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校德育创新

时间:2022-10-01 12:23:10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校德育创新

[摘 要] 构建高校德育创新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依据和谐社会的要求,要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性联系中研究高校德育创新问题。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视野 高校 德育 创新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秩序的制度诉求,是人们对美好安宁生活的伦理期待。依据和谐社会的要求,“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性联系中研究高校德育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及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1]。

一、和谐社会对高校德育的基本要求

道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的道义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德育,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起点,推及全体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能够加固依法治国的内在基础,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和谐社会对高校德育提出了德育创新的时代要求。高校德育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高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高校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教育部分之一,它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为社会输送的人才的质量,从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群体,和谐的群体需要和谐的生命个体。道德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针对个体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因此,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学校德育工作应该是充满生机、体现时代感、富于创造力的一项条理融洽、透射出和谐美的育人实践活动,其本质是实践的,其运作是和谐的。和谐社会的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和谐发展,为大学生成就和谐人生打下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基础。

二、当前高校道德教育所面临的不和谐困境

(一)高校德育价值导向一元性与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矛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的价值观体系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人们的价值取向由单一变为综合,由一元走向多元。各种价值观交错并存,既有与社会主义要求相一致的积极进步的价值观念,又有与社会主义要求不一致甚至是相矛盾的消极落后的价值观念,社会上各种价值观念相互混杂、相互冲突的现状必将对青少年产生巨大的影响,促使其价值取向多元化。这种状况导致社会主义学校德育一元化的导向和青少年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倾向两者之间产生矛盾冲突。道德有道德高标、道德基准与道德底线三个层次。现实道德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把教材提出的道德基准提升为道德高标,“原因在于我国道德理想主义传统:首先,‘严格要求’的圣贤之道,我们的道德假设是‘人皆可以为尧舜’;其次,‘取法乎上’的道德高标;最后,‘原心不原迹’至善论”[2]。这种状况往往使道德教育成为纯粹的说教。

(二)高校德育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分离。长期以来,对德育和智育范畴的模糊,使高校德育工作要么陷入用智育工作的思维、形式、手段和方法,即智育模式来解决德育问题的弊端;要么误入以智育取代德育,削弱德育工作的歧途。前者易于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更多地面向“信”的问题,重解决政治与道德认知,忽视解决政治与道德实践,即“行”的问题,形成了知识与道德的疏离、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分离,特别是道德教育日益处于边缘化地带,导致道德教育的低效性、边缘性、虚伪性、无根性。后者陷于德育无用论,是办学方向的根本错误。

(三)高校德育评价与学生主体发展需求的错位。主体性是人或群体作为主体所具有的根本共同属性,它包括个体所具备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现代道德教育本质就是培养生命个体的主体性道德素质。但现实德育评价常常只注重规范性评价而忽视个性心理性评价。在这种不注重学生长远发展且把教育的主导性与主体性混为一谈的短视德育评价机制下,高校德育评价变成了不顾及学生成长过程中感性需求和主体发展的空洞说教,其结果只能是师生关系不和谐、学生相互关系不和谐,只能是德育绩效甚微。

(四)高校德育教育内容、手段、方法、机制等与时展要求的错位。学校传统德育模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不能及时反映出社会发展变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反映学生思想发展的时代特点。教师将陈旧的道德判断标准在不寻求与时代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生硬嫁接,只注重了道德理论规范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道德能力和道德行为的培养,脱离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思想道德情感的逆反和对抗性。从学校德育内容与时展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变化来看,存在着学校德育内容滞后于时代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变化和发展的情况,这两者也构成了相互矛盾和离散。 (五)高校德育教育与社会负面引导的错位。学校道德教育的崇高性与整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文明的高度渗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使学校思想道德建设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尴尬。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生活习俗的侵入,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使学生倍感迷惘,给学生道德观念的确立和价值取向的选择带来更大困难。人们对所持信仰由怀疑到困惑到丧失,出现了信仰真空,也就缺失了过有意义生活的重要维度,空虚、寂寞、无聊感就会充斥青少年的生活。

三、基于和谐社会原则下的高校德育创新

(一)抓好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高校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在德育目标上要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将总体目标具体化,建立分层递进的德育目标,把对全体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同对其中的优秀分子的道德追求区分开来,把广泛性与个别性区别开来,让学生理解不同层次的价值目标和道德要求,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在反复思考中选择正确的道德价值目标。在德育内容上要有主导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主导性就是说应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和大局来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创新,必须在德育创新中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旋律”的主导性,但不能把“主旋律”简单化、口号化和教条化,要结合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和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去充实和发展。开放性和时代性要求结合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修正和更新教育内容,使学校德育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要吸取融合古今中外的优良德育内容,特别要注意吸收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精华,赋以时代的意义,用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德育方式上,要彻底改变单纯灌输的模式,要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实施道德教育。在德育方法上要注重学生参与,师生互动,要灵活多样,符合学生的特点,使其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二)构建和谐的德育管理评价机制。德育管理与评价是德育工作的机制保障系统。要改革德育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在学生德育评价上寻求突破。在评价内容上,注重学生的成长记录,把学生的综合素质中的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心理素质及交流与合作,学习态度、能力与方法,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结合起来,对学生做出综合、全面的评价。在评价主体上,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分为学生自评、同学之间互评、任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客观公正的整体评价。

(三)确立和谐有序的德育过程观。智育主要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德育主要解决“信”与“不信”和“行”与“不行”的矛盾,高校德育要实现“知、情、意、行”四环节和谐。“知”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基础,“情”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又是“知、意、行”的内在动力,“意”对“知、情、行”具有促进作用,“行”以道德认知为指导,受道德情感与意志的支配,同时它又对道德认知、情感与意志起到检验作用。高校德育要将“知、情、意、行”和谐地整合在一起,以传授道德知识作基础,涵养道德情感为关键,培养道德意志作保证,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归结,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实效。

(四)建立融洽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德育过程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过程,其互动的效果决定了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水平,而师生互动的效果则是由师生关系和谐程度决定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而且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在德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如果能够平等相处,诚恳相待,学生人格就会得到尊重,个性潜能就能得以展示;教师的高尚道德情操、优良个性品质就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德育创新要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就必须讲究渗透性,要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教育和宣传中发挥作用。

(五)积极构建公平正义和谐的德育环境。首先,学校必须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内德育环境,使校内设施功能环境(如校园网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专业建设环境、师生人际环境等子环境构成学校的校园生态环境,创设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绿色平台”,创设和确保学校竞争环境的公平性和正义性,将个性各异的学生群体置于一个公正的道德天平上。其次,努力使校外环境与校内环境和谐。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教育力量各自的优势,使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目标一致,德育理念趋同,德育过程同步,德育方法互补,德育资源共享,从而产生多渠道、多方位的和谐德育效应。

参考文献:

[1] 詹万生.和谐德育论[N].光明日报 2006-03-22

[2] 肖鸿雁、赵艺 建构和谐社会的道德教育[J].《教育学研究》,2006. 1

上一篇:论历史剧中历史与艺术的统一 下一篇:论先进文化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