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时间:2022-09-29 03:52:22

河南省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一、引言

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经济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钱纳里和塞尔奎因认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工业化的演进导致产业结构的转变,带动了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国内学者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周一星(1995)、冯邦彦和马星(2005)、黄群慧(2006)、李金昌和程开明(2006)、汪段永和朱农(2007)利用不同数据指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些文献的共同特点是很少涉及产业的就业结构。实际上,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有更为紧密的关系,本文拟从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两方面对河南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经济的关系进行探讨。

近年来,河南省积极推进城市化,加快城市发展的步伐,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总体来看,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经济相对落后。2005年年底河南城市化水平为30.65%,只相当于全国1996年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城市经济迅速壮大,但是经济结构层次不高。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分别为17.9%、52.0%、30.%,而就业比重为64%、17.5%和18.5%,大致相当于全国1998年的水平。这意味着在今后的发展中,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河南将会面临沉重的就业压力。

二、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里我们从省际和省内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地区差异的原因。城市化水平我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加以描述,但经济发展则是包括了很多方面,我们只选择和城市化水平密切关联的指标(人均GDP、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工业化率等)来进行分析。

以全国31个省、直辖市2005年底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的相关系数高达0.937,相关关系十分显著,这说明了经济发展对城市化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大力发展地区经济有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721,相关关系也很显著,说明一个地区的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高低对其城市化水平有直接影响,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越高,该地区城市化水平就越低。意外的是,城市化水平和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0.176),和工业产值比重的相关系数也只有0.296,相关关系也不突出。究其原因在于以下两点:一是由于我国城市的发展和工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和西方国家不同,西方国家城市的发展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才迅猛发展的,其工业有较好的基础。而我国在建国初期,工业的发展基本上是空白,城市遭到极大破坏,河南地处中原尤为如此。初始条件的差异决定了我国乃至河南产业政策和城市规划不可能和西方一样,而改革后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村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所推动的,这进一步导致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发展相分离。二是在影响城市化水平的因素中,产业的就业结构更为直接。因为城市化进程直接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这种集中主要是由就业的变动引起的,因而产业的就业结构与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关系更为密切。这从按非农业就业计算的工业化率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11可以看出端倪。

从城市化水平与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来看,相关关系则要显著得多,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在0.6以上。但是各产业就业构成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相对相关关系不变。在三次产业就业构成中,第二产业就业构成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系数最小,这说明各省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对城市化水平的推动作用不如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大。由于城市化水平和第三产业的相关关系密切,我们来探讨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除了交通运输和住宿餐饮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外,其他行业与城市化水平相关关系都很明显。而河南房地产业、金融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处于劣势,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河南城市化水平低下的原因。同时,各行业之间相关性很强,相关系数大都在0.8以上,说明这些产业之间的发展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尽管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与城市化水平直接相关系数不高,但是通过对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和金融业的相互影响来影响城市化水平。这也说明未来加快河南城市发展,必须大力加强房地产业、金融业和公共管理等其他行业的发展。

01

在省际比较中,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那么这一关系在河南省内是否相同?我们进一步来探讨河南主要城市之间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和省际比较一样,各地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在产值结构中,第二产业及工业和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河南各地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是基本相适应的,二者相互促进,但这种相互促进的作用力不大(相关系数只有0.519,不显著),并没有形成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而就业结构中各地城市化水平和第二产业之间的关系则密切得多(0.765),说明各地第二产业的就业对城市化水平影响比产值对城市化水平影响大。

有趣的是,在对省内和省际的对比我们看到一个明显不同的事实是:在省内,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对城市化水平相关性不高,和省际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原因主要在于省内主要城市中,除了郑州作为省会城市其发展与其他地市有较大差别外,其他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上十分近似(如产业结构的趋同、发展模式的一致等)。各城市之间的金融业带有较强的行政性,基本上各地市主要金融机构的发展都很类似,而且在全国范围内看,河南金融业发展还相对落后。而房地产业价格的地区差异远没有省际之间大,从而造成了这一结果。

三、结论和建议

综上,我们很容易看到三个基本事实:一是河南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经济相对落后。近年来河南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经济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城市化水平和全国平均相比有较大差距,城市经济从总量上看落后于发达省份,从结构上看经济结构层次不高。二是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经济具有密切联系。城市经济对城市化水平具有正向的相关关系,经济越发达,相应地城市化水平也越高。三是城市化水平和就业结构关系更为紧密。在影响城市化水平的因素中,各产业的就业结构更为直接。同时,第三产业无论是产值还是就业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都要比第二产业显著。

加快河南城市经济和城市化进程,首先应当从河南实际出发,同时借鉴其他省的经验,积极稳妥多途径推进。基于上述考虑,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人口大省,尽管河南社会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河南经济发展同发达地区有很大的差距。这说明河南城市经济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也意味着河南城市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建立完善的城市水、电、气供应系统,建设优美、舒适、和谐的人居环境。在努力提高经济总量的同时,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一,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稳步发展农村经济。第二,大力发展第二产业,调整地区产业结构,避免产业结构的雷同。第三,积极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就业。

(二)积极推进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第一,突出重点,完善以郑州为龙头的中原城市群的发展。郑州作为生产、金融、贸易、交通运输、信息和服务的中心,它的发展可以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地区的迅速发展。第二,因地制宜,正确引导中小城市的发展。中小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城市化水平低下,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不明显,对本地区经济发展不能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因而应大力发展这些中小城市。第三,加快小城镇建设,加速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应有重点、有选择发展那些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大的小城镇。对城镇密集区和中心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纳入所属区域城镇体系的总体规划,形成为城市服务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小城镇,同时也扩大了城市自身规模;对距中心城市较远的小城镇,要突出其为“农三”服务的功能,形成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加工基地,成为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和文化教育中心。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学院统计学系)

上一篇:河北省物流业现状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浙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优势与个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