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乒乓球健身消费研究的综述

时间:2022-09-30 02:16:24

大众乒乓球健身消费研究的综述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对我国大众乒乓球健身消费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通过对我国乒乓球健身消费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旨在为提高今后的大众乒乓球的消费做理论指导。

关键词:大众乒乓球;健身消费;综述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地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地提高,体育健身观念的建立及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体育消费作为一种时尚的社会文化消费现象,社会化和生活化的特点越显突出,正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家庭总支出中有了乒乓球健身消费的一点份额,但相对于家庭的总支出而言,乒乓球健身消费还属于低端的消费水平。本文就当前我国大众乒乓球健身消费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有关的文献综述,旨在为今后的乒乓球健身消费改革提供依据,对加速大众乒乓球健身消费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大众乒乓球健身消费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作为乒乓球运动强国其乒乓球的群众基础还是很广泛的,其消费水平却是处于初级阶段,其消费竞争力在体育项目里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充分说明乒乓球的健身消费的背后还存有很多的制约因素。

1.1大众乒乓球健身消费的方式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用货币为工具对体育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进行消费的过程。在体育产业中通常将人们的消费分为“实物型体育消费”和“非实物型体育消费”两类[1]。实物性体育消费主要有购买运动器材、体育出版刊物、体育纪念品、体育服装等等,非实物性消费包括观看体育比赛门票费用、交通费用、参加培训比赛的费用。从整体上看来大众的乒乓球健身消费主要是购买乒乓球器材,乒乓球服装和鞋子、培训比赛所产生的费用。从人们的消费类型和消费结果上看,消费方式过于单一也是制约大众乒乓球消费市场发展的因素之一。

1.2大众乒乓球健身消费的影响因素

乒乓球由于轻小的球体,复杂的技术,而且又遵循“快、准、狠、变、转”的特点,所以乒乓球运动的观赏性大大降低。为了提高乒乓球运动的观赏性,国际乒联对乒乓球的竞赛规则做了修改,将球体直径由38mm增加到40mm,比赛分制也由21分缩减到11分,将发球动作规定为无遮挡发球。作为大众乒乓球其观赏性和娱乐性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想要提高大众乒乓球的消费水平就必须要提高乒乓球的可观赏性和娱乐性。“人们的乒乓球消费动机排在前三位的为强身健体、兴趣爱好、人际交流,消费还受到年龄学历等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影响因素主要有个人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2]。“充分利用国球精神文化的取向带动消费者的消费,消费者进一步的健身消就费需要引导消费者进行实物性消费和非实物行消费,再带动观赏性消费”[3]。

大众乒乓球健身消费还受到人们的消费结构、家庭经济情况、消费环境、消费心理、技术掌握程度等等因素的影响。

1.3大众乒乓球消费的主体

“从目前来看大众乒乓球消费的主体主要是成年人且男性的参与比例大于女性,在学历上看来呈现出随着学历的提高消费水平增高的趋势,学历为本科的人群占大多数”[4][6],当然这和他们自身的消费观念和健身意识是分不开的。从职业上来看消费主体多是社会上的管理人员,这和他们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需要是密切相关的。在校的高校生是乒乓球消费的一大主要人群,但是他们会受到家庭的经济情况和消费环境的影响。大众乒乓球的消费主体还有待开发,应该向着更为广泛的人群进行深入,从而达到社会上各种人群比例的协调。

2.大众乒乓球健身消费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随着乒乓球的普及和经济发展,大众乒乓球消费人群将成上升的趋势,这就说明未来的大众乒乓球健身消费水平会有所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体力劳动时间和强度的下降,人们的健身意识会变得越来越强,而乒乓球对场地的要求不高运动量不大的特点,将表明乒乓球适合所有的人进行运动。在增加运动人群的基础上要充分带动乒乓球的健身消费水平,要发挥好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增强乒乓球健身消费产品的竞争力,优秀运动员的明星效应,掌握群众乒乓球消费的心理,做好自己的运动品牌。

目前针对大众乒乓球健身消费的研究力度还不够,应该加大这方面的科学研究。乒乓球的消费是建立在乒乓球运动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要适时的调整乒乓球的运动方略,针对女性、儿童、老年人、低收入者的特点做出营销方案。改变运动消费产品的专业化倾向,让产品不只只是为俱乐部和专业队服务,要面向大众为大众服务。乒乓球俱乐部是大众乒乓球健身消费的主要场所,俱乐部应该改变以前的经营策略,并不是只有会员才是确定俱乐部消费者的稳定性的唯一途径。好的健身配套设施,高水平的服务,俱乐部专业指导员的数量和能力才是乒乓球俱乐部提高消费水平的关键。要注重提高经营性乒乓球俱乐部的服务水平,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产品,让消费者对乒乓球经营场所产生归属感,以此形成良好的声誉和形象。通过多种宣传方式,例如电视台、网络媒体和广告等渠道对乒乓球知识和文化进行宣传,从而使更多地人了解和认识乒乓球运动,进而参与到乒乓球运动中来[3]。

结语

现阶段对乒乓球健身消费的研究以全局性、整体性研究居多,而对某个省或地区的乒乓球健身消费的全面研究很少。总体看来,简单的大众乒乓球是很难带动大众乒乓球健身消费的进一步发展。面对新世纪的“全民健身计划”,各运动项目都有其自身的应对策略。要想带动大众乒乓球的健身消费就必须增强大众乒乓球运动的意识,提高乒乓球的可观赏性,改变俱乐部的管理和运行方式等等,让人们认识到体育健身娱乐不仅是一种消费,更是一种健康投资。乒乓球的消费主要集中在服装和健身器材的购买,其中该消费还受到价格、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做适合大众的乒乓球消费品牌,服装鞋子和健身器材可根据大众的需求进行不断地完善。只有不断地发现乒乓球健身消费所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不断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鲍明晓.新的经济增长点――体育产业[M].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2000.

[2]张宇飞.我国城市大众乒乓球健身消费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2):97-99.

[3]石格新.国球精神文化取向对乒乓球消费市场的引导[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8(3):90-92.

[4]徐明伟,胡琴.乒乓球在我国消费市场的发展[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1.24(1).

[5]杨金刚,王馨平.凯里市大众乒乓球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凯里学院学报.2013.31(3):69-71.

[6]李克菲.关于我国乒乓球消费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上一篇:协同创新基于工作室平台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推广 下一篇:国内功能性动作筛查(FMS)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