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任务—收获型教学法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09-29 01:01:19

目标—任务—收获型教学法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摘要:目标—任务—收获型教学法认为,在“有意义的学习”情形下,学生往往形成“内生性”的主动学习动机,对学习内容表现出明显的期待和努力,进而产生“自我实现”的需求;运用“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理念创建教学模式结构;在教学中初步摸索五步教学步骤。采用灵活多样的任务形式满足学生获取“成就”自我实现的需要。

关键词:目标—任务—收获型教学法;学习动机;“做中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083-03

为了探索出使学生能成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目标—任务—收获型教学法并在天津财经大学国际市场营销学课(双语)上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目标—任务—收获型教学法的定义

目标—任务—收获型教学法是在目标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的基础上扩展到学习收获而生成的教学法。该教学法以设定的教学目标为指向,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的目的在于获得预期的收获。任务是指:人们在学习理解和体会所学知识之后开展的应用知识的活动。狭义的定义是:任务是具体的教学活动。“目标、任务、收获”三者的关系是:目标是学习方向,起引领作用;对学习内容的讲解或参与活动是教学的形式;取得“收获”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因为,学有所获才是持久激励学习的动力。对“收获”的内容可以依据教学的目标加以约定。既可以是教学内容,也可以是能力的培养。比如,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还可以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收获了知识,培养了能力。目标—任务—收获型教学法的现实意义在于:注重让学生自我审视和感知学习收获以及对学习进行反思。这种收获是在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或协作下,由“自己耕耘”获得的。将获得成功作为学习动力。激励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方式,达到教学目标要求,感受成就的喜悦,从而增进积极探究的学习精神,引发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目标—任务—收获型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1.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是指教学内容中的知识和观念能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和观念发生显示的关联作用。乔建中(2010)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并非等于有意义的教材的学习,而是指学生有积极学习的心向,能主动地将教学内容中的新知识和新观念与自身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相关知识和观念发生相互作用,使旧知识和旧观念得到改造,新知识和新观念获得实际意义的过程。由此看到,有意义的学习在于两点:一是学生是否具有向往学习的心态,二是是否具有接受和同化新知识所需要的认知结构。这为我们能够学习机制的层面建构目标—任务—收获教学法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表明,在“有意义学习”的情形下,学生往往将学习看成是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的过程,从而形成“内生性”的主动学习动机。学生对学习内容表现出明显的期待和努力。更多地采用交替、网络式的认知加工策略,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搜寻提示线索和意义特征,如对新旧知识的“切合性”作出判断,调节彼此的分歧或矛盾,或将新知识简化性重组与转换,使之与自身认知结构相同化或顺应;而在“无意义”的情形下,学生则把学习看做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对学习表现出厌倦、退缩甚至是抵触的情绪,更多地采取简单、直线式的认知加工策略,仅注意学习内容的形式特征而忽略其意义特征。

2.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在学习的过程中,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可见,教师是积极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这为目标—任务—收获教学法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有机的结合提供了指导理论。

3.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在人维持生命的五种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被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即取得成就。获取成就是创造人生价值的体现。当人们不断努力实践,不断获取成功,就可重复体验成就感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当人人都处于这种不断进取的状态,就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这一理论用于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在于,教学目标与结果要有因果效应。教学结果要使学生感受积极主动探索学习的乐趣、面临挑战以及不懈努力学习后取得学习优良的成绩。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起到关键的作用。学生的自我激励是获得成就的内因,因此教学是在“有意义的学习”状态下,学生能够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从而获得取得学习成就的必备条件。这是从学生的角度,对“收获”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目标—任务—收获型教学方式的结构

教师、学生和教材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形态。在目标—任务—收获型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在教学目标的导向下,挖掘能够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点,从学生已有知识点入手,设计教学方案和任务。当学生对有意义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后,便产生求知的欲望,进而开始探索,以得到探求的结果。肖全民(2011)对于大学教材使用的问题提出,教师授课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教材,就是教师只局限于单项的线性的知识讲授。在一个封闭的自足的意义系统向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知识和概念,使之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复制和存储。“用教材教”,就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是一种网状关系。知识的流程是开放的、多元的。根据教育情境,灵活运用教学资资源,教会学生活用现有的教材学会学习与探索。基于这个认识,目标—任务—收获型教学法实践“用教材教”。教师、学生和教材形成相互依存又有各自重心职责的网状关系的教学模式结构(见图1)。

