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新课程下高中政治课高效课堂

时间:2022-09-29 08:34:32

【前言】如何构建新课程下高中政治课高效课堂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二、多角度多方面培养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营造高效的政治课堂也是尤为重要的,学生面对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和判断。如“商品”这个问题,要求大家首先从概念的意义上搞清楚什么是商品、什么是商品的两重属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商...

如何构建新课程下高中政治课高效课堂

摘 要:《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作为高中的政治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要善于利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要敢于突破常规,创新教学提高政治课堂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高中政治 创新思维 发散思维 合作 高效课堂

“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这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制定依据,新课标中更强调教法和学法有机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笔者认为构建高效课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是课程改革的实质和落足点,疑从心生,善于质疑,学生才可能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而巧妙设置疑问就是创新教学的体现。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在质疑中探寻,鼓励创新思维,鼓励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思考中寻找智慧的闪光点。“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如在讲《神奇的货币》时,学生提出“电子货币是不是货币?”又如针对经济常识价值规律与经济的一般特征的教学,设置情境“不找市长找市场”。让学生在争辩中体会到“市长”与“市场”关系的微妙变化。问题的提出具体,学生置身于问题探究的氛围中,在评议、争论中让学生体会到“独到见解”的愉悦,力求在释疑解惑中,循循善诱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多角度多方面培养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营造高效的政治课堂也是尤为重要的,学生面对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和判断。如“商品”这个问题,要求大家首先从概念的意义上搞清楚什么是商品、什么是商品的两重属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而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即商品必须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只有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才能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分组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学习方法,它体现了学习的“合力”。这种教学方法有其灵活性和启发性的特点。教师在课前或者课上实现学生的分组,在课堂上利用小组的集体智慧去探究学习内容的快乐,大有“集体闯关”意味。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碰撞与融合着不同意见,并由此生发出学习的灵感。例如,在学习“消费观念”这一内容时,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不同消费观的分析和辩论,这样,学生不仅会对不同消费观念的印象深刻,也能通过别人的见解让自己对消费观念的认识得到补充,从而得到更加深刻的见解。另外,实行小组合作模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政治课的学习上更加如鱼得水。

四、突破常规,构建创新教学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总是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很显然会被时代淘汰,作为政治教师更是要立足前沿,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和手段,用更加丰富的、更鲜活的生活经验去引领学生的成长。没有超前意识、没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就无法创造中国社会发展的未来。基于以上的考虑,作为教师在备课、上课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

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不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哪些内容该讲,哪些内容不需要讲,哪些东西需要拓展延伸等等,一切的立足点是学生,立足于学生的认知,以学生为主体。切不可出现“为做课而做课”的现象,尤其是遇到同行听课时,有些人为了迎合听课“观众”,而忘了课堂的“主角”。这是舍本而求末的表现,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与学的统一性原则

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就像是一道菜,颜色再美,味道不佳,也是失败。教学也是这个道理,教师一定要将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统一起来。教学的花样再多,手段运用再巧妙,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做好教学的统一,就要在备课上、备学情上、备教法上、备学法上下工夫。形式上求新也是为内容服务的。

3.实践性与开放性原则

政治课的特点决定了政治课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来感受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个生活领域的变化,来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例如:在平时提醒学生关注新闻,关心时事,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学生每天收听收看新闻联播,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堂上利用课前三分钟“时事要闻”等形式将政治课的实践性与开放性做到有机的结合。

总之,新课标下要求教师不断对现有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从而创新出更加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提高政治课堂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展的要求。

上一篇:贴近生活 走近历史 下一篇:水利水电工程招投标阶段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