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研究

时间:2022-09-30 05:30:10

民国研究

雷鸣远的抗日实践及其救国思想

战时军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抗战正面战场军战略研究简评

中层官员日记与抗战时期研究

抗战时期乡村知识分子视角下的民众国家认同

两岸海军抗战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奋进与挫折——抗战时期中国的“大国征途”

顾颉刚何时成为党员

2014年中华民国史研究综述

民国时期的留学管理研究综述

《申报》里的钱锺书文献稽考

民初五台大建安伏水会与水神信仰

民国时期慈善募捐监管制度探析

民国首都实验救济院研究(19451949)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武装护渔政策初探

抗战时期西北驿运事业研究

1940年代国人对中国边政及其兴革的认识

民国时期中华书局民族品牌形塑探微

南京国民政府乡村卫生建设研究(1927~1937)

“一·二八”事变与中国红十字会的沪战救护

近代青岛里院平民职业构成与日常生活

执政初期学生运动之走向

蔡元培国防经济思想探析

抗战时期的国民兵身份证制度初探

历史语言研究所学人与文化抗战研究

钮永建与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自然-社会-政治视域下的孙中山环境建设思想

近代中国人对安重根事件的认识

关于顾颉刚加入时间的看法

一份发现于故里的历史文献

近二十年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研究述评

三十年来民国保甲制度研究综述

个体记忆与历史书写——再论《陈洁如回忆录》

“跑警报”:抗战时期中央大学学生生活研究

回到历史情境与实践现场——从中共军队与抗日战争研究谈起

诗名还是宦名?——从朱经农看民国知识分子的职业选择与人生处境

民初《五旗共和歌》的政治象征解读

少年中国学会与1920年北京大学学生游日团

抗战时期社会生活变迁及解释逻辑

“抗日战争与西南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史迪威事件”再研究及其对中美关系史研究的启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陆军的唯意志论倾向

被遗忘的审判?——战后国民政府对日审判研究的回顾与检讨

战时私立大学与国民政府教育部

读书人与“革命”的互动:北伐前后周作人对“革命”态度的变迁

难以根除的“二地主”——民国时期学田地权双层分化问题的再认识

机遇与发展——抗战前建设委员会对电力工业之推动(1929~1937)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江苏营业税的创办与改革

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童婚问题探究——以山西省为例

民国时期婚姻自怎样发生变迁——以代际冲突为焦点的考察

上一篇:图书馆资料管理措施及必要性 下一篇:建筑结构设计与建筑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