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湿地.湖水

时间:2022-09-30 04:28:23

阳光.湿地.湖水

在南水北调工程韩庄泵站吃过早饭,稍事准备,我们便乘车去下一站点――二级坝泵站。这里地处微山湖的中部,一条名叫季河的流水潺潺流入湖中。河口湖唇相吻的地方是一片空旷宏阔的湿地,这是微山湖一大风景,旅游的绝佳之地。

正值七月。天空游弋着大团大团的云翳,阳光穿过灰色的云层,像是经“火与冰”的淬砺,光芒变得刺人的银白,剑一般直直地劈射下来,这情景像给人一种什么时候预感。

当我们的中巴车在鲁西南的原野上奔驰时,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七月的田野,树叶和庄稼叶子油油地闪着亮光,带着青苍的气味,扑进车窗,给人一种泥土气息的亲切和温柔。中午的田野很静,很少看到农人,仿佛人声隔断,尘世很远,静谧的世界能听到庄稼拔节的声音,花萼破裂的声响,夏季是生命的旺季,到处喧嚣着生命的热烈气息。鸟要觅食,要,要繁衍,要育雏,花要绽开蕾,蝉要脱壳,庄稼要拔节,树木要扩充自己的年轮,夏天对生物界中各种低等或者高等的生命现象要给予一个完满的交待。鸟鸣虫吟,无论天空和大地都是一种天籁般的和谐。虽是盛夏,但湖风习习,倒有点清爽清凉。这时我想起了英国诗人艾略特的诗句:

什么树根在抓紧,

什么树枝在从这堆乱石头里长出?

人子啊,

你说不出,也猜不到,因为你只知道,

一堆破碎的偶像,承受着太阳的鞭打。

……

风吹着很轻松,

吹送我回家去.

这样的旅游,陌生的乡野,久违的土地,错落的农舍,汽车穿过树林、田野、村庄,我格外兴奋。愉快的心情只能用诗歌来喂养――我们要看那片湿地,一片处女地,不,一个“复乐园”。

隔着车窗远望,湖野开阔,一览无余,远方的湖水在闪光,波光浩渺,近处是年轻的树林,期间参差着高高瘦瘦的银杏树,空气里散发着浓烈的植物的香味,路旁的田埂上有几丛金银花开得热热闹闹,给这寂静的田野增加了几分欢畅的气氛。

前面不远处就是我们的目的地――湿地公园。这原来是一片田野,有村庄、有庄稼,为了保障南水北调水质的清洁,水质的净化,退耕还湖,偌大的湖岸变成了一片湿地。现在是旅游开发的前奏,已有了基本设施,木头搭起的牌坊门楼,木条铺设的栈道,木房子,全是新建的,缺乏一种历史感、沧桑感。但时间会改变一切。周围的景区已粗略成形,湿地显得寥廓、荒旷。

我们走下车,进入湿地。没有导游,二级坝泵站的负责人,是个大学毕业十多年的工程师,他原籍安徽,是学水利专业的,常年在野外劳作,他的皮肤黧黑,脸膛黑里透红,操一腔带徽音的普通话向我们介绍: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缺水的战略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水污染防治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总体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输水水质的保障措施。我们这里的小季河截污导流是本区域南水北调水污染防治工程的重要内容。”

这位中年汉子侃侃而谈,他用手指向远处,过去这里脏、乱、差,污水肆流,如今小季河已加宽至少40多米,有的地方达60多米,水深3―4米,南岸设有15米宽的观光大道。小季河截污导流工程,运河湿地,国家水利风景区融为一体,成为休闲、娱乐、观光的好去处。

工程师扫我们一眼,问道:“你们不是参观游览了台儿庄文化古城了么?那里是人文历史古城,这里是山水自然文化,天光水色,风景秀丽,更能陶冶人的性灵。”

工程师的话语令我们兴奋不已。同行的S君是位诗人,美丽的自然风光引起她无限的兴趣,她也许发现了“诗眼”,从提兜里拿出照相机,啪啪地拍个不停。拍一阵,她回头问工程师:“这湿地景区何时对外开放呀?到时我还要尽情领略一番呐!”工程师高兴地回答:“明天秋天全部设施齐备,我邀你再光临我们的湿地!”

S君感慨道:“真是天工人可代,人工天难取!”

栈道崎岖、狭窄,抖折蜿蜒,逶迤在芦苇丛中,直通到湖岸浅水处。走在栈道上,如走进一个色彩纷呈的梦,翠绿的芦苇,白色的荷花,粉红的蓼花,淡黄色的桔梗花,还有蓝星星般的马兰草花,树、草、水,湿湿的空气,七月的阳光,亲切而热烈。芦苇任性生长,高高的,壮壮的,都长傻了,棵棵像竹子似的,还有刚冒出的苇笋,直直射向天空;红蓼花,白蓼花也肆无忌惮地疯长,有一两米高,一簇簇花儿开得热热闹闹,像过元宵节似的。还有那蒲草,蒲穗还未长出,叶子又宽又厚,随风摇曳。空气里羼杂着水腥儿味、泥土味、花香味,沁人心脾,使我们这些常年伏身案牍的“城里人”,从未享受到这湿润清香的空气,山平水远的超然,平淡和静虚。我站在栈道拐弯处,纵目四望,远处的烟水苍茫,近处的芦苇、岸柳如同帷幕般的重重叠叠,只觉得满眼的红翻翠舞,眼花缭乱,又感到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谜面。历史、轶事,人间的风雨,皆消失得无影无踪,惟有这湖阵阵,柳浪苇涛,摇撼着这片空旷的土地,发出快乐而动人的声音。

