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企业消防安全助力

时间:2022-09-29 11:28:09

为企业消防安全助力

2016年10月28日,由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13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规范和加强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给企业专职消防队建设提出了政策措施,为企业建立消防专职队伍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企业消防安全提供了保障。

随着2015年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4・6”爆炸着火重大事故、“8・12”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2016年江苏泰州靖江市德桥仓储有限公司“4・22”火灾事故等事故的接连发生,公众和安全生产行业对消防队伍专业化建设和企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的呼声不断加大。

2016年10月28日,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13部委联合出台《关于规范和加强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当前,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面临哪些困境?《意见》的出台,提出了哪些“药方”?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中石化武汉分公司消防大队队长郎军和《意见》主笔人、公安部消防局社会消防工作指导处副处长司戈大校。

郎军

企业重视不足 人员流失严重

据郎军介绍,中石化武汉分公司消防大队1976年建队,各类人员145名,配备各类车辆25台。中石化武汉分公司专职消防大队承担的职责主要包括灭火抢险救援、现场监护、内部消防安全检查、人员培训和消防“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等。业务培训包含两大类,一类是内部培训,参照公安消防训练大纲进行培训,还定期参加当地消防部门组织的业务集训;另一类是外部培训,中石化北京燕化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理论培训,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进行实操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指挥员、消防员等各个层面,基本能够保证业务专业性和熟练性。

但是从企业对消防安全管理的定位来看,目前,企业对消防安全管理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企业往往把消防职能划分为后勤服务类,消防队在企业只有检查权没有考核权,无法形成对企业内部各单位的约束力。另一方面,企业为了精简机构,往往将消防部门设置在安全环保部门之下,受其指导,而事实上消防安全管理有其自身的体系和建设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内部专业消防机构作用的发挥。

“企业消防应该不仅仅是承担应急救援和检查职责,同时还应该起到对企业内部消防安全管理作用。只有充分发挥专职消防队的日常消防安全检查作用,才能真正推动企业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才能杜绝企业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可能造成的缺失。”郎军说道。

谈起企业专职队建设存在的困境,郎军指出,最突出的问题是人员流失严重,“特别是业务骨干留不住”。究其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防员没有成长通道,技术专业性单一;二是消防员素质参差不齐,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三是消防员待遇低,看不到职业发展空间;四是企业对专职消防队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13部委联合颁布的《意见》,郎军表示很欣喜,“国家把企业专职消防队伍的建设纳入顶层设计,我们作为企业专职消防队伍的一员,深感鼓舞,感觉有了‘娘家人’。希望集团公司结合中石化特点,在地方政府各部门支持下,让《意见》落地生根,真正得到落实”。郎军认为,若资金、政策保障不到位,就会导致《意见》难以落地,毕竟企业关注更多的是经济效益。

司戈

厘清责任边界 用市龌制引导

多因素导致企业消防队伍机构萎缩

司戈介绍,新中国成立之前,一些大型企业就有专职消防队,之后,尤其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很多大型工矿企业有建立专职消防队的要求。到1992年,全国各类企业专职消防队达11万余人,人员、装备全面超过公安消防队伍,处于鼎盛时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生存压力加大,一些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认为专职消防队是“只投入、不产出”的包袱和累赘,重视不足,投入不够。截至目前,全国共有企业专职消防队员7万人,除了石化、民航等行业系统外,其他领域专职消防队伍规模、灭火救援战斗力都处于下降趋势。

“一些企业领导未厘清企业社会责任与政府公共服务责任的边界,片面认为企业建立专职消防队是‘企业办社会’,只强调企业是纳税人,理应享有政府提供的消防安全等公共服务,却对易燃易爆等行业明显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的火灾风险视而不见,加之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发生火灾的概率毕竟很小,更加不愿意建队、养队”,司戈谈道。政府提供的普遍的公共消防服务对象是整个社会,企业则应当依照自身生产的特点和危险性,以社会安全发展平均线为基准,发挥企业专职消防队调减火灾风险的作用,划清自身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公共服务的边界。

