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着力点及对策

时间:2022-10-01 06:39:46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着力点及对策

【摘要】 从区域协调发展正式被中央提出到现在已过二十年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快速发展的政策。虽然国家给予了大量优惠政策,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效果仍不显著,区域之间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局面还没有形成。本文首先描述了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指出了取得的效果以及不足之处,并分析了下一阶段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着力点 对策

随着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拉大,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成为政府、企业、学术界和个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的公平、稳定和民族团结。十报告明确提出了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宏伟目标。这一宏伟目标的提出,再次将区域协调发展推到了一个显要的位置,在新时期,我们必须将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到更深的层次,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大体可分为:1949年到1978年的区域平衡发展阶段,1979年到1990年的区域不平衡发展阶段,1991年到现在的区域协调发展阶段(魏后凯,2009)。新中国建立前,我国的工业分布极不平衡,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7%以上集中在东部地区,广大内陆地区的工业比较少。受到马克思理论中平衡发展思想的影响以及当时严峻的国际环境,国家将工业平衡布局。如国家在“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时期,将很大一部分工业放到了广大内陆地区。这一时期工业布局较多地考虑公平、国防安全,但却牺牲了效率。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了实现较快发展,调整了以前的平衡布局思想,集中资源优先发展东部地区。这时便进入到不平衡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工业布局较多地考虑效率原则。虽然东部沿海地区较快地发展起来了,但广大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却在不断拉大。从1979 年到1992年,我国东部与中部人均生产总值相对差距由31.1%上升到43.5%,而东部与西部相对差距则由 43.3%迅速增加到49.9%。地区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关注。“八五”时期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首次将区域协调发展上升到战略高度。后来又陆续提出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由此形成了系统的区域协调发展思想。

二、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实施的效果

进入区域协调发展阶段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快速发展的政策,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区域间相对差距有所缩小。2008年到2010年,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7% 、13.6%、13.3%,而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有所趋缓,在这一时期仅为11.6%,三个地区的增速分别比东部地区高1.1% 、2%、1.7%。从2006年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各地区总额的比重东部由55.7%下降到53.0%,而中部地区却由18.7%提升到19.7%,西部地区由17.1%提升到18.7%,东北地区大体保持稳定,由8.5%略微增加到8.6%。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实施后,最近几年虽然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效果仍不显著。目前区域间的相对经济差距很大,绝对经济差距仍在继续扩大。2010 年东部与西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高达2.29万元,远高于2005年的1.44万元。东部与中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也从1.31万元急剧扩大到2.14万元。此外,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居民在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的水平和东部地区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水平和层次还不高,区域间互动性不强,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自主能力还很弱。东部地区变强的因素在累积,如在科技与创新、人才、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高端产业等方面,而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变弱的因素也在累积。在新一阶段的经济发展中,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失去在未来经济中的制高点,始终是被动发展、跟随发展,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将进一步拉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区域倾斜政策的效果。

三、下一阶段区域协调的着力点

下一阶段区域协调政策要想起到显著效果,必须着力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使力,提高区域协调发展的水平,增强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积强的因素,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使区域协调的政策和投入发挥出最大效果。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不能走之前东部地区发展的老路,延续东部地区旧的发展思维模式。笔者认为,下一阶段我国区域协调需要着重解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市场机制不完善

东部地区由于较早发展,积累了一系列优势,非公有制经济占有较大的比重,经济较有活力,市场主体发育较完善,内部要素流动要顺畅些,市场化程度较高。而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经济的活跃程度要低些,私营经济、外资的比重小,市场主体发育不完善,存在着一定的市场分割,市场化程度较低。地方市场分割,生产要素不能顺畅地自由流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区域协调发展。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使国家的区域协调政策、国家的投入和区域间的援助,仅仅停留在国家“拉”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发展的层面,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带动民间投资的跟进,从而大大削弱了国家区域倾斜政策的效果。

