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比较研究

时间:2022-09-30 08:14:02

中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比较研究

摘 要:校园文化是不仅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整个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6年首次提出校园文化这一概念以来,校园文化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并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由于受到不同社会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影响,不同国家有着风格迥异的校园文化。本文通过对国外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及风格的分析总结,对中外校园文化的建设进行比较了研究,旨在为我们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

中国有句俗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讲的就是环境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环境的主要部分,更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说,一种校园文化造就一种人才。因此,重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最早提出校园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华勒和美国利物浦大学哲学博士、台湾师大教育研究所所长林清江先生。我国首次提出校园文化这一概念是在1986年4月于上海举行的第12届学代会上,同年5月共青团上海市委学校部召开"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进一步对校园文化进行了肯定和认可,此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潮也随之兴起并日益高涨。本文通过对国外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及风格的分析总结,对中外校园文化的建设进行比较了研究,旨在为我们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校园文化这个概念本身就存在多样性,因此它的内涵是及其丰富的。受社会文化多样性的困扰,美国学术界一直试图找到一个统一的概念来界定校园文化。他们把校园文化界定为学校的历史、使命、物质环境、标准、传统、价值观、办学实践、信仰、假说等诸多因素综合起来的且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指导学生个体或团体行为以及为认识理解校园内外一些事件、行为提供参考框架的一种模式。这种界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认可。而在中国,校园文化概念的提出并得到公认则显得相对较晚,在八十年代后期才被提出随后日益兴起。十几年间人们从多种角度对校园文化作了研究和界定,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表达。如把校园文化定义为"除了教学、科研以外的一切文化活动、文化交流、文化设施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想文化成果",[1]或把校园文化理解为"以大学生为行为主体的一系列文化活动"及"学校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2]或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是一种微观组织文化。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3]这种认识比较全面地凸现了高校的特点,比以往更进了一步。但受到人们普遍认可的内涵概念是"以教职员工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核心反映高校师生员工的思想、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社会亚文化"。[4]

二、中外校园文化建设之比较

(一)中外校园文化建设的区别

1.国外推崇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中国则宣扬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同中国校园文化相比,国外校园文化更加推崇"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提倡个性张扬的校园文化。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同的校园文化不可避免的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一个民族多元化、宗教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国家,自由、平等、个人奋斗、英雄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美国精神"成为了文化价值的向导和基本准则,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表现出来。在美国,大多数的校园文化都宣扬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务实价值观,学生的生活、学习和竞争都以个人能力为基础。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平等关系、课堂上自由和放松的教学氛围都是个人主义的表现。相比之下,中国的校园文化更强调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着重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国外遵循学生主导型的培养方式,中国则采用教师主导型的培养方式

国外大学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学校工作人员的宗旨是服务学生。学生与老师处于平等的地位,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享受更多的资源。例如,一张音乐会门票,老师购买的价格是16美元,那么学生获取的价格可能只是一半。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使得国外高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上,重点塑造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个性的校园环境。学校要不惜一切代价使每个学生都接受最好的教育。在这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之下,学校引导和鼓励学生建立起独立思考、冷静分析和自主决定的能力,并培养他们自信、独立、自力更生的精神。在这种教育思想和校园文化的影响之下,学生们有着很强的竞争与参与意识,使得校园文化生动而富有活力。这种勇于参与的意识正是受到国外大学鼓励学生发扬个性的影响。相比之下,受长期以来的"官重民轻"思想的影响,中国的校园文化还是以教职工为中心。对学生的发展也是着重培养其严格的纪律性,通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共性的培养上,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

3.国外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则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

由于受社会客观经济条件的影响,即受到西方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先进的工业化的影响,大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偏向于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在校大学生更加务实,注重实践,校园文化也具有更多的创新性。学校鼓励学生挑战自我,支持他们有创造力的想法,认为这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境界。学生们也非常愿意主动参加各种社团和社会实践,培养独立能力,张扬独特的个性。而中国校园文化则更注重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大学生往往重知识轻实践,重理论轻实用。大多数的学生都可以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于如何取得高分,如何顺利通过考试都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却对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不积极,即使参加也是衡量其对考试或对评奖评优有无益处,所以大多参加的活动也限于以学知识为主的辩论赛、座谈会、讲座等。

(二)形成不同校园文化的原因

1.教学方式的不同

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传统和不同的历史导致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及管理模式。中国大学的教育方式与高中并未有太大区别,还是老师主导型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安静地听课,认真做笔记并举手回答问题,只要认真按照课本复习就可以轻松地通过考试。在国外,大学教学通常是学生主导型,老师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并以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课堂参与是期末成绩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师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2.管理模式的不同

