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时间:2022-09-30 12:33:34

民办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摘要:本文探讨了民办高校计算机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方案,构建了基础实验、设计提高、综合应用开发、科技活动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描述了每个层次的实施方法与目的。该方案应用到本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民办院校;综合应用开发;科技活动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1-00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民办高校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专业门类设置越来越齐全。同时由于时展的局限性,民办高校的专业建设仍有很大的不足,各学校间专业雷同、缺乏特色。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办有自己特色的专业成为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山东英才学院作为山东省会济南第一所民办本科高校办学伊始就开设了计算机电子信息相关专业。截止目前,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作为山东英才学院的二级学院已经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七个本专科专业。但由于几乎所有的国办及民办高等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因此,让培养的学生在众多学校毕业生中具备竞争力,创办自己的特色,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大力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1 目前实践教学体系的不足

在目前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没有真正充分发挥其与理论教学之间的纽带作用[2]。而且没有发挥出实践环节对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因素:1.1 实践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的矛盾。计算机电子信息知识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为了把计算机电子信息前沿知识和技术及时加入到教学中。这样,对强调动手能力的计算机类专业来说,实践环节的任务越来越重。对课程的实践内容整合、解决实践内容与企业工作岗位所需知识之间的矛盾成为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1.2 课程实验基本都是独立授课,缺乏相应的整合、交互与融合。我们目前的实验环节仍然以课程为单位,主讲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时基本上是以本课程的知识点为依据,很少涉及该门课程之外知识的讲解,更不用说把多门课程的知识融合为一体给学生指导了。但是很多课程之间是互有联系的。通过调整、整合课程实验内容,可以让学生更连贯性的学习相关内容,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专业知识是自成体系的。学生只要阶段性的学好各课程知识并很好的把各课程知识点串联、交互、融合到一起的话,可以解决现实中的很多实际问题。1.3 综合型与创新型实践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践环节是理论教学过程的延伸和拓展。传统的实践课程内容一般是从验证型的基础实践开始,逐步提升到设计型的综合应用[3]。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后期开展的综合性实践不能得到重视,更是缺乏创新性。学生很难得到能力方面大的提高,培养的学生缺乏社会职业需求的实战能力。在当前就业压力形势下,培养学生具备更强的动手能力、实战能力、业竞争力,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入手,设法增加科技创新活动以期解决这个问题。

2 实践教学体系的革新与实施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结合现有计算机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不足,我们对原有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革新,新体系由以下几个层次组成:2.1 基础实验层。基础实验层主要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为主,每门实验课程都配备了专门独立的实验室。主讲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和知识体系,把课程知识融合提炼,形成多个小的实验模块。上课时以模块化为基础讲练结合反复练习与验证。在基础实验层次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实验的方法去验证并促进理论的学习。同时,理论又是实验的指导。最终理论与实验知识融为一体。学生逐步消化并掌握课程的内容,达到课程设置的教学目的。2.2 设计提高层。设计提高层层属于课程综合性设计。包括各门课程的课程设计。该层次的设置主要以集中实践环节的形式进行,教师以某一门专业课程为基础为学生准备一个综合的实验项目,学生集中一周的时间,综合运用专业课程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将构想转化升级为设计的能力。这一层次将原有的“独立的实验”教学形式转化为“综合”“系统”的实验实训。通过这个层次的实践训练,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层次会有一次质的飞跃,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极大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2.3 综合应用开发层。综合应用开发层是对专业的一系列专业课程进行综合和融合的训练。包括工程类系列设计实训(含计算机网络工程、楼宇间工程布线等)、综合应用开发系列实训(含计算机组装实训、单片机系统开发与调试及其它共10余项实训)、生产性实训(含电子产品制作、实训程序的开发等)以及其他系统性实训。该层次阶段灵活性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每个实训流程以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为蓝本,同时根据学生的喜好,一般要求学生三到五人一组在两个周内合作完成一个产品或项目的整个开发实际过程。例如制作一个可以自动识别路径的小汽车、模拟某单位的网络工程布线等等。在该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并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学习从细节做起,严格实训步骤,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不仅仅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更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与工作素养。2.4 科技活动层。该层次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发主动地在课余时间完成。学院为学生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以国家教育部门举办的比赛项目为训练项目,选拔优秀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经过专门高难度的训练后,参加校、市、省及国家级相应比赛。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层的活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习兴趣被全面激发,创新潜能和灵感得到启发。

3 教学体系研究革新实施后取得的成绩

经过近几年的研究与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教学效果改善明显,表现如下:

3.1 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使自己的实训项目和企业的需求更具统一性。“走出去”[4]成为每个老师必须思考并付之于行动的事情。到企业中进行挂职锻炼,并把在企业中的技术动态引入自己的实训教学中,使学生较早地接触到岗位性教育。3.2 为了充实各层次各模块的实验实训内容,每门课程的指导教师都编写了适于学生的教学指导书。形成了一系列具备多元化、易用性、实效性的规范化实验指导书。3.3 科技活动层的建立,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环境。一批头脑灵活、善于专研的优秀学生可以尽情的开发自己的潜力,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屡获奖项,仅2011年就获得了全国电子大赛山东省本科组二等奖,2011年获得山东省机器人大赛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各大高校都开设计算机类专业的竞争条件下,作为迅速发展中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培养更具职业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强,并能将专业知识和工作岗位实践相紧密结合的学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山东英才学院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的革新与实施,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创新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完善与改进教学模式,培养更具竞争力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杜俊娟.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多元化模式构建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0(36):280-282.

[2]何静媛,朱征宇.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25-27.

[3]喻宗泉.计算机基础与实训指导[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4]王轶男.关于职校计算机专业师资建设问题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05,(5).190

基金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2011ZCJGM07)

[作者简介]

王甲琛(1979.11-),男,山东兖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现代电子设备与系统设计。

上一篇: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研究 下一篇:计算机VF程序教学设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