2、主体功能区的作用没有凸显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重大理论创新。主体功能区按资源生态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的开发分为四类地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分别确定不同的功能定位。主体功能区对引导产业的合理布局、国土的科学开发、人口的合理分布,对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现实中还未建立起与主体功能区一致的政策、规划及政府的考评体系,主体功能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指引作用还没有凸显出来。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地方政府不惜牺牲环境代价去换得经济增长的做法,如片面追求地区经济的增长,在生态脆弱区进行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最后却没有追究地方政府的责任。目前的区域协调政策显得过于粗糙,搞“一刀切”,没有形成与主体功能区建设一致的分类管理的政策体系,配套政策体系和规划的缺失,可能会导致主体功能区建设仅仅成为一种愿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主体功能区在区域协调中的作用,最终导致区域协调政策没有明显的成效。

3、区域互动性不强

目前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相对发展差距的缩小,很大程度还依赖国家的政策投入、转移支付及东部地区的援助,还没有建立起一种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没有形成区域间的联动发展。也就是区域协调更多的还是一种“量”上的协调,还没有上升到“质”上的协调,区域协调是区域间实力严重不对等的被动协调而非区域间的积极主动协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协调的效果,导致区域协调始终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和水平上徘徊。甚至以后随着东部地区聚集新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能量,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还会继续扩大。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基于以上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需要着重解决的几方面问题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1、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

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打破行政边界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培育统一的大市场,扫除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因素。形成完善的商品、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培育市场主体,塑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的顺畅流动。变“拉动”欠发达地区发展为“推动”欠发达地区发展,以国家的投入和政策优惠为契机点,带动跨区域的民间资本甚至是外资的跟进,从而使国家的区域协调政策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起到明显效果。

2、建立完善的区域协调的利益评估、分配和补偿协调机制,实现共赢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本质上是利益的协调。各区域都想从区域协调发展中获益,规避对自己不利的因素,导致区域协调发展不能在更深层次开展。因此,应加强对区域合作发展利益的评估,建立利益的分配和补偿机制,特别是生态环境方面的补偿机制。应建立区域协调的机构和区域协调的交流平台,评估、协调好区域间的利益,避免区域合作变成强者赢者通吃。此外,区域间还可以建立一些联动发展的纽带联系,实现共赢发展。如东部地区在获得了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后,不能仅仅只给予资源价格的回报,还可以建立企业利益纽带联系,如通过参股、合作开发等等,将东部地区企业的技术、管理、营销注入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企业,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形成区域间联动发展的局面。

3、构建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

建立与主体功能区一致的配套政策、法规体系及政府考评制度,使不同政策、法规、制度相互衔接。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当作行动指针,打破不考虑区域差异的“一刀切”政策,形成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差别化的地方政府考评体系,增强对地方政府的硬约束力,建立行政问责制。引导人口、产业合理布局,提高优化地区、重点开发地区的效益,建立对限制开发地区和禁止开发地区的长效补偿机制。使各区域都能从发展中受益,形成区域总体利益最大化的效果,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4、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单一的以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为主要手段、以区域平衡发展为目标的区域政策,已不能适应新经济阶段的要求。区域协调政策的重点应向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建立区域创新网络、优化区域创新环境上转变。应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建立跨区域的创新平台,鼓励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合作开发、合作研究、成果共享、风险共担;促进知识、创新成果在更广范围的聚焦和应用;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形成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后凯、高春亮: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与政策调整思[J].河南社会科学,2012(1).

[2] 邓玲、杜黎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协调功能研究[J].经济学家,2006(4).

[3] 魏后凯:新中国60年区域发展思潮的变革与展望[J].河南社会科学,2009(4).

[4] 陈秀山、刘红:区域协调发展要健全区域互动机[J].党政干部学刊,2006(1).

[5] 杨保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困境及出路[J].城市规划,2004(10).

上一篇:锤子ROM罗永浩我只想做手机而已 下一篇:李宁的生死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