我俯身看到,那浅浅的流水里荇藻乱无章法,有的优雅地随水抑扬,有的浮在水中任水冲荡,阳光穿透云层射来,投射到水面,水里杂草和荇藻露出赭红和青绿的颜色。水边有葳葳蕤蕤,茂茂腾腾的蕨类植物,宽宽的厚实的叶子,油油地闪亮,还有不合时宜迟开的杜鹃花,长在冒出水面的沙堵上,皆裹进这一个湿润而又野性的世界。

丰草像缛而争茂,

佳木葱茏而可悦。

强烈的阳光,表示肃穆、庄重。

在这由于潮湿的水汽把阳光争成七彩的色谱,你会想到十九世纪法国印象派大师的画,欣赏到俄罗斯大自然风景画师列维坦、康斯泰勃的杰作。如果一个人爱上大自然,他才会发现美的东西。

栈桥旁是一棵正值盛年的柳树,树冠正肆无忌惮对外扩张,柳条很有忍性和耐力地下垂,已经勾到水面。水清沏得令人心颤,几尾小鱼在嘻戏光影,还是追逐水面上的一片落叶,撒着欢儿游,两只小鱼忽然吵起架来,像在骂娘,一会用嘴巴撕咬,一会又甩着尾巴摔打,它们的叫骂声,惊得水纹急忙散开。一条大的鱼游过来,那两只小鱼停止殴斗吵骂,那大鱼大概是它的父亲,至少是长辈,它们一个个败退而去。我真想告诉它,有我在,大鱼不会惩罪你们,可是两条小鱼倏然不见了。

临近湖边,向南望去,一片水波茫茫。远处几叶小渔船,三二人,撒网,浆声哗哗。水草长得不可思议,漓漓拉拉,有几米长,不是竖着长,而是横着长,鱼儿在水草间悄无声息地穿梭。这里是隔世的寂寥、孤单。

草绿、树绿、水绿,这里天空也似乎绿了几分,烟水漂渺,水意闲闲,清新灵秀,乃神仙境地也,置此佳境,只觉得一介俗身也净化如仙了。

我未有古人那种飘逸潇洒的情致,现代生活的节奏,已给人的精神造成了巨大的压抑,只有到大自然中,到山水里寻找解脱,进入禅境。

在这里,你会感到生命的禅悟,犹如艺术的觉悟或灵感骤然而至,你会感到血管里血液在汹涌澎湃地涨潮,你眼里会变得明亮、妩媚,充满爱和同情。野草的翠绿,野花的芳菲,鸟儿的歌唱,蛙鸣虫吟的天籁,天上云彩的浪漫,脚下流水的潺,这一切都变得深奥而富有哲理,生命、生命、生命的内涵是什么?你像回到童年,你的大脑里充满了密密麻麻的问号!

我喜欢荒凉,荒凉是野性的美,原生态的美,没有虚伪,没有矫饰,一切都坦坦荡荡,率率真真,这美有一种悲剧韵味,沉重而悒郁的美。超市的工艺品和绢花是美的,城市公园假山是美的,街道上的雕塑是美的,但那似乎太浅薄了,给人没有回味,甚至不能撞击人的心灵。

水与水都雷同,湖与湖都相似。我阅读过太湖的浩渺、旷达,我浏览过洞庭湖水天一碧、波光万顷的壮丽,也观赏过鄱阳湖气迫云天、涛惊群山的磅礴,但我却钟情微山湖这种独特的神韵,它没有白浪滔天,没有惊涛裂岸,似乎带有一种忧郁、拘谨、儒雅、文静,那小小季河,季河两岸这片宏阔的湿地,以及河水在七月的阳光下的缓缓流动,都像浅浅的民谣,载着浅浅的乡愁……

我登上湿地新建的望塔,放眼望去、烟水迷,绿意浩瀚,我顿时神情气爽。在我面前摆着的是一部大自然的书卷,在这部宏伟的巨著中,我学会了怎样崇拜它的作者,我感到惊惶,感到迷茫,湿地深远雄旷,海一般辽阔,天空一般旷达,这是人类的杰作,更是造物主最高智慧的表现。大地上每棵小草,每株野花,都是大自然之子。它们有灵性,有感情,有崇高、纯朴健全的自然性。我真想扑下身子,亲吻这些花草,它们平等、自由、自爱、和谐,且富有同情心。而人类社会到处充满着丑恶、邪恶、肮脏和卑劣。自然界是最纯净的,具有天然的真、善、美。

《圣经》上说,上帝创造人类以后,建立了一个伊甸园,让人们在哪里快乐幸福的生活,但人类却失去了这个乐园,被贬谪到罪恶的人间――失乐园。整个基督教的理想就是教化人类,规劝人类,洗净罪孽,由“失乐园”而得以“复乐园”。

诗人 S君兴致勃勃地说道:“这片湿地不仅净化了水,也净化了人的心灵。这是上帝的伊甸园!”

大家称赞诗人的高见。

是的,我不禁想起两个世纪以前法国哲学家卢梭的话:“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但愿今天的人们能够从中痛定思痛,创造更多更美的失而复得的人间乐园……

上一篇:和风细雨润童心 下一篇:绝招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