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教育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时间:2022-09-29 04:41:32

技工教育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摘要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是一种主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技工教育物理教学实际出发,阐述了物理实验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 物理 实验 教学 作用

众所周知,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实验始终是教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因此在技教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当中,教师通过物理实验的演示,不仅能提供学生对所研究的物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及实际操作的兴趣,在操作中获得一定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总而言之,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物理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通过实验教学可以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物理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做一些比较有趣味的、新奇的物理实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进行理论教学前,可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达到激发他们思索与探索的欲望。学生有了这样的欲望,教师再利用实验的方式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再去通过授课解决实验所产生的悬念。这样教师就可以用具有惊险性、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可以把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比较常见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

通过实验教学与实践操作,抽象枯燥的物理知识就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加“实用时间”,提高学习效果。

二、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以教师为主要操作者的表演示范性实验。它主要是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展示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配合讲授或穿插学生讨论等方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在演示实验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的发生和变化过程,指导学生在演示实验中通过认真观察捕捉“奇”的现象,且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并探索其中的规律,带领学生分析思考逐步形成理论。这样,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对理论知识建立的过程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使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较抽象的理论物理知识,能够使其久久留与脑海之中,保持较长的记忆时间。

教师可以在演示实验前或演示实验过程中,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以便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及现象变化过程,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最需要观察的事物,并指导学生观察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在演示实验的观察训练中可以逐步减少教师的指导,从开始时实验前做详细的指导观察逐步地变为有重点地指导观察。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后,可运用“无声演示”的方法,即教师在演示前和演示过程中都不讲解指导,而只操作给学生观察,演示结束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和过程用科学语言正确描述出来,可以先提一名学生回答,然后请其他学生补充,直至达到要求为止。这样反复实验,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物理实验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技工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对现有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和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及积极改造自己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实验教学既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客观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又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更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物理学科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质疑、大胆实验、勤于实验,在实验中创新。对于一个实验结论,起初,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比较简单、肤浅,要提出有分量的问题需要一个引导过程,在教学上应提倡学生举一反三的科学态度,大胆设想,敢于实验。在师与生相互实验中找到新的答案。同时,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原理、实验设计原理、实验操作原理的教学,只有知其所以然,才能理解掌握,才能在灵活运用中创新。

四、物理实验可以促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形成。

我们知道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然而,实验是一个十分严谨的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因此它更有利于人们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

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从而促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就物理实验本身的特点来说,它是一个十分严谨的科学研究的过程。只有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本着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态度,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完成。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深刻的领悟到实事求是的哲学方法论的重要意义。例如,有的同学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中,遇到一点小问题,如实验数据测的太多,实验时间太长。他们就放弃做实验,抄袭别的小组同学的实验数据。殊不知,每组实验数据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即使同组实验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做实验数据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教师们在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就可以以这些同学作为反面教材,教育大家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这样一来,教师既培养了他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还促成了他们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形成。

综上所述,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多为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分组实验,无论是哪一种实验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物理的浓厚兴趣,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教材,掌握教材,通过各种感觉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理解知识打好基础,以便学生很好的认识物理现象,掌握物理规律和理论,能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李刚.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教师群组(教师交流网站)2010.10.

[2]周金风.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考试周刊,2012,(92).

[3]王道俊.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施忆.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下一篇:新形势下中国油气储运行业发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