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多元智能理论视阈下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时间:2022-09-30 05:59:11

认知多元智能理论视阈下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摘要: 由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个体智能的差异,否定传统所谓的“差生”概念,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教学理念。本文从高职英语教学所存在的困境出发,分析认知多元理论的概念和特征。该理论给高职英语教学的深远影响,有效促进改革和创新,给高职英语带来发展契机。

关键词:认知多元智能理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0

一、高职英语教学的困境:

首先,教学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实际应用能力。多数的高职院校仍将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很少能从高职学生的职业特点和就业需求出发,为不同专业学生设计不同的英语教学理念。其次,教材内容单一,模式缺乏新意。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特别是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采用材,匮乏专业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上,师生的互动难以展开,教学效果不佳。最后,评价体系不灵活。标准化考试的评价体系,特别是终结性评价方式,严重扼杀了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的积极性。

二、认知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德华加德纳教授(Howard Gardner)在其著作《心智的构架》中首次提出认知多元智能理论(Theory of Multiple-intelligence),将人的智能分为七类范畴。到了九十年代,加德纳又补充了两种职能,将认知多元智能理论丰富到九种之多,提倡智能是多元的,而非单一。

1. 认知多元理论的含义

传统的认知理论和智能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智能是每个人的一种能力,而认知多元智能理论把这种智能能力看作为一组能力: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数理逻辑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空间感知智能(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 、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肢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人际交往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内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和存在智能(Existentialist Intelligence)。每个人都有以上九种智能,这些智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发展的程度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体现出人与人的智能差异。加德纳的认知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提供了更广泛的研究体系。

1999年,加德纳教授重新定义认知智能,他将智能分层三个阶梯:首先,智能的本质是一种处理信息的心理潜能;其次,文化是背景条件,这种潜能在某种文化背景下被激发;最后,智能的作用是去解决问题或创造该文化新的产品。智能依托现实生活为背景,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并服务于所属文化,创造新的价值。

2. 认知多元理论的特征

1) 整体性和差异性认知多元知能理论认为人的九种潜能不是孤立,而是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具有同等重要的因素,组成智能的整体。尽管每个人都拥有这九种能力,但由于受各种客观原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呈现智能的强项和弱项。大部分人只能在某一、二智能上表现优超的能力。2) 文化性和发展性文化是认知智能激发的背景,在不同社会环境下,人的智能会有不同的发展。智能是生理特征和在文化背景中学习机会相互作用的产物,在社会文化的推助下,认知智能的发展是可持续的。我们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强化可以开发某些智能,,如果某些智能被忽视或不定期使用,就会进入潜伏期,而非消失不见。3)实践性和创造新认知智能是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社会需要的能力,发现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质要求就是培养每个人在新环境下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改造环境。

三、认知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的改革和创新:

认知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挖掘每个学生潜力提供了理论基础,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式,开发学生的智能潜力。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上进行改革。

1. 思想观念的转变

认知智能是持续可发展的,具有可塑性和多元性。智力虽然有基因的影响,但后天的教育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由于智能表现的差异,成绩并不能全面体现智能系统。教师应该否定传统意义上“差生”的存在,对每个学生都有积极的态度,寻找每个闪光点,树立以生为本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智力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创造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倡师生之间地位和权利的平等性。

2. 教学模式的改革

学生认知智能个体的差异就要求教师针对每个学生个性和特点的差异,摒除单一的灌输方式,灵活改进教学模式。首先,建立高职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实际情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其次,创建高职合作学习模式,让不同智能差异的学生组成小组学习,产生互补的效应。根据基础,智能特点,学习能力等,“异质同组”体现团队合作的作用,调动学习积极性。最后,形成高职个性化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智能优势和弱势,辅助学生合理安排课外学习,促进能力提高。

3. 评价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评价方式极大的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和限制了学生智能的发展,在评价方式上的创新是高职英语教学的根本。首先,评价主体多元化。不局限于单一的教师评价,还应积极发展自我的评价和同伴的评价,多角度的进行过程性评价。其次,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知识评价、能力评价、技能评价等都应纳入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最后,评价形式的多元化。传统的评价大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而认知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学评价包含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四、结语

认知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势必带来巨大的改革。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学生多智能的发展带来教学上的创新,冲击传统教学的模式。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如能将认知多元智能理论合理的利用,高职英语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必定能得到巨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艳.多元智能视角下对高职英语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123-126

[2]黄远振.论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教学的整合[J].课程.教材.教法,2003(10):39-42

[3]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4]吴志宏.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许国华.多元智能与英语教学[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8):53-55

上一篇:浅议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 下一篇:浅谈班主任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