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 要进步更要上进

时间:2022-09-30 10:42:20

孩子成长 要进步更要上进

摘 要:孩子的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孩子的成功需要我们共同创造。一位思想家说过:“播种生活,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关键词:良好的习惯;成长;上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227-01

小学六年级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关键时期,面临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此时的孩子可能会很焦躁、不安、浮躁、盲目,甚至可能有点麻木,因此作为家长抓住此时的教育、引导是明智之举,也是上上之策。

一、“要关心更要关注”

关心孩子是父母及家人的责任和义务,现在的父母、家人对孩子的关心无庸赘述,真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甚至还比较溺爱,宠着,呵护着,生怕受到一点点的不公和伤害,尤其是隔辈的家人、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更是关心备至,什么都依着孩子,要钱给钱,真的是要什么给什么,没有半点含糊。殊不知他们在关心他的同时,却忽视了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关注孩子的变化。此时的孩子处在心理、生理、性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好与不好”、“对与不对”还很模糊,做事、行为有时很怪异,我行我素,不听别人的教诲,不想学习。好人与坏人就差一步,因此,作为家长和监护人更应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予以极大的关注。从简单的穿衣、走路姿势、骑车动作、说话语气、待人语调、做事行为等每一个细小的方面都要给以观察和关注,要因势利导,教育引导他们像个学生样、像个小学生样、像个六年级学生样。要抓住每一件小事、每一个不经意的行为动作适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就事论事、就事说事,总比一味的说教更有效。

二、“要进步更要上进”

一个人是否有上进心是决定这个人是否成人、成才、成事的关键所在,只有有了远大的奋斗目标、一个远大的理想,才能使他们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为之奋斗、为之努力。而现实生活中,我们作为家长的往往只重视孩子是不是进步了,是不是成绩比上一次提高了,却往往漠视了这个孩子是不是被动的在学习,是不是暂时的进步了、暂时的成绩提高了,可能他们的一时进步是一种假象,而根本就没有一个志向,没有一个努力的方向,这也正是许多家庭期望很大,结果失望更大,恨铁不成钢,怪孩子智商不高,甚至有的家庭还因此夫妻争执不断,相互埋怨导致家庭 支离破碎,这许许多多的案例其实正是反映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要进步更要上进”。

作为家长要引导孩子做一个永不疲倦的奔跑者。要让孩子明白:“今天学习不努力,将来就得努力找工作”。有这样一个故事,非洲大草原上一只羚羊在想,我要在明天天一亮就练习奔跑,不然就会被狮子等动物吃了。而同时一只狮子也在想,我明天天一亮就得练习奔跑,不然我就抓不到羚羊了,我就可能会被饿死。羚羊和狮子都在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不停的在奔跑着,作为一个孩子,是否具有这样的精神也是非常关键的,家长应想方设法引导教育孩子努力奋斗的脚步不能停歇。

三、“习惯在养更在恒”

某种程度上说,“好习惯成就未来。”一位哲人说过:“起先我们造成习惯,后来习惯造成我们”。由此可见习惯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而小学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们的许许多多的好习惯、坏习惯都是从此时慢慢养成的,所以家长和监护人切不可掉以轻心。要尽一切可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四、“氛围在建更在做”

“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而现实生活中许多的家庭都忽视了家庭良好氛围的营造,有的甚至只是把孩子转来转去,这个学校到那个学校,而自身家庭的氛围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才是孩子学习生活的最好场所。只是一味的把责任推给学校是不明智的,学校的环境、管理等方面固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家庭的环境更重要,试想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经常吵闹,邻里之间经常为一些琐事、小事争吵不休,家里经常三五成群,打牌、麻将、聊天等大声喧哗不断,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怎么能静心学习、怎么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即使把孩子放在再好的学校,孩子也很难成人成才,很难健康成长。

有了一个良好和睦的家庭氛围还不够,家人还要从各方面做好表率,要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他们会在有意无意之间学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待人接物是否热情、语言行动是否文明,我们千万不能只重视氛围的建设,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家人的日常表率作用。家人的所有习惯都会对孩子产生积极和消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更要首先规范自己、严于律己。

五、“责任在说更在导”

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上都有不同的责任,父母的主要责任是抚养并督促孩子健康成长,老师的主要责任是传授知识,教会做人,而孩子的主要责任就是好好学习,养成良好习惯,养成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这些责任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要做出来的,光在嘴上说说,而没有付诸行动,那只是空喊口号,于事无补,于己无益。因此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三思而行”、“勇于担当”、“善始善终”等责任感。要引导他们说话做事先考虑后果再去行动,要勇于为自己的行为、做法承担后果的意识,要培养他们“言必行,行必果”的处事风格,不能敷衍了事,不能虎头蛇尾,不能滥竽充数,做任何事都要端正态度、放宽心态、预知后果。要教育他们对自己负责,才能对别人负责。

孩子的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孩子的成功需要我们共同创造。一位思想家说过:“播种生活,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上一篇:我学习 我快乐 下一篇:探究性学习让语文之花美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