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权力监督内部审计论文

时间:2022-10-01 03:06:54

高校权力监督内部审计论文

一、高校内部审计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的必要性

(一)对权力进行审计监督制约是由高校内部审计的特点和优势决定的高校内部审计是审计的一种形式,在高校权力监督制约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由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决定的。一是内部审计行为的独立性。审计署和教育部均明确规定内部审计人员依法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因而其能客观公正地对高校各种经济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二是内部审计方式的灵活性。内部审计部门既可运用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方式,又可以采用定期审计方式进行审计监督,使其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损害国家和学校利益的行为。三是内部审计监督的日常性。高校纪检监察部门一般是有了线索、出了问题才介入,主要是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查处。而审计监督是内部审计部门的日常工作,不管被审计对象有无问题都要接受审计,这就使得所有可能产生腐败问题的地方都很容易暴露在审计视野中,从而使高校内部审计在日常工作中实现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二)对权力进行审计监督制约是新形势下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现实需求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投资、教育经费和各种创收逐年增长,特别是随着二级管理模式的推行,二级管理部门负责人可支配的经费数额急剧上升,由于办学、培训、咨询以及利用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对社会实行有偿服务项目增多,收费项目越来越多,有些高校还直接和企业联合办学,致使高校经济管理日趋复杂化。近来年,高校各种恶性经济案件频发,其中基建、采购、招生三个领域成为高校职务犯罪“重灾区”。这些腐败问题的出现固然有体制、机制和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更是一些高校内部审计不力、监督管理弱化造成的。维护财经纪律是审计的重要职能,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加强审计监督,积极配合纪检监察部门查办经济案件,进一步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使高校经济活动健康有序运行。

二、影响高校内部审计对权力监督制约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

(一)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高校内部审计是在政府和国家审计机关的直接推动下发展起来的,然而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高校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定位不够准确,认为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与科研,内部审计的职能是监督,仅仅是查账而已,纯粹是自己找“麻烦”,把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经费使用部门人为地对立起来,忽略了内部审计的管理与服务职能。正是由于对内部审计在权力监督制约中的地位及其作用认识不足,致使实际工作中重视不够,工作部署落实不力,直接影响了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制约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高校现有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够规范独立性是审计监督制约的本质特征,是有效发挥高校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指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必须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和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实行内部审计制度,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审计人员,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目前,各高校基本上都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许多高校审计部门与财务或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组织机构设置不独立,严重影响了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三)高校内部审计人力资源与审计范围的拓展不匹配高校经济管理日趋复杂化,内部审计的重点由原来的财务收支审计逐步向经济责任审计、基建修缮工程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领域扩展,内部审计内容和范围越来越广泛,而高校现有的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无法与审计范围的拓展相匹配。一是高校专职审计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很难满足新形势下审计覆盖面广、审计工作量急剧增加的现实需求。二是现有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加上长年忙于审计项目,与外界交流和参加业务培训的机会都比较少,知识更新速度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需要,势必导致审计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使审计监督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高校内部审计思路与技术方法不适应高校发展需求传统的高校内部审计往往偏重于事后审计,在工作思路上还习惯于就账查账、就事论事、就问题查问题,很少介入到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经济活动的实施过程,难以做到对经济活动的事前审计把关和事中审计控制。尽管经过多年的实践,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审计方法仍然相对单一,审计技术手段仍然相对滞后。一些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对计算机审计工作不够熟悉,审计还停留在对传统手工账的审查阶段,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五)高校内部审计成果没有得到有效运用内部审计成果可以为高校领导层决策提供参考,也可以作为组织部门对干部进行人事任免和调整、纪检监察部门处分或澄清问题干部的重要依据。现实情况是高校内部审计成果未能得到充分、有效运用,其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领导重视不够。少数领导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认为审计工作会打击被审计对象的积极性,不利于今后开展工作,因此在审计成果的运用上不给予充分的支持,导致审计成果的浪费。二是被审计对象不予配合。被审计对象是审计决定、审计建议的实施者,因而审计成果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审计对象是否配合。三是审计成果质量不高。高校内部审计专职人员数量不足、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技术手段落后等原因影响了审计成果的可用性。

三、加强高校内部审计对权力监督制约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优化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环境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环境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高校领导层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及支持力度,特别是在人员配备及经费保障上要给予大力支持。与此同时,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也要通过自身不懈努力改变内部审计单一的监督职能,树立内部审计是监督、管理与服务职能于一体的理念。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围绕高校发展目标及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开展工作,积极与组织、纪检监察、人事、财务等部门协调配合,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内控和管理现状,争取被审计对象的理解和支持,并经常主动向学校领导层汇报工作,为内部审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合理设置内审机构,提升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内部审计监督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为基本点,要使高校内部审计能够很好地发挥监督作用,就必须从保证这两者的独立性开始。一方面,高校要努力争取设立独立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以实现内部审计组织上的独立。另一方面,高校要改变内部审计人员的年终考核、职务升迁等受被审计对象测评的模式,实行由分管内部审计工作的高校主要负责人进行直接考核的模式,以确保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工作不受被审计对象的影响。通过上述两方面的举措以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独立开展审计工作,提升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的权威性。

(三)加强“人法技”建设,提高高校内部审计监督水平要提高内部审计监督水平,关键是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首先,要注重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要不断通过后续教育,培养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通过审计实践,提高审计人员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处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创新内部审计思路和方法。在实施审计时,要开展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全过程的审计监督,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广和完善内控测评、风险评估等审计方法,积极探索适合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先进方法,提高审计工作水平。最后,要采用先进的审计技术。为适应新形势,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在其工作方式、业务程序、检查内容和关键控制点等方面需要进行一系列变革,大力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

(四)深化经济责任审计,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审计工作新任务。近年来,一些高校已组织开展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组织、纪检监察等部门科学评价、考核、监督、任用干部开辟了良好途径,对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涉及面广、层次高、内容复杂的工作,要做好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经济责任审计是多部门联合开展的一项工作,要建立由纪检监察、组织、审计、人事等部门参加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部门通过制度的形式明确各自的职责,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二是要完善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三是关口前移,加强任前任中审计,以离任审计为辅。实行任前和任中审计,能够更好地为客观公正评价使用干部提供重要依据,促进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依法行政,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同时还能更好地缓解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

(五)充分运用审计成果,形成干部监督合力高校党委、行政和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要加强对内部审计成果,特别是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运用。首先,审计成果要与干部任免机制结合起来,作为对干部进行选拔、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其次,审计成果应作为处分或者澄清问题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运用审计结果的同时,高校纪检监察、组织部门还应注意通过审计监督活动教育和挽救领导干部。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不仅是《宪法》赋予审计的法定职责,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报告精神的具体体现。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大、十精神为指针,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增强依法审计能力,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审计监督,促进依法行政,为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吴万友单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审计环境下的内部审计论文 下一篇:会计工作中控制审计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