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中学作文教学效果的几点对策

时间:2022-09-30 06:22:07

浅谈提升中学作文教学效果的几点对策

语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交流的工具,通过作文教学来提高学生写作文的能力,进而培养和提高日常理解和沟通的能力。由此,要让作文教学逐渐步入正轨,在学生写作文之前,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重视命题环节

命题就是制定作文的题目。考试时,出卷人制定作文题目;而在日常作文教学过程中,这是语文教师的一项专有工作。命题者命题独特新颖,学生便会文思泉涌;命题者命题枯燥晦涩,学生就会文思枯竭。

教师的命题能力对学生的作文学习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命题是一门艺术,而要让命题这门艺术始终保持活力,仅靠教师一个人是不够的。教师可以动员学生,集思广益,所制定的题目就会充满朝气。因此,教师要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题目

我们的学生一生中会面临许多挑战,有生活的、有人生的、有工作的、有社会的、有个人的等等。教师可以用写作文的方式,让学生提前享受挑战的乐趣。教师命题时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假如我意外失去双臂”,“我人生的最后一天”、“我遭遇了同事们的嘲讽”。教师也可以开发学生潜能,激发他们进行创造的欲望:“假如我是教育局长”,“假如我是主席”。正是由于这类作文富有挑战性,才能激发学生写作文的激情。

第二,出一些富有诗情画意的题目

青春年少,正是写诗纵情的最好年代,如果教师能够出一些富有诗情画意的作文题目,那么学生们必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每年寒暑假开学,教师都会依据习惯,制定例如“记一次寒/暑假旅行”,这样的题目过于陈旧,很难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而如果将题目换成“那山、那水、那人”,结果一定大不一样。

第三,出一些能激发想象力的题目

中学生正是处于最富有幻想、对生活充满好奇的年龄阶段。考虑到这些的特点,教师可以制定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的题目。比如国外的教师让学生写二十年后的世界发展,由于没有划定的范围,学生可以任意驱遣想象,因此学生们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假想。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些假想在二十年后大部分都实现了。这样的题目在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对学生的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也可以命制这类题目,比如“我乘坐火箭来到了火星”,中学生对别的星球很是感兴趣的,但谁都不曾去过,因此这类题目只能借助想象来完成。

二、狠抓作前指导

作前指导是作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做好这项工作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指导:

(一)引导学生就制定的作文题目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就学生发表的意见进行具体指导

这一步亦可以称之为“审题指导”。学生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拿到一道作文题目,却不知道应该从哪里下手。而教师对学生写作的具体困难之处也不是很清楚,贸然进行指导,常常不一定指导得正确。而教师制定题目之后,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进行思考,之后让学生根据所给题目提出自己的构思,构思包括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这样大部分学生的问题就可以从他们发表的构思主张中暴露出来。

以2009年高考题“品味时尚”为例,此题与2007年的“怀想天空”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写作“怀想天空”时不仅要写出哪一种“天空”,而且要侧重于“怀想”;而进行“品味时尚”的写作时则要求考生不仅要写到时尚,还必须兼顾“品味”。考生在审题时要加以注意,以免偏离题意。首先,分清“品味”和“品位”,“品味”作动词的意思是仔细体会、玩味,而“品位”则是指为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考生可以进行“有品位”的时尚的写作,但如果没有写出“品味”则存在些偏题;其次,“时尚”而不是“时髦”,“时尚”是当时的或者时兴的风尚;“时髦”是形容人的衣着或其他事物比较新颖。进行“时尚”与“时髦”的比较不难发现,前者比后者的外延要宽广得多,凡物质、精神等诸多方面,都可以纳入“时尚”的品味视野。

(二)范文阅读指导

对于写作尚不是很熟练的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写作大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宋代教育家朱熹有云:“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1]而模仿总是需要一个凭借的。因此,教师在指导新类型的文章时,可以就学生阅读范文的方式进行指导,可谓省时省力。当然,范文并非仅仅阅读一遍就好了,应要求学生反复阅读,细心体会,吸取其长处、优点。范文不一定是大家作品,可以是不知名的“小人物”写的文章,甚至是身边同学的优秀作文。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也是很好的范文,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既简单又复杂的记叙文。简单,是因为所记叙的是“我”去爬悬崖,却不敢下来,后来在父亲的指点下,才慢慢地爬下悬崖的过程。复杂,是因为文章写得很细致,差不多用到了记叙文的常见手法,是非常有借鉴价值的范文。

从记叙文的写作角度来看,本文首先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天气“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一句话,就把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点明,紧接着写事情发生的起因,是由于“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我们通过对这部分的研读,可以教学生,在进行记叙文的写作时,可以首先点明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天气及事情的起因。

总之,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应重视命题环节、狠抓作前指导。教师在学生动笔之前,为学生练笔做好充分准备。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笔者相信教师加强对学生命题环节和写作前的指导工作,我们的作文教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释:

[1]朱熹主编:《朱子语类》,[M]上海:中华书局,1986.

参考文献:

[1]魏本亚主编.语文教育学[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2]吴运友,顾菊香主编.写作创新[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3]刘淼主编.作文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龚芬妮 江苏师范大学泉山校区 221116)

上一篇:如何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多重对话 下一篇:教学生习作,不容忽视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