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制度文化深度融合的策略选择

时间:2022-09-30 05:16:20

校企制度文化深度融合的策略选择

摘 要:制度文化是校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企制度文化深度融合的基本策略就是通过“转基因”实现校企制度文化的交叉融合;通过“点对点”对接,实现校企制度文化的“两两牵手”;通过相互“内心体验”,变有形的制度为无形的心灵法则;通过“制度重构”,实现主体间的深度参与。

关键词:校企合作;制度文化;深度融合;策略选择;文化认同

作者简介:崔志钰(1974-),男,江苏南通人,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错位发展视野下项目多样化的研究与实践”(编号:C-B/2011/02/48),主持人:崔志钰。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2-0028-03

推进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不仅是职业学校的重要使命,也是现代企业应有的价值取向。制度文化作为校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着单向化、简单化、纯物化、功利化等不良倾向,只有相互借鉴、吸收校企制度文化的精华,把制度文化有机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才能切实推动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

一、变“单相思”为“两相悦”

在当前校企制度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单相思”现象,一方面职业学校无论是迫于“宏观”现实压力还是内在自觉需求,都对企业制度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倾注出较高的融入热情,企业的一些管理制度、人事制度、生产制度等都不同程度地被引入,融为学校制度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企业基本没有回应职业学校的热情,对职业学校的制度文化缺乏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自我感觉是制度文化的“优势方”,没有必要“迎娶”学校制度文化。

“单相思”的尴尬源自长期以来形成的企业“傲慢”,在以前人力资源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企业是强势方,职业学校是弱势方,很多职业学校以“培养企业需求的合格员工”作为自己的办学方向。在这种强弱分明、地位不等的情况下,职业学校如不融合企业制度文化,学生就难以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就不可能做到“首岗适应”,就会影响学校的“出口”,进而影响学校的整体办学形象。随着人力资源供求的“黄金交叉”轻轻掠过,“技工荒”愈演愈烈,企业用工短缺成为新常态,以致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但由于长期形成的思维惯习,企业缺乏主动融入学校制度文化的行为自觉。

变“单相思”为“两相悦”,无论是职业学校还是企业都要认真审视对方的制度文化,合理“移植”对方优秀制度文化“基因”。

职业学校应有自己的文化自信,避免盲目崇拜企业文化,导致企业文化“入侵”。对待企业制度文化,职业学校应实施“转基因”工程[1],将对方的优势基因融入到自己的基因库中,从而优化自己的“性状”表达。例如,对于大多企业通行的“8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坚持、节约,如果融入到平时的实训制度中,借以规范学生的实训,不但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减少实训耗材浪费,节约实训成本;再如,对于企业工作任务的“八定”规范:定计划、定内容、定人数、定时间、定岗位、定师傅、定质量、定目标[2],如果有机地融入到平时的项目教学中,成为教学制度的一部分,必将有效地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项目教学质量。

在学校制度文化引入企业文化“基因”的同时,学校应有意识地推动企业的文化“改良”,通过学校文化来影响和改造企业文化。例如,可以通过建立企业管理人员与学校专业教师、企业领导与学校领导交叉兼职的制度,让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感受学校的文化魅力,实现学校文化对企业的渗透;再如,职业学校可以与企业签订员工轮训协议,使企业员工培训学习制度化,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与技能水平,实现“企业员工进校园”,从而亲身感受学校的制度文化。

校企制度文化的融合不是职业学校的“单相思”和“单向追求”,而是相互靠近,是一种交叉融合,是“两情相悦”。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校企双方都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的基本方针,保持文化自信,同时适度地“基因移植”,实现校企制度文化的和谐共生。

二、变“群相亲”为“两牵手”

在当前校企制度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典型的“群相亲”现象,即学校在融入企业文化时较为“宏观”和泛化,是一种“通用”的融入。企业的某一个制度一旦被引入学校,往往会涵盖学校所有的专业、适用于所有的教师或学生。其实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制度文化,学校不同的专业也往往有独特的专业文化,“通用”“泛化”的制度文化融入,无法实现专业文化与特定企业文化的对接,就会“模糊焦点”“失去准星”,不同程度地导致学校的文化迷离。

