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效应评价及改进策略

时间:2022-09-30 05:21:58

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效应评价及改进策略

摘要: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作为农业发展大国,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为了支持我国的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实施了许多的惠农政策。主要的方式是在财政上进行补贴,本文就我国现存的财政惠农补贴政策进行简略的分析、评价,并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政府;补贴;农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工业在国民生产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重,农业的比重越来越小,但是,农业是一国的衣食之本,农民在我国人口的比重中仍然是重头。我国现阶段的城乡差距比较大,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加紧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财政惠农补贴政策,以扶持农业的发展,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调整农民的收支平衡。如何将这些政策的优势发挥到最大限度,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现存的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现状及特点

1.现状

党中央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行有力、直接的政策措施,缓解粮食生产不足带来的不足。为了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2004年,党中央下达了一号文件,其主要目的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量的回升,其主要内容就是“两减免、三补贴”,减免了除了烟草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和赋税,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购置大型机械补贴。并在逐年加强执行力度,到了2009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补贴金额总数已经达到7161.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20%,并且仍然在逐年上升。足以看出党中央对农业的重视,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党和国家一直在努力,补贴金额、补贴的范围等等都在不停地扩大。

2.特点

(1)种类繁琐。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的范围不停地在扩大,当前我国对农民实行的补贴政策的种类涉及了方方面面,农业、林业、畜牧业、教育、培训、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农村建设等等方面都进行了惠民补贴,其中主要包含的类别有:农业生产类补贴、社会保障类补贴、救灾救助类补贴、设施建设类补贴、特定群体类补贴、日用商品类补贴等等,这些主要类别中可以分为多个具体的补贴政策。

(2)农户直补。从2004年开始我国就实行了对农户进行直接补贴的政策,改变了过去的价格补贴,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受益程度,减少了在补贴过程中的补助资金流失的现象,维护了农民的补助权益。

二、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效应

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实行,为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生机,对农民的影响和农业生产的影响是非常可观的。

1.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些惠农政策的实行为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由于过去的粮食最低价收购的政策使得农民的收入微薄,收不抵支,迫使很多农民放弃耕地去寻求其他的出路,使得我国大量的耕地被荒弃,粮食生产量急剧下降,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的人均需求。惠农政策的实行,使农民看到了发展的生机,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收入,维护了农民的收支平衡,缓解了我国粮食短缺的局面。

2.提高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提高,农民的收入压力解决后,农民有经济条件去购置机械来提高生产效率。再加上我国实行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农民更换生产机械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增加了生产机械的需求量。农业机械的普遍使用提高了粮食的生产效率,增加了我国的粮食收入水平,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机械装备的持续增长,使得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对农机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鲜活的力量。

3.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补贴政策的实行充分的体现了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的发展,就要在现有的产业结构中寻找不相适应的部分,并把它完善,所以惠农政策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步伐,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其优势部分,使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完善。

三、财政惠农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

1.财政补贴的总量不足。长期以来农业就一直为国家提供着巨额的赋税,为工业和城镇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减免赋税是在近几年才开始实行的,但是巨大的城镇化差异已经形成,虽然国家近几年取消了赋税并为农民提供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并且在逐年加强。但是在以农民人口为主的我国,国家的惠民政策的补贴金额受多方面的影响,补贴规模始终有限,满足不了占中国人口1/2的农民,农业补贴政策的力度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2.补贴方式存在的问题。在现实补贴中,补贴方式是按照土地面积进行补贴并不是按照粮食生产量进行补贴,这样的政策下忽略了土地流转等因素,导致土地的拥有者有权拿到补贴,而土地的种植者却没有补贴,粮食补贴的受益者与种粮食的人并没有对接起来,这种不合理的补贴方式影响了刺激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目的实现。在良种补贴中,对“良种”没有明确的种类,缺乏鼓励种粮的针对性,也失去了粮食补贴的最初的目的。

3.体制运行的问题。由于补贴政策的自上而下的性质导致补贴的过程复杂、繁琐。从中央到农民之间存在着很多的环节,并且补贴的过程的透明度较低,中间环节的利益的流失,使得补贴到农民手中的时候,受益越来越小。再如家电下乡政策,由于缺乏正当的监管政策,导致真正受益已经不是农民而是经营者与制造者,有些情况下,家电下乡政策让农村成为了不合格品的倾销地,农民的利益严重受损。由于补贴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补贴的过程中涉及的人和物较多,政府机构因此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会比较多,造成更多财力的支出,农民的“领补贴之路”也是异常繁琐。

4.补贴结构的问题。我国现行的补贴结构大都是在一些临时性的补贴的过程中实践发展来的,并没有经过系统的、长远的设计,所以这个结构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与漏洞。并且我国现行的政策中,大多是粮食直补和最低价收购等等类似这些问题的补贴,但是对于环境保护、维护建设公共设施、自然灾害的救济和扶贫等等这些更深入的补贴却极少。

四、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改进策略

1.加大补贴力度。近年来我国的补贴力度一直在增加,但是对于我国的农民的发展的现状来说,却是远远不足,补贴政策的增加的进度也过于缓慢,实效不佳。我国的综合国力一直在不断地提高,财力、物力上都已经有了充足的底气,在此基础上国家应该加大补贴的力度,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

2.完善补贴方式。在现行的补贴的方式中存在着些许不足,国家应该正视这些不足之处,加以完善。改变原来粮食直补中的“对地不对粮”的补贴方式,让农民凭粮食的产量领取补贴现金。对于粮食补贴的范围予以明确的,对补贴的对象也要予以规定,对补贴的种类和标准进行整合。

3.优化补贴结构。在我国现行的补贴结构中,避重就轻,对于重点的、必要的绿色补贴较少,我国应该加强对绿色补贴的力度,逐渐地减少或者停止黄色补贴,解决农民最根本的问题。完善农业的经济体制,加强对生态环境、教育、保险、医疗等基础方面的补贴,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

总结

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70%,要想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增长,提高我国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就要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我国现行的财政惠农补贴政策施行以来得到了良好的效应,为农民的生活添砖加彩。要想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就要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为我国的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张伟.文化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内涵分析.会计之友,2009年08期

[2]王竹泉,隋敏.控制结构+企业文化:内部控制要素新二元论.会计研究,2010年03期

[3]池国华.基于管理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模式 [J].会究,2010(10)

作者简介:

张爱英(1963.11- ),女,汉族,河南省安阳市,专科,经济师,研究方向:财政税收。

上一篇: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探讨 下一篇:浅谈电磁流量计在重金属废水自动监测系统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