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耕地数量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时间:2022-08-16 07:28:11

河南省耕地数量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摘要:本文以河南省耕地数量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的基础数据,分析了河南省耕地数量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省耕地资源数量变化1998年以后逐渐增加,并于2004年开始逐渐趋于稳定,然后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耕地资源数量必然有所减少,人均耕地面积更为紧张。本文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在对河南省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河南省人地矛盾突出的实际,提出了合理保护耕地的相关对策。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quantity of cultivated land in Hen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basic data,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e of the quantity of cultivated land in Hena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antitative change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in Henan gradually increased after 1998, and from 2004 gradually began to stabilize, whil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popul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quantity of cultivated land must be reduced, and per capita area of cultivated farmland more tense. Using the method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driving force about changes in the quantity of cultivated land in Henan, this paper in view of outstanding contradiction between man and land during the current and future period in Henan province,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rotect the cultivated land reasonably.

关键词:河南省;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人口数量

Key words: Henan province;quantity change of cultivated land;driving force;population quantity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0-0050-03

0 引言

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第一人口大省,是人地矛盾较为突出的省份。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河南省的人口数量每年都在增加,人口的增加使得耕地保护问题日显重要。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的推进,将引致更多的耕地投入到建设用地当中去。未来时期内,人口持续增加、城市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等使得耕地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压力。本研究通过对河南省耕地资源的考察,分析河南省耕地数量的变化,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深刻把握河南省耕地变化的趋势及其驱动因素,并据此提出科学管理耕地的意见和建议。

1 河南省耕地数量变化特征分析

1.1 土地利用整体状况及其评价

1.1.1 土地利用结构状况

根据河南省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如表1所示。

1.1.2 土地利用状况评价

①人地矛盾突出,耕地质量不高。据统计,河南省人均耕地从1996年的1.33亩下降到2005年的1.22亩,低于全国人均1.44亩的平均水平,人地矛盾突出。在现有耕地中高产田面积为274.16万公顷,仅占34.53%;中低产田面积518.37万公顷,占65.47%。

②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开发利用制约因素较多。2005年河南省共有宜耕后备土地资源9.96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滩涂)和豫西、豫南、豫北等低山丘陵区,其开发受生态保护、地形坡度、水资源等自身条件的限制,开发难度大。

③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低。一方面是城镇规模小,城镇用地空间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土地有效利用偏低;另一方面是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大,且布局分散,人均用地面积严重超标。工矿用地部分企业占地少且分散,容积率低,土地产出效益较低。

④扩大增量与盘活存量统筹不够。由于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面临投资大,风险大,收益低,因此对存量用地的利用有待提升。新增建设用地近年来快速增长,已超出了土地资源的供给能力。

⑤土地生态问题突出。截至2005年底,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约300万公顷。土地退化面积达85万公顷,全省林木覆盖率仅22.64%,全省土地直接或间接受工业“三废”影响的面积已超过200万公顷。

1.2 耕地数量变化幅度

2008年底河南省耕地总面积为720.22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43.13%。全省耕地分布不均,豫中地区占 10.91%,豫南地区占32.47%,豫东地区占26.20%、豫西地区占11.56%、豫北地区占18.87%。对比前述2005年耕地面积数据,可见从2005年到2008年河南省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1.3 耕地数量变化速度

耕地数量变化速度的绝对值越大反映耕地数量变化速度越快。具体表达式为:

K=[(Ub-Ua)/Ua×1/T]×100%

通过对河南省耕地资源数量变化速度情况的研究,可以看出河南省2000-2008年耕地数量年变化率总体不大,变化速度较稳定。但由于2007-2008年耕地数量变化幅度明显,增长最快为10.06%。

2 河南省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分析

通过第一节对河南省耕地数量变化的幅度和速度的分析,虽然近几年耕地数量逐渐趋于稳定,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在不断的减少。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建设用地的增加,必然会导致耕地数量的减少。因此,为了实现对耕地资源更好的保护,需进一步探讨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和影响程度。

2.1 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定性分析

文章将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人口因素四个方面分析影响河南省耕地数量变化。

2.2 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定性分析

文章将采用主成分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来定量分析河南省耕地数量变化。

2.2.1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是1933年由Hotelling首先提出,基本思想是降维,把多个变量(指标)转化为少数综合变量(综合指标),而这些综合变量可以反映原来多个变量的大部分信息。但是要求这些综合变量之间互不相关,所含信息互不重叠。因此,在选取分析指标时要细致且全面,但不能过多,以免增加分析问题的难度和复杂性[1]。

选取驱动因子过程中,选取1998-2012年耕地数量变化特征以及现有统计数据和资料,从中选择10项社会经济指标作为自变量,代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镇化、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分别为:总人口数、非农业人口数、第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