“群相亲”现象的根本缘由是没有形成真正的校企“联姻”,一是职业学校的每个专业没有对接与之密切关联、长期合作的一个或若干个企业,从而使专业制度与企业制度对接失去“着力点”。即便每个专业有对应的合作企业,更多的还是利益驱使,并没有形成“企业专业共同体”,难以上升到文化融合的层级;二是学校管理层在“总揽”学校文化建设的同时没能有效“关照”专业文化建设,事实上也不可能兼顾到每个专业的“个性”文化建设,尤其是制度文化建设,不可能对每个专业的合作企业深入了解,更不可能对每个企业的制度文化“洞若观火”,而专业负责人又缺乏专业制度文化建设的思维和行为自觉,从而使专业制度文化建设出现“真空地带”。

变“群相亲”为“两牵手”,这就需要职业学校在融入企业制度文化时实现“点对点”对接,实现特定专业与特定行业、特定企业文化的“交汇对接”。

实现专业与特定的行业、企业“牵手”,需要达成一个共识,即学校应该按照一套标准、准则来认定合作企业的资质,对企业进行把关,设定门槛,确保“联姻”企业是行业的翘楚,确保“联姻”企业具有独特、高雅的制度文化;同时,也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促进企业加强自身的制度文化建设。例如,当前广泛兴起的“订单培养”“冠名班”,就是特定专业与企业“两两牵手”的典型,这样就可以将企业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与专业的制度文化和师生的行为文化进行融合,营造具有特定企业味的职业化的专业文化或班级文化。再如,当前广泛兴起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也是实现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在“工学交替”中,学生在企业与学校间“来回穿梭”,自然会将企业的制度文化带入学校,将学校的制度文化带入企业。

在强调专业与企业的“精准对接”时,更为重要的是专业与相应的行业协会对接。学校的某个专业不可能专为某一个或几个企业培养人才,学校的使命是为社会培养熟练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应该努力追求不同专业的文化建设与特定行业的制度文化、行业标准、道德规范相融合,从而将学校的培养目标由“企业人”变成“行业人”。此外,学校通过与企业共“育”载体,如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研发基地等,形成工厂化实训基地、车间型实训室,打造“校中企”“企中校”“校外企”“企外校”,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学校和企业的文化熏陶,增强对学校和企业的归属感,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校企制度文化的融合不是“群相亲”,更不是“指腹为婚”,而是专业与企业、行业的“两两牵手”“逐一派对”。在“牵手”和“派对”的过程中,只有彼此认同的文化才可能“派对成功”,只有贴近心灵的制度才能内化为各自的行为自觉。

三、变“重外表”为“看内心”

在当前校企制度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职业学校过分关注一些浅层次的、表在的文化熏染,并没有深入洞悉制度文化的内核,更没有把制度文化与师生的行为文化结合起来。如有的学校在引入企业的制度文化时,习惯性地把这些制度上墙、汇编,作为环境文化的一部分,使制度文化外显化,却并没有真正强化落实。“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当前校企制度文化浮于浅表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制度文化并没有走进课堂、融入课程,没能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重外表”从根本上反映出职业学校对制度文化的认识偏差和建设举措的“重心”偏移。职业学校并没有为企业的制度文化引入提供合适的“土壤”,也没有进行有效的“松土”“施肥”,导致企业制度文化在“生长”过程中“根系”不发达,即虽然引进了但“生长发育”不良。主要表现为职业学校在引入企业的制度文化后,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并没有因企业文化的引入而“职业化”。企业制度文化只有转变为师生的行为文化,通过师生的行为表现出来,才能称得上真正的融入,否则就只能局限在“墙上挂挂、嘴边话话、纸上画画”。

变“重外表”为“看内心”,这就需要职业学校在融入企业制度文化时摆脱文化的“外显性”思维,不仅重视文化的“外表”感受,更多的侧重文化的“内心”体验。

要使企业制度文化真正“入心”,首先必须将企业制度文化纳入课程体系中,使其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必须将企业制度文化融入到课程教学计划中,根据专业教学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将企业制度文化渗入到课程教学计划中实施,并在不同专业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中加以充分的体现,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接受企业制度文化的熏陶,了解职业道德、操作要求、行为规则等重点内容;第三必须贯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产教一体、寓工于学”的教学模式将企业的管理制度与学习管理制度进行整合[3];第四必须体现在学习评价上,“项目”即“产品”,以企业标准来评价学生的操作,从而真正构建起“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使企业制度文化真正融入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

