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教学反思

时间:2022-09-29 05:40:42

散文阅读教学反思

一、散文难教的原因思考

首先,是散文阅读和研究的理论缺乏。笔者在散文教学中也想查阅一些资料,但是具有实际的方法指导意义的文章很少。相对于实用文体和其他文学文体而言,散文方面的知识是最少的。在初期的散文教学中,在教参中获得的帮助是最大的,其他方面的帮助很少。所以语文教师会产生不知道教什么的困惑。例如,冰心《观舞记》一文中这样写道:我们看她忽而双眼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的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如果是实用性文体,我们是为了获取信息,文学文体我们是为了获得审美体验。而这一段到底让我们读什么。教参里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文字理解卡拉玛姐妹那美妙的旋律,轻盈的舞姿,以及作者巧妙的运用神态描写与动作描写对卡拉玛姐妹的屋子进行细致的描绘。但是,学了这些是为了培养学生什么语文素养,提高学生什么能力方面是模糊的。其次,是学生散文学习目标模糊。除了散文之外,语文教学中的其他文体都较为容易的实现相同文体学习方面的素养迁移。但是散文文体不同篇章间的学习迁移就显得较为困难。初中课文所选散文与其他文体比较,具有极强的个体特征,每一篇散文与其他散文相比较都有自己独特之处。也就是说,初中的散文既是学习对象,也是学习材料。这就让学习者在学习的时候摸不着头脑,觉得学习了一篇散文的知识怎么在那篇散文的学习中不起作用。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心田里的百合花》、《生命,生命》、《安塞腰鼓》这些课文都是独特的文本,都有无可替代的特征,所以这些文章既是学习散文这一文体的范例,同时这些文章本身也是学习的对象,因为它们所表现出的特质是其他媒介载体无法替代的。

二、散文教学内容与方法确定的思考

在散文教学中,本文作者和同事感到最难的地方就是散文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确定。经过查找文献与自身的经验总结,笔者归纳了散文教学内容和方法确定的策略。首先,散文教学要依据散文的特征、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堂生成的师生阅读经验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根据散文的特征,散文的教学内容既包含一篇篇散文为载体的散文阅读方法,也包括一篇篇散文本身。通过散文教学要让学生有独立阅读和鉴赏散文的能力,同时也要对散文的作者、散文本身的文化特征进行理解和内化。同时散文教学内容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制定,因为课本中选的文章太经典了,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非常遥远。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将散文中的内容和学生的经验世界建立联系,让学生可以在已有的生活知识的条件下进行散文的阅读学习。另外,除了预设的散文教学内容外,语文教师还需要结合课堂的展开进行生成性教学内容的确定,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监控,注意学生创造性的理解,引导学生获得独特的散文阅读体验。例如,在《背影》一课的教学中,笔者结合文体特征将叙事散文的阅读方法和朱自清散文的特征共同作为教学内容,同时还考虑到文章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世界太远的情况,笔者将学生身边和自身发生的相关事件引入课堂教学,引起学生相似的生活体验,为课文阅读学习扫清障碍。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作者两年之后才写这篇文章,而不是一分别就写”的问题。我马上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并借助朱自清和他父亲之间关系的背景知识进行解释,将学生的课文学习引向深入。在散文教学方法方面,笔者总结了一套读写结合走出文本的策略。钱理群先生曾描述过的理想课堂:牵着中小学学生的手,把他们引导到大师、巨人的身边,互作介绍以后,就悄悄地离开,让他们这些代表着辉煌过去的老人和将创造未来的孩子一起心贴心地谈话,我只躲在一旁,静静地欣赏,时时发出会心地微笑。教师引领学生品读散文的语言走进文本后,一定不要忘记自己只是个引领者,要让学生与作者,与文本进行深刻地交流,而“读写结合”则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让学生既能走进文本,又能走出文本,超越文本。如朱自清《春》一文,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多角度对春景进行描绘。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引导学生品读语言,那么学生只是走进了文本,还应走出文本,模仿名篇进行仿写练习。现摘录如下:春天到了。万物开始从沉睡中苏醒,迎接春的洗礼。小草从泥土中探出它们的小脑袋,树枝上的小芽苞也不甘示弱,努力地钻出一个又一个,嫩绿嫩绿的。天气渐渐转暖,小鸟也比原来多了不少。偶尔有一群小麻雀从头顶上飞过,忽而飞到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对春姑娘说话;忽而飞到树下用哪个嘴啄着什么,可能是觅食吧。又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作者从花树、花穗、花朵多角度描绘,按照由远及近的写景顺序进行描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甚至创新写景角度。现摘录如下:第二天清晨,我一个人在路旁走着,看见那棵被雪花压着的梅树,它露出害羞的脸,在和太阳公公问好。那一朵朵梅花小巧玲珑的在树枝上挂着,一动不动,像是树上的装饰品,一瓣花瓣好像一颗爱心,缀在树上,给人带来无限的温暖。树干是油棕色的,直直的,没有垂头丧气的样子,这让我有很多感触……散文是生活的积淀,阅读时需要细细品味,真切地感受,深刻地领悟,除了依靠学生的生活积淀,丰富的阅读经验外,教师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也是十分重要的。以上就是笔者在散文教学方面的一些思考,希望这些思考可以为同行们进行散文教学方面的交流构建一个平台,以促进散文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笔者认为,唯有进行阅读教学持续深刻反思,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迈上新的台阶,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

作者:魏国秀 单位:呼和浩特市第四中学

上一篇:高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 下一篇:个性化在阅读教学中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