通过分析,10个影响耕地数量的因素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相关性,其中总人口数、非农业人口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总产值之间有极强的正相关关系,为主成分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由表2可以看出,总人口数、非农业人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农业总产值在第一主成份上都有较高载荷,因此以上几个因素对耕地数量变化影响较为显著。

2.2.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属于定性和定量结合的一种分析方法,然而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就可以得到数学上更精确的表示。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设随机变量Y与m个自变量X1、X2、…、Xm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其数学模型为:

Y=A+B1X1+B2X2+…+BmXm

利用n(i=l、2、…n!)组观测值(X1i X2i、…Xmi、Yi),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出式中的待定系数B1、B2、…Bm[2]。

在主成分分析法的分析结果基础上,只选取X1(总人口),X2 (非农业人口),X3(国内生产总值)三个变量作为回归模型的自变量,因变量为Y (耕地面积),然后在统计量中对相应的所要分析后得到的数据量进行选择。得到2000-2008年的河南省耕地数量变化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Y=-358155.173+0.623X1-17.903X2+42.225X3

该方程的拟合参数R2为0.919,表示自变量能解释因变量91.9%,拟合度程度好。

由上述回归方程可得,耕地数量与总人口数、国内生产总值呈正相关,且与上述定性分析相符。而非农业人口的系数为负数,因此耕地数量与非农业人口呈负相关,且该结论符合定性分析的结论,非农业人口越多,建设用地随之大量增加,从而导致耕地数量的减少。并且,总人口数量的系数最大,说明耕地数量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总人口数量,其次是非农业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

3 河南省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耕地的对策

3.1 加强土地宏观管理,严格实行耕地保护政策

耕地保护维护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通过对河南省耕地数量变化及其驱动力的分析,保护耕地最根本的方法是合理利用土地,严格遵守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执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3.2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缓解人地矛盾

就河南省人地矛盾而言,主要还是人口数量过多导致的。所以必须要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改变“人口增长-过度开发-农地退化-地区贫困”的恶性循环。

不仅要控制人口数量,还要提高老百姓的素质。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节约型消费观,建立与现代文明要求相符合的生活方式,为人地协调与平衡创造条件。

3.3 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

非农业人口对河南省耕地数量变化影响大,因此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要防止城市建设用地无限制的扩张,合理控制人口流向大城市。同时,要加大土地整理开发力度,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我们也可以进行“宅基地换房”等项目相关试点。在完成耕地资源保护的同时,努力加快建设小城镇,缓解大城市压力,避免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和非农业人口的大量增加而导致农村土地的闲置。

3.4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在今后的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控制工业园区及城市和村镇工业建设用地审批,限制其数量和规模的扩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走集约型、内涵型经济发展道路。增加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减少经济发展对耕地的占用。

农业种植效益低是导致耕地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通过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发展模式,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增加补偿力度,并通过市场手段和经济补偿机制,引导农业用地结构调整朝着有利于耕地数量保持和增长的方向发展。

3.5 创新耕地保护理念、强化耕地保护意识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不断地创新耕地保护理念,政府部门要在耕地保护工作中起到带头作用,加强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的考核;同时,要对加强耕地保护的宣传教育,使耕地保护深入人心,充分发挥群众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引导农民自觉行动。还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加大土地国情、国策和国法的宣传教育力度,形成全民珍惜土地、保护耕地的良好氛围。

3.6 建立耕地资源监测体系

必须加强科学技术应用,掌握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使耕地合理健康的发展,以3S技术为支持的耕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的建立健全,不仅能控制建设用地无限制的扩张,还能提供土地利用动态详实的资料,对耕地、建设用地起到预警作用。另外,及时查处违法用地、并将违法用地扼杀在襁褓中。

4 结束语

文章通过对河南省当前土地利用存在问题进行整体分析,从耕地数量变化的幅度和速度两方面,研究了河南省耕地数量变化的特点,采用主成分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影响河南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河南省耕地数量变化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①1978年-2008年,河南省耕地总体数量经历了下降、增加,大幅增长以及趋于平稳的发展变化。但人均耕地面积却持续下降,直到2004年以后,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幅度逐渐也趋于平缓。整体来说,河南省耕地数量每年变化率总体不大,变化速度较稳定。

②在对河南省耕地资源变化驱动因素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耕地数量变化与人口数量、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关系明显。其中,非农业人口与耕地面积呈负相关,总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与耕地数量呈正相关,且总人口数量对耕地数量变化影响最大。

③在对河南省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河南省人地矛盾突出的实际,提出了合理保护耕地的相关对策。主要包括人口数量的控制和素质的提高、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创新耕地保护理念,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建立耕地资源监测体系。

参考文献:

[1]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4-95.

[2]干良健,刘伟,包浩生.梧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研究[J].经济地理,1999,19(4):74-79.

[3]崔亚锋.河南省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05).

上一篇:云南省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毕淑敏:必需的东西越少,我们的脚步越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