高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政府的扶持,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很大一部分受到政府的影响。不同国家的政府对大学教育有着不同的政策。以美国为例,政府对于大学的政策是很灵活的,并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掌控。对于那些学生优秀、老师负责、表现较好的大学,政府的资助力度会更大,而其他表现不好的学校则会因为逐渐失去生源而面临破产。为了避免成为被淘汰者,学校和老师都会竭尽全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创造各种各样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校园文化。我国的大学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都是实行集权管理模式。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全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承担全国高等教育经费,管理高等教育事务。因此,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特色不突出,甚至是"千校一面"。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到现在,初步形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同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5]但由于思维定势和惯性的影响,在短时间内还无法改变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雷同现象。

3.学习氛围的不同

以美国为例,学校更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因为只有通过参与不同的活动才能更好地掌握社会技能,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有着各自的特点,他们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而很少在乎别人如何看自己,因为他们有着一个相对自由和宽松的校园环境。[6]在中国,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较为严格,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被事先告知,分数通常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因此,大多数学生埋头苦读,认为参与活动是在浪费时间。

三、国外校园文化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尽管国外大学与中国大学在价值观、培养方式和注重内容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但是他们独特的校园文化给与了我们很多启示。灵活的教学方式、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活跃的学习氛围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一)建设更具参与性的校园文化

良好的校园文化不应局限于象牙塔之内,而是更加积极地融入社会之中。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部分。做到这一点并不是简单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是与校园之外的伙伴共同解决问题,应对挑战,让我们更加了解真实的社会。[7]首先,我们可以举办定期的"参与社会日"活动,即开展一系列的校园活动并邀请社会人员广泛参与,例如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甚至娱乐活动等轻松的形式让学生们和外界进行定期的交流,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了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从而早作准备。其次,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支持及奖励,鼓励他们进行以社会为基础的研究。通过与社会人员及机构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服务于社会这个大家庭。再次,各门学科的老师要对所教课程的社会意义进行仔细思考,进而采用合适的方法将课程所具有的社会使命融入到课程教学、研究和部门活动之中。

(二)建设更具创造力的校园文化

我们要鼓励学生在校园文化实践过程中张扬个性,充分发挥自身的才干,把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到社会价值和集体价值中去。我们要培育和营造出能够体现"以人为本"和"学生至上"的良好的校园文化心态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大学生们意识到自己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创造者,主体文化的参与者,强化其校园文化的自我意识,激发他们强烈的进取欲、参与欲、活动欲,把学生业余时间的注意力集中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思考和决策的轨道上,使他们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在校园文化中成为一种催人奋发向上、和谐的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风气。这种环境应该是物质环境和精神境界的高度融合,这种环境应该时时刻刻在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等不同方面体现出来,并蕴含着浓厚的时代文化色彩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三)建设更具包容性的校园文化

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对于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我们都必须接受、理解和包容,不论性别、年龄、贫富等。一个包容性的校园文化可以让我们理解彼此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让每个人都可以发挥最大的潜能。在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世界和通过行动改变世界之前,我们必须学会如何生活在一起。因此,我认为不要在一年级的时候组织太多的活动,可以在二年级的时候再开展,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在组织制度之外自由地认识彼此,建立友谊。此外,通过课程学习来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多样性。目前关于这方面的课程设置很少,学校里扎堆现象较为严重,通常背景相同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形成各自的利益小群体,彼此之间缺乏沟通,阻碍了和谐校园的形成。因此,应该加强包容性校园文化的建设,不管是来自哪里,不管是什么专业,应该积极地相互沟通,跨越障碍,寻找彼此的共同点,共同学习进步。

注释:

[1]史杰,冀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载《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第5期,第84页。

[2]鲁洁:《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8页。

[3]张德,吴建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4]韩国文:《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及原则》,载《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4期,第17页。

[5]吴秋颖:《中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比较与借鉴》,载《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11期,第18页。

[6]Min Yang & Albert Wai Lap Chau, "Social involvement and development as a response to the campus student culture", Asia Pacific Educ. Rev. (2011) 12:393-402.

[7]Kryste Ferguson & Sandra Masur, "Enhancing the Culture of Research Ethics on University Campuses", J Acad Ethics (2007) 5:189-198.

作者简介:汪靖森(1986-),男,江苏南京人,江苏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助教,硕士。

上一篇:探讨学生工作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下一篇:简谈职校学生职业道德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