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联合治疗变应性咳嗽65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29 03:11:35

中西医联合治疗变应性咳嗽65例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085-01

【摘 要】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 方法:65例变应性咳嗽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组, 实验组采用:罗红霉素、酮替芬联合止咳苗药治疗, 对照组采用:罗红霉素、酮替芬治疗,周期为15天,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 91.1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19%,结论:采用罗红霉素、酮替芬联合止咳苗药治疗变应性咳嗽疗效优于罗红霉素、酮替芬治疗的疗效。

【关键词】变应性咳嗽 止咳苗药

变应性咳嗽(atopic cough ,AC)主要指那些对支气管舒张剂效果不佳的慢性干咳患者。其概念由日本学者Fujimura[1]等首次提出,但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尚未得到公认,对它的界定目前还只是处于描述性的阶段,缺乏大量系统性的研究观察。我国2009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提出,对临床慢性咳嗽患者有了重要的指导性认识。现对我院自 2010年3月~2011年 5月呼吸内科门诊以慢性咳嗽病人来诊中的变应性咳嗽(AC)病人65例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全部均为呼吸内科门诊病人, 咳嗽时间超过8周 ,临床表现以剌激性咳嗽、偶有少量黏痰为主要症状或唯一症状,咳嗽症状积分>2,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胸片、肺通气功能基本正常;其中男性37例,女性28例;年龄21-75岁,平均43岁;病人多在院外接受抗生素、止咳药、支气管扩张药及输液等治疗无明显疗效,随机分两组,性别、年龄与病程等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2]:(1)慢性咳嗽, 多为刺激性干咳。(2)肺通气功能正常,气道高反应性阴性。(3)具有下列指征之一: 有过敏性疾病史或过敏物质接触史; 变应原皮试阳性;血清总IgE或特异性IgE增高;咳嗽敏感性增高。(4)排除咳嗽变异性哮喘、哮喘性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鼻后滴漏综合征及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其他原因引起慢性咳嗽。(5)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有效。

2.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有关咳嗽论,分为外感与内伤咳嗽两大类。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分散片0.15mg口服一天两次,酮替芬 1mg 口服每晚一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宣肺止咳,理气化痰苗药。组方:紫金牛15g、铁扫帚15g鼠曲草15g、粉条儿菜12g、岩豇豆12g、瓜子金12g、岩白菜15g 每日一剂,早晚水煎服100ml。以15天为一个疗程,嘱托患者忌生冷、辛辣、油腻食物。

4 疗效判定标准及结果

4.1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咳嗽、咳痰症状消失; 有效:咳嗽、咳痰症状次数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 无效:咳嗽、咳痰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4.2 治疗结果(见表1)

5 讨论

随着对慢性咳嗽研究逐步进展,发现变应性咳嗽多与某些变应原敏感、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有关, 但由于大部分病人均是以剌激性咳嗽为主要症状或惟一症状,因此临床上诊断容易与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型哮喘混淆。治疗上根据2009《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标准,予抗组胺药与支气扩张剂,必要时候给予激素,基本能控制病情,但抗组胺药副作用较强,易导致头晕、乏力、嗜睡,影响日常工作,停药后易复发。

中医典籍中没有变应性咳嗽的记载,临床上都归纳入祖国医学“咳嗽”范畴。《素问.咳论篇》曰: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究其病因不外乎外感六淫和内邪犯肺两大类。苗药是苗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总结出独具特色、具有独特疗效的民族药。该组方紫金牛、铁扫帚、鼠曲草、粉条儿菜、岩豇豆、瓜子金、岩白菜为贵州民族苗药,均为具有止咳化痰的苗药,在贵州苗族止咳化痰平喘民间验方中为主要药物。紫金牛性平,味辛;为紫金牛科常绿小灌木紫金牛的全株,具有止咳平喘,清利湿热,活血化瘀的作用。本品含挥发油、矮茶素1号、紫金牛酚Ⅰ、Ⅱ及恩贝素、紫金牛醌等。矮茶素1号有明显镇咳作用;煎剂对小白鼠有明显祛痰作用。铁扫帚:味甘,微苦,平,主要成份含:蒎立醇(Pinicol),黄酮类(Flavona),酚,鞣质以及β―谷甾醇。具有止咳,祛痰,清热解毒,清热化湿和安神作用[3],鼠曲草性味甘平,《本草纲目》谓其主“寒热,除肺中寒,大升肺气”,具化痰止咳、祛风平喘之效。动物试验发现,该药可明显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提高纤毛的排泌功能[4]。岩豇豆:辛微甘,平,祛风止咳,健脾消积。药理作用:为抗菌、祛痰、止咳。瓜子金(锐草莲),性味 性平,味辛、苦。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瓜子金皂甙。根含三萜皂甙、远志醇、四乙酰远志醇具有祛痰镇咳功效。岩白菜又名厚叶岩白菜,别名:岩壁菜。其化学成分含有含岩白菜素、熊果酚甙,故有良好的镇咳、祛痰、抗菌、消炎作用。以上几味苗药合用,起化痰止咳,祛风平喘,抑制变态反应性炎症。而大环内酯类如:罗红霉素用来治疗AC时,起到抗菌效果的同时,还具有抗炎活性作用。酮替芬不仅具有组胺H1受体拮抗作用,而且还能抑制过敏反应介质的释放抗过敏作用较强,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因为AC发病机制中,刺激性干咳主要是由过敏因素造成的。通过本课题临床观察研究,充分说明中西医联合治疗治疗AC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而苗药在治疗过程中占有独特优势。(下转第33页)

上一篇:物理康复治疗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下一篇: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中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