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探讨

时间:2022-09-30 10:19:37

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探讨

分析了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从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构想,并结合实际教学工作对专业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研究。

专业英语研究探讨教学改革一、引言

随着各国间合作交流与竞争的日益加强,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社会中各个领域的对外交流也越来越广泛。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求逐渐转向应用型。英语作为人类交往工具的国际性语言,它的学习已不再是仅仅作为一门学科,更多的承担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沟通作用。作为这样的沟通平台,直接阅读和翻译英语书刊论文,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把握科技发展的新动向,都离不开专业英语。专业英语的教学是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信息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复合型、通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因此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前景和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

专业英语的教学是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信息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复合型、通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对于高职学生的专业英语教育也同样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高职教育中的专业英语教育应不同于本科专业英语的教育。从学制上为三年的高职教育与四年制的本科教育不仅从教学时间上缩短一年,并且从生源上也比本科生源稍逊一筹。这就要求针对高职学生教学的专业英语应更加具有针对性、直接性和有效性。根据教育部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高专的教育应从专业学科为中心向职业岗位为中心转变。专业英语的教育教学也应该围绕这一思路,以培养适应职业和岗位所需的专业英语应用人才为目的。

二、现状分析

针对高职教学特点,专业英语教学的开展已经进行多年,但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作为专业英语教师就在教学中遇到的情况提出以下现状问题。

1.教材分析

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采用的是课本式教材,重阅读薄应用,其形式同基础英语教材极为类似,大多是对简单专业基础知识的介绍。当然,专业英语是从基础英语到双语教学转变的中间过程量,难度不易过高,但枯燥的内容无法促使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动力,也就没有学习专业英语的热情。

2.学生现状分析

就高职学生生源来说,学生的英语水平本身就不是很高,更有甚者则对英语的学习出现厌烦和抵触的情绪,并且,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从中职、中专或是职业高中升入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差距较大,如果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就会更加厌恶专业英语的学习。

3.师资力量分析

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专业教师缺乏扎实的英语授课基础,不能够根据文字语言进行分析。这种顾此失彼的师资状况使高职专业英语教师维持在取舍两难的境地。根据上述分析,对于今后专业英语的教学,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与改进。

三、研究与探讨

1.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应做到全面化、多样化

教材内容的编排应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材的开始部分应侧重于常见专业词汇,选取一些可读性强并且短小精悍的文章或选段。中间应安排些学生曾经学习过的专业理论知识,以使他们逐渐适应科技英语的文体语法形式。最后安排些专业最新的前沿文献资料,以实现巩固与提高。教学材料的来源也不仅局限在课本本身,可以从网上直接获取相关资料实现新知识的获取。

对于电工电子专业,其专业英语教材的开始部分应围绕专业相关如二极管、三极管、万用表、示波器等做基础介绍,然后增加较深层次的专业文献,文体形式也较前一部分更加接近科技英语文体。最后再安排一些新知识,让学生通过前面所学知识来学懂新知识。

2.教学内容应模块化,教学手段应多样化

针对学生认为专业英语课程意义不大的想法,应在专业英语课的第一课时带学生去参观某些外资公司,让他们直接接触未来可能所处的工作环境,改变学生的思维,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与此同时,消除学生对英语交流的恐惧感,让他们意识到,英语是用来交流的工具,而非一件高深莫测的学科。

在随后的专业英语教学中应按模块进行,同时穿插安排参观活动或邀请外籍专家进行讲座,以创造英语的语言环境和氛围。专业英语内容涵盖的专业知识较为广泛,所以在讲授内容时,完全可以按照模块的方式将内容进行划分,打破原有的格式,使教学内容自成体系。

(1)多元化教学法在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指导辅助作用。授课的材料应不仅拘泥于教材,也可以使用多媒体等各种材料,甚至部分内容的相关科技文章可由学生提供。这样,学习的内容就必然是学生想要知道的部分。在课堂中可对该内容进行集体研讨,共同研究,学习了解文章中的知识信息。形式也可以多样。有些人认为,在专业英语教授初期应使用中文讲课,到后来再逐渐采用英文授课。但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使用英文,对于较难部分可对照中文重复其内容,建立尽量多的语言环境,只有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手段,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情境式教学法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式教学法越来越多地被教师采用,专业英语的教学亦可如此。针对高职学生教学职业化的特点,纯理论的研究不但所需要的语言量大、难度高,而且不切合高职学生的职业岗位为中心的教育实际要求,如果把专业英语应用于一定的专业情境中,则不仅会加强学生对专业英语知识的掌握,而且与今后的就业环境相贴切,成为学生从校园走向就业岗位特别是外资企业工作岗位的桥梁平台。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充分采用了情境式教学法。

通过以上设计的情境进行教授,即完成了与专业英语教材中二极管及万用表两张内容的知识。并通过实践的方式完成从二极管设计到测量的一系列动作。然后,汇报其测量数据,完成设计方案。最后,教师再根据其汇报内容进行语言及知识结构的纠正和总结,并及时听取学生反馈。

3.加强专业英语师资队伍的培养

目前从事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主要是专业类教师,而既懂专业又能进行英文授课的“复合型”教师极少,现有的专业教师缺乏过硬的英文授课经验。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以求更好的适应教学的需要。

四、结束语

高等教育在我国正在逐年普及,对于其中的高职层面的专业英语方面的教育也正面临着时代的挑战。如何调整教学教法来适应社会发展将是成为许多高职院校关注的焦点。高职学生的岗位逐渐从后台转移到生产一线,对专业和对英语交流能力的要求也随之转变。如何来适应这种变化,把握专业英语教学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实现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便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研究和探讨的工作使命。

参考文献:

[1]谢佩军,程越.关于专业英语教学的探讨[J].宁波大红鹰学院,2008,(9).

[2]刘颖.关于高校“专业英语——双语教学”体系的思考[J].汕头科技,2011,(2).

[3]刘世金,肖音.基于应用本位教育模式的专业英语教学研究[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4]张露.多方入手,提高英语教学效果——高职英语教改谈[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上一篇: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对师资的要求及培养途径 下一篇:高校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