司戈指出,目前有关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法律法规也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如《消防法》对建队范围“大型”“重要”“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等界定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消防法》对未依法建队的企业也没有相应罚则,导致企业违法零成本。

“另外,企业消防队伍用工不规范,保障机制不健全,也在制约着企业消防队建设”。司戈继续说道,企业消防员从事高危险工作,却未能享受特殊工种的岗位津贴、提前退休等待遇,收入明显偏低,未将职业资格作为入职门槛,导致综合素质整体偏低。很多企业违反《劳动合同法》,将专职消防队员确定为劳务派遣用工,影响队伍稳定。

联合多部门解决难题

“企业建立专职消防队不是我国特例,而是国际惯例,像德国的巴斯夫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在全世界有30支专职消防队,美国康菲石油公司等大型企业也都建有企业专职消防队。”企业消防队作用很大,不仅开展企业内部安全检查、教育培训、作业监护等工作,更重要的是,熟悉企业每个车间、每个岗位、每个装置、每条管线,一旦发生物料泄漏、火灾爆炸时,懂得第一时间处置和操作。“这也是我们公安消防队所不能替代的。”司戈说道。

1987年,公安部联合国家经委、劳动人事部、财政部4部门联合制定《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组织条例》,从人员和装备配备标准、组织管理、人员工资福利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对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进行了全面规定,促进了当时企业消防队的蓬勃发展。“在30年后的今天,我们也应当运用市场思维,去推动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消防队伍,为此,公安部联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发改委等13部委,争取多部门支持,为企业专职消防队建设发展保驾护航。”司戈继续说道。

对《意见》中亮点,司戈重点介绍了以下六点。

一是对应建立专职消防队的企业范围更加明确。《意见》明确,大型企业是指超过《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中型企业上限的企业;距离较远是指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公安消防队、政府专职消防队接到出动指令后到达该企业的时间超过5 min。并且细化为核电厂、主要港口、民用机场、石油化工企业等八类企业,操作性更强。

二是经费保障。《意见》将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经费纳入安全生产费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对企业购置消防车免征车辆购置税。企业专职消防队员参加职业培训和鉴定,可向当地人社部门申领补贴。

三是人员保障。《意见》提出,企业应当依法与专职消防队员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符合《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的,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意见》指出,企业专职消防队员不应采取劳务派遣用工。对此,司戈补充道:“近年来为了规避法律责任,很多企业消防队都在使用劳务派遣形式。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符合临时性、辅、替代性的岗位才可以使用劳务派遣。企业专职消防队的工作性质是不符合这项要求的。”

《意见》明确,企业应当按照《劳动法》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结合专职消防队员工作环境高温、浓烟、有毒、噪声、高空、地下的特点,参照本单位高危或特殊工种岗位,切实提高工资、津贴,落实相关待遇。

四是推动消防队伍职业化。《意见》推行专职消防队员持国家职业资格证上岗。“2016年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公示,列出准入类资格42项,其中有3项涉及消防职业资格,包括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员、消防设施操作员”,司戈补充说。《意见》明确提出将专职消防队员的职业资格与其岗位任职条件、薪酬、合同续签、职级调整晋升等挂钩,“消防队员职业发展的通道是会逐步畅通的。”司戈很有信心。

五是消防车辆优惠政策。《意》明确提出,企业专职消防队消防车执行灭火救援任务往返途中,收费公路、桥梁免收车辆通行费。

六是综合运用激励约束机制。《意见》会同安监部门,将建立专职消防队作为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重要内容,纳入高危行业企业准入前置条件。公安消防部门则对应建未建专职消防队的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将处罚信息通过工商部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司戈补充道:“这涉及企业信用问题,直接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和立足。”

司戈还介绍,对企业来说,参保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按照风险厘定原则,《意见》鼓励商业保险企业采取差别化保险费率,鼓励其下调建立消防队的企业参保费率。

“另外,我们说运用市场思维,还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意见》中‘建立企业专职消防队的范围’不仅仅指国有企业,而是包括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司戈强调。

上一篇:推进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发展 下一篇:预防职业性氯丁二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