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教学法下饭店服务专业课教学模式探讨

时间:2022-09-30 08:46:55

目标教学法下饭店服务专业课教学模式探讨

【摘 要】“目标教学法”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以设置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测量的教学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上得以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在职业教育中也可运用目标教学法进行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探讨。在明确目标教学法下课堂常规模式的基础上,本人将饭店服务专业课教学落实在四个具体方面来探讨:第一,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确定;第二,导学达标的策略和方法;第三,目标检测的方式和方法;第四,职业能力的培养。专业课教学在目标教学法的引导下,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好的触动作用。真正做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目标教学法;饭店服务;专业课;教学模式;探讨

在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中,从一个专业的教学层面的教学程序设计来看,一名初中或高中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首先是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展望职业生涯。职业学校要适应市场需要,在专业知识的传授内容、技能、知识上要有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再适应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了,就需要探索出一种新的专业课教学模式。目标教学法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以设置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测量的教学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要求学生达到目标而学,教师为帮助学生达到目标而教,一切教学活动均围绕着达到教学目标这条主轴而进行[1]。目标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法,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弊端,它具有特殊的监督、导向、激励、标准功能,可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在职业教育中也可运用目标教学法进行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经过学习研究探索,我们基本明确了目标教学法下课堂常规模式:新课导入――目标呈现――导学达标――达标测评――反馈提高――教学小结――作业布置。对于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教学来说,哪些不同课堂特征的科目、不同的课型,又应该如何具体实施?我们可以落实在四个具体方面。

一、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确定

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我们实行从学生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堂目标层层确定的方法。例如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现代高星级酒店发展的初、中级服务人员和初级管理人员。对于课程目标,以《前厅服务与管理》为例,其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前厅服务的基本知识、前厅服务的基本操作程序和技能,培养学生适应行业发展与职业变化的基本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单元目标和课堂目标的确定的前提是适用的教材。目前各学校基本上所使用的教材都是由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为了能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我们对现用教材进行整合,将教育部职业教育推荐教材、职业资格鉴定内容、现在高星级酒店的服务方法和要求等有机的融为一体。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预期愿望,是教师“教”的目标,而学习目标则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通过转化教学目标,将其变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如餐饮操作课《中餐摆台》,教学目标制定为: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中餐摆台的基本要求;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练习使学生基本能够摆台;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自我表现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习惯和职业意识;学习目标――确定为熟悉中餐摆台的基本要求,掌握“摆台”的动作要领,通过练习,自己基本能摆台。可见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差别。学习目标更多体现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体现在教师教学活动中无形的感染和影响。

二、导学达标的策略和方法

在导学达标的策略和方法上,同行业之间、同专业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相互听课,互相交流和学习。在相互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中找到最佳的方式方法。通过对专业操作课的分析,我们把操作课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单纯的动作技能,如中西式做床、中餐摆台等;第二类是服务程序的运用。如客房服务的洗衣服务、餐饮服务的开餐服务、前厅服务的前台入住接待服务等。第一类将目标教学和动作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第二类采用模拟教学模式。在第一类课程中通过反复的训练,严要求高标准来达到锻炼职业能力的目的;第二类采用情景模拟,强化基本职业能力,通过对特殊情况处理,案例分析来提升职业能力。

三、目标检测的方式和方法

在目标检测方面,要围绕学习目标,堂堂有检测,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对于第一类,通过时间测试,同学竞赛的方式进行学习目标的检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我们的终极检测目标。第二类的检测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通过情景模拟检测对基本操作程序的掌握;二是通过意外事件的设计,学生实景处理来检验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四、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能力的形成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掌握了专业知识就具备了能力,它不等同于“专业技能”或“动手能力”,不能将其囿于某一岗位、某一职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这一狭窄的范围之内,它是由多种元素复合而成,包括身心素质、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和知识、经验及技能等完成职业活动任务所需的一切内容。一个人的职业能力是在个体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影响。而在这种因素中,学校环境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因为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渠道,学生初步的职业能力主要是在学校学习期间形成的,它的影响作用也就最大。因此,专业培养目标决定着职业能力培养的方向,无论采取什么样的专业教学模式,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教学模式中,实现职业教育“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基础,以培养人的能力为本位,以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目标。

目标教学法下专业课教学中,教师有教学目标,学生有学习目标,双方在课堂上共同努力完成目标。学习目标的确定使学生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得到进一步的体现。我们应加大力度进行专业课教学改革,专业课教学在目标的引导下,会越显规范并取得相应实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能起到很好的触动作用。我们应将继续努力,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和完善专业课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上一篇:大学网络教师资源管理与分配方式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