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构建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的SWOT分析

时间:2022-07-07 03:00:26

海南构建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的SWOT分析

摘要 运用SWOT分析法探讨海南构建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存在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威胁,在对海南构建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航运物流中心 海南 区域性 SWOT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海南经济稳健发展,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港航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打造海南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大力发展海南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不仅可以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深入发展,还对推进我国环北部湾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南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海南区域性航运物流SWOT分析

1、海南构建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的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

作为中国疆域最南端的岛屿,海南省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跟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它不仅位居环北部湾地区,而且地处国际航运主航道上,毗邻东南亚,连接北部湾,背靠华南腹地,是连接两洲(亚洲和大洋洲)和两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通要道。

(2)港口基础设施良好

在“十一五”期间,海南加强重点港口的布局调整和建设,形成了北有海口港、西有洋浦港和八所港、南有三亚港、东有清澜港的“四方五港”的港口布局。至2010 年底,全省沿海港口泊位达到143个,比“十五”期末新增生产性泊位63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增加20个,达到34个。以海口港为例,海口港拥有各种专用港口机械近200 台,其中有40t 多用途散装门机、轮胎吊、铲车、散装化肥灌包设备和切片加工及输送设备等等,港口装卸作业全部实现机械化。如今,海口港已成为环北部湾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跻身于环北部湾地区中心枢纽港之列。

(3)港口生产能力迅速提高

2011年,海南同时跨越港口货物年吞吐量一亿吨和集装箱年吞吐量一百万标准箱两个大关。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由建省时的826万吨增至一亿吨。目前,海南每月的平均吞吐量达到900万吨,主要港口每月的吞吐量相当于建省前全年吞吐量的总和。截至2011年底,海南港口货物吞吐量是建省时的13倍,标志着海南港口群发展已经实现质的飞跃。

2、海南构建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的劣势

(1)货源种类单一,市场规模不大

从货物种类来看,海南进出岛货源主要集中在浆纸、白糖、木材、原油、化工等产品。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升温,钢材、水泥、建材及其他化工产品数量也有大幅增长,海南光伏、热带农业、渔业、房地产、汽车制造等产业相关产品周转量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说,航运货物种类单一,以及区域航运内生需求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本地区航运市场的规模发展。

(2)航运基础设施存在差距,港口发展结构性不平衡

海南地区沿海港口总量不足,港口泊位功能单调,大型专业化泊位少,深水泊位不足等问题限制了港口总体吞吐能力的提高。此外,在大、中、小码头相互配套衔接,干线港、支线港和喂给港相互协调发展的统筹规划上还存在差距。由于各港区的码头布局不合理,功能重复、分散、规模小、管理薄弱等,造成了各港区发展混乱、恶性竞争的现象仍比较严重。

(3)航运信息化服务水平低

整个航运体系尚没有形成一个能统一调控的公共信息平台,在航运交易、货品交易、信息等方面缺乏信息手段支持,导致港口信息化服务水平低下,科技开发与创新在港口物流发展中相对滞后。很多港口仍然靠传统方式管理,运行效率低,周转慢,且成本费用高、服务不尽满意,缺乏竞争力。

3、海南构建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的历史机遇

(1)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动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

自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海南港航业发展开始迅猛提速。从历史发展来看,海南集装箱吞吐量从不足1万标箱到50万标箱用了20多年时间,而在2009年至2011年的3年时间里就完成了从58.52万标箱到100万标箱的飞跃。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海南省港航主管部门全面推进水运运力结构调整,推进集装箱船队建设,进一步完善集装箱航线布局,使中转箱量、冷藏箱量大幅增长,为海上货物运输搭建了多条快速通道,这些都有利于促进海南航运物流事业的快速发展。

(2)环北部湾经济圈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机遇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以及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区域内外贸易需求与国际海运量将持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南应抓住历史机遇,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打造以海口港、洋浦港为重点的面向东南亚区域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升海南的整体竞争力。

4、海南构建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的威胁与挑战

(1)周边港口的竞争

从整个环北部湾区域来看,海南周边有广西的防城、钦州、北海、广东的湛江等港口,都是中国大西南地区通往东南亚便捷的出海口,地理位置相近,功能趋同,港口之间存在着激烈竞争。以2012年统计数据为例,海口港的货物吞吐量为1.1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准箱。而广西最大海港防城港货物吞吐量也突破了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为28万标准箱;广西另一大港口钦州港2012年货物吞吐量为5622万吨,但集装箱吞吐量为47.4万标准箱。并且在2013年,防城港将新建成7个万吨级码头,新增吞吐能力3200万吨,预计2013年防城港吞吐量将达1.35亿吨。

(2)缺少综合性物流服务和现代物流配送体系

在海南,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较少,能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的企业更少。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现代物流理念,不具备现代物流管理的能力。尤其在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缺少统筹分工及自动化、集成化的管理,要想在发展过程中全面转型,尚需要一定时日。

二、海南构建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的建议

1、支持产业发展,创造航运需求。在推动海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坚持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的产业发展战略,努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并充分发挥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口综合保税区和洋浦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和港口的地理区位优势,促进外向型企业发展,以增加航运市场需求,拉动航运业发展。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港口结构布局。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重点建设海口、洋浦、八所、三亚、清澜五个港口。并以港口为辐射,形成以海口、洋浦、东方、三亚、琼海和琼中六城市为区域性节点的综合性物流网络体系,在竞争合作、网络协同、统筹管理下,满足海南物流产业发展和构建海南航运枢纽物流中心的要求。

预计,至“十二五”末,海南港口货物吞吐能力将达2.27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465万标箱,以洋浦、海口、八所、三亚为重点,配套建设一批为国际旅游岛和临港产业发展服务的港口设施,使海南港口成为多功能的服务中心

3、加快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结合先进的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港口管理与物流资源信息的共享,使港口与港口、港口与海关、港口与货主、港口与承运人、港口与海关、港口与商检、港口与银行、港口与保险等业务相关部门能进行业务的实时对接,从而达到以简化操作流程,提高服务保障效率的目的。

4、增强现代服务意识,提高港口竞争力。港口物流服务应从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除了为用户提供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报关、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等分段服务外,还应扩大至为现代国际航运企业和用户提供融资保险、海事规范、政策咨询、技术标准等相关的增值服务上来,通过转变服务意识来提高物流服务功能和效率,以真正提高港口的竞争力。

5、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培养和引进高端物流人才。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促进港航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并针对具体政策、法规的落实和实施树立长效的监管机制,保持政策的持续行和稳定性。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重点港航企业或项目的资金扶持力度,拓宽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等多元化融资管道,并注重高层次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提高港口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芦延秋.航运物流业:认清形势是突破的前提[J].今日海南,2012,(03).

[2]陈勇军.航运枢纽物流中心: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J].今日海南,2012,(03).

[3]陈设.海口港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J].中国水运,2009,(08).

注:本文为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Hjsk2013-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一篇:学生解决实验问题能力的评估标准 下一篇:浅谈体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