“看内心”还体现在校企的深层次合作上,一是让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课程开发,开发出“企业味”更浓的学习项目,切实变先前的“虚拟项目”“模拟项目”为企业真实项目。只有让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课程开发[4],才可能使产品的技术标准、规格规范等成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才可能使项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嵌套,毕竟对企业文化理解最真切的还是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二是让学校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的新产品研发,这也是将学校文化隐性渗透进企业的重要载体,在研发过程中,专业教师呈现出的似乎是专业知识与技术,但深层次的显然是学校的文化品味。

校企制度文化的融合不能仅重“外表”,更要细察“内心”。制度似乎是外显的、表在的,但真正有威力的制度一定是内隐于心的,只有将制度“化”为学习、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变有形的制度为无形的心灵法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制度文化融合。

四、变“拉郎配”为“自由恋”

在当前企业制度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文化趋同现象,即各职业学校引进的企业制度文化大体相同,都是一些通用的制度文化,如6S管理、ISO系列的管理制度等,没有彰显出学校的文化个性。在企业制度文化的引入中,学校也缺乏必要的论证,没有凝聚全面的共识,存在着领导凭个人意志决定、凭行政强制力执行、用工资奖金惩戒的现象,这是一种典型的“拉郎配”“包办婚姻”,必将严重影响学校的文化价值认同。

“拉郎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真正的现代职业学校管理制度,一是当前职业学校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各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没有明显区别,专业设置“大而全”“小而全”,专业结构与当地产业结构的吻合度不高,职业学校的“地方特色”不明显,没有实现“错位发展”,真正“专业化”的职业学校占比较小。二是在现代企业制度加速建设的同时,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的现代职业学校管理体制没有建立,职业学校的管理体制仍然延用普通中小学的管理体制,没有体现“职业性”。三是没有建立校企制度文化融合的制度保障,没能用制度来保障制度。

变“拉郎配”为“自由恋”,这就需要职业学校进行“制度重构”,建立起与企业管理体制相衔接的新型学校管理制度,从而使职业学校可以自由地、自觉地与“心爱”的企业“恋爱”。

要使校企制度文化“自由恋爱”并“门当户对”,首先应该变革职业学校的办学形态,将职业学校由现在的“综合型”向“专门型”转变,每所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都必须与当地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相衔接、吻合,体现职业学校的“地方味”,实现职业学校的“错位发展”。职业学校只有以不同的“面容”出现,才便于企业“相亲”。其次应变革职业学校的管理方式,在内部管理方面借鉴并引进企业化管理,构建基于校企文化认同的“命运共同体”,切实推动育人双主体、专业双带头、课程发、教师双素质、基地双主管、学生双证书等规章制度的落实,促进校企制度文化的和谐融合[5]。

校企制度文化之间的“自由恋爱”并不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同化,不是企图把校园变成工厂,将学生变成工人,也不是把企业变成学校,将工人变成学生,而是一种相互吸引,是在坚守各自核心制度文化基础上的纳新与创新。如通过建立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校企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及毕业生跟踪评价等机构和相关制度,实现用“制度来保证制度”。可以活化职业学校的办学形式和管理模式,推动职业学校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管理主体多元化,鼓励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合资、合作、股份、捐赠、成立基金会等多种方式参与职业学校的建设与管理,真正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文化共融。

校企制度文化的融合离不开主体间的深度参与,只有主体间的深度参与才能彼此理解并认同对方的制度文化,才能体察“内心”“两情相悦”,在“自由恋爱”中实现“两两牵手”。

参考文献:

[1]崔志钰.文化与中学教科研的关系[N].教师报,2012-5-9(1).

[2]范德华,赵明.高职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J].思想战线,2011(37):251-253,39.

[3]周欢伟,马仁听.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零距离对接的途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2(18):85-88.

[4]赵秀莉.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与课程文化对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24):138-140.

[5]吴高岭,余敏.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多元融合的意义及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 2013(5):171-174.

上一篇:幼儿园后勤安全管理工作探讨 下一篇:小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