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时间:2022-09-30 08:05:03

让数学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不公要考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觉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让我感悟到: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三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境教学要具有一定的情绪色彩,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和强化他们的求知欲望,努力揭示和获得场景提供的内在知识,最终从感性认识,经过情绪性的内在思维,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口,相信学生能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再创造性的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的、参与度高的探索背景,这样会让数学的课堂活起来。

例如在北师版第六册教学面积、面积单位,面积单位互化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在课前我准备了生活情景图:用油漆刷两张桌子的桌面“你能从图中看出哪个桌面用的油漆多吗?为什么”?借助这一生活情景学生理解了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有大小之分。接着体会面积单位的意义和作用。第一张桌面比第二张桌面的面积大,大多少需要一个衡量标准,引出平方分米这一概念后,组织学生剪出1平方分米的大小的硬纸片,用这1平方分米大小的硬纸片丈量练习册,椅子面、橡皮、指甲、小字本的方格等的面积分别是多少,接着丈量困难的出现很显然需要产生一个比平方分米小的面积单位,此时出现平方厘米。从一系列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展开了新课的教学。

2捕捉生活,进行思维实践

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经验,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使数学知识成为看的见、摸的着、听的到的现实。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接纳知识就会更容易。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

如:我在教学“正方形的认识”时,没有采用课本上的例题,而是编了一道平时生活中常碰到的实际问题:有一天,教室里的一块正方形玻璃不小心被一个同学打碎成两部分,如果要照原样配一块,要不要两块都带去?为什么?在生活中学生也常会碰到这样类似的问题,但因为有大人解决,所以自己不会独立去思考,而这时在课堂上提出来,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情感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带第一块,有的说带第二块,还有的说要带两块。我没有立即下结论,而是画出图2问学生:这样能恢复到图1的形状吗?学生回答:不行。那么带第二块呢?学生通过小组猜测、操作、讨论,独立画出图3。这时,老师就势引导,从玻璃中抽取出正方形,让学生观察,明确正方形的基本特点是:四条边相等,四个角是直角。学生们顿时恍然大悟,带走其中一块玻璃实际上具备了正方形的基本要素,等于带走了完整的玻璃。正方形的本质特征已切切实实地深沉在学生的头脑中。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实例入手教学,既抓住了知识的本质特征,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这样,在解决蕴含于生活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掌握的知识便水到渠成。

3体验生活,实现数学最大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最终为生活服务。讲究策略是现代生活中人们追求的一个方面。从教育心理的需要层次来看,在生活中,人有不同层次的需要,最高需要便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一种决策的需要。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同样有这种需求。而当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时,学生潜在的这种需要就更强烈。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力求联系实际,满足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数学知识、运用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实现数学的价值。

如:在教学完“简单的统计”后,我让学生到十字路口调查过往车辆的数量情况,然后制成统计表。面对表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十字路口的摩托车最多,自行车最少,因此,摩托车的尾气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而受害最严重的就是少年儿童。学生们纷纷提议:把这张表格交给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并立即有了这样的行动。当提议寄出后,学生们的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小主人的角色,同时切切实实的感到了知识对于一个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去负担。”让我们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生活化”的教学问题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宝贵的礼物”,让数学学习活动介入学生的心灵活动、生命活动。

上一篇: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下一篇: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