开放式公园开创了镇江现代公园之先河。在当时有限资金的条件下,能抓住城市发展建设之关键,这是难能可贵的,对城市发展影响是深远的。

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财力充沛是诸多计划能否实施的决定性因素,限于当时国家不宁,经济窘迫,国民贫穷,城市建设勉为其难。而省会建设计划主导者每每“虑其数之过巨,事不易行”,“当此库藏空虚,民穷财尽之时,筹措实不易也”,“惟有量经济之可能,衡市民之需要,努力成之。愿市人士共起图之。”(江苏省会建设)。省会期间,建设资金除政府有限财政拨款,还靠发行债券和民间集资筹措,尽管限于财力建设计划仅实施了很少部分,已实属不易,建设成果应予充分肯定。

五、省会建设之初拆毁城墙、填塞河道,历有争议。当时认为:拆城筑路,有利于交通,城砖出售,可投资教育,城土填河,能节省经费;填塞运河大口门,则能一劳永逸解决城市公共卫生,故经争论而后呈报省政府决定,并非贸然。个中得失,不必苛求前人。

民国省会镇江历史虽然短暂,但是在镇江城市发展历史上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篇章,整理总结这段历史,梳理其文化脉络传承,将会有益于我们今天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建设厅.江苏省会建设[M].出版者不详,1931.

[2] 贾子彝.江苏省会辑要[M].出版者不详,1936.

[3] 李长传.江苏省地[M].出版者不详,1936.

[4] 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民国江苏省会镇江研究[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2010.

[5] 镇江市建委,镇江市地方志办公室.镇江市城市建设资料汇编(一、二、三)[M].出版者不详,1988.

[6] 镇江市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7] 江苏省志・城乡建设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

[8] 镇江市建设局.镇江市城市建设志[M].出版者不详,2009.

[9] 陆朝洪.民国省会那些年[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田铁民,镇江市规划协会理事长,研究员级高级规划师。

上一篇:配电网故障定位的一种算法及其程序实现 下一篇:利用网络实现电力远程控制的技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