图1 目标—任务—收获型教学模式结构图

四、目标—任务—收获型教学法的实践

1.目标—任务—收获型教学法实施步骤。目标—任务—收获反映教学过程的逻辑顺序。在教研活动中,不断摸索,总结出一套目标—任务—收获型教学模式。我们仍按照以往的教学目标先行的做法。根据所要完成的学习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引入、教师讲授、完成任务和教学反馈等环节展开教学。初步形成了目标—任务—收获教学模式。其教学步骤如下。①课前设定教学目标、设计任务和预计的“收获”。研究组教师对整体教学内容进行讨论,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确定教学重点。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教学任务。将需要掌握的内容编成练习题,给出任务项目(指明需要应用的相关知识、提出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将练习题、将进行的教学活动(任务)、教学课件(PPT),预期将获得的“收益”(获得的知识)在课前发给学生,使其在教学目标的范围内进行预习。②教学方法的选用。在开始讲授新内容前,先引入与内容相关的案例,对案例的问题(教师课前已将问题提供给学生)进行讨论,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对将要开始的教授进行预热(warming-up),然后转入本课的内容,对难点,采用讲授方式,为的是用较少的时间去讲清楚复杂的问题,此时教师起主导和引领的作用。检验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理解时,采取提问、请学生举例说明、判断练习(在课件中显示判断题)、学生间讨论等方式以获得学习情况的反馈。以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的建立和发展。在一节课上,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有时需要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方式。③在“做中学”的教学过程。以重点理论和重要概念为中心,教师设计若干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各项任务。基本做法是:创设情境,任务呈现——教师指导,任务准备——分工互动,任务完成——成果展示,任务反省与评价。例如,做产品案例分析,要求学生用所学理论和自己的经验、认识,对案例中的产品域际特征和产品定位进行分析说明。再如,在国际市场调研的教学中,将调研方法、内容、步骤等用提问和操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使学生在专业理论的引导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和应用技能。实施任务要及时。通常以任务形式学习重要内容,或在教师讲授后,随即展示任务,学生开始落实任务。必要时,师生共同参与、教师示范在先。④归纳全课。扼要总结教学各个环节。肯定学生的课堂表现,留课后任务,即作业(如,交代下次课内容重点、专业词汇、案例分析、教学活动及完成活动的具体要求等,是下一次课上要讨论或提交的任务。)⑤教学反馈调节。教学日记、学生作业、课后教师回顾教学各环节的成效和不足之处,对学生的作业中反映的情况及时与学生沟通;总结任务设计与落实中的经验与失误。找出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调整或修正的教案。

2.任务的实施。任务设计来源于真实国际市场经营活动,将国际营销专业知识与现实性相联系。调动学生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积累,运用专业理论去解释和分析市场现象。对所学内容从“知道”了的层面,上升到具有理论指导下的“应用”层面。例如,说明你所熟悉的某项全球化产品(global product)在不同的市场和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cycle)下,定价策略(price-setting strategy)的选择。针对教学内容的需要,设定拓展性思维的问题,内容包括:提出质疑,陈述个人观点,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等。任务目标明确,实施内容与要求在学生熟悉的范围内,引发学生对任务的兴趣和完成任务的信心。通过任务活动的实施,将所学的知识点有逻辑地联系起来,建构有意义的学习。补充教学资料帮助学生接近熟悉的真实环境。教师从网上和报刊收集相关资料应用到教学中。由于资料反映的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经营情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市场现象有所了解,所以在探讨问题时,很容易引起注意力和参与讨论的兴趣。

3.任务的类型与收获展示的形式。采用灵活多样的任务形式是实现学生为学习主体的重要保障措施。根据教学内容性质不同,采用不同的任务方式,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讲解型任务:由教师主讲理论,然后引导学生对理论提供现实论据。如:高背景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和低背景文化(low context culture)、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类型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任务:教师对案例提出若干问题,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根据案情,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加以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调查任务:根据规范的国际营销调研过程,每个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一国际营销问题进行调研并写出调研报告。报告性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定某一跨国公司,由两名发言人对该公司在国际市场营销组合进行分析。演讲报告完成后,其他同学就报告提问,报告人和小组成员回答问题。小组学习是目标—任务—收获型教学法的一个重要方式。在实践初期,我们发现,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不主动,等着老师叫名字时才回答,教学效率较低。于是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建立学习小组,多数任务在小组内完成;在课下安排好下一次报告人或小组发言的顺序等,确保每次上课时间有效利用。

4.激励手段。任务成果展示形式是多样化的:课上主要用讨论和问答方式;陈述报告要运用多媒体手段,做成课件(PPT),并从互联网上下载影像资料作为报告素材在报告中使用。调查类任务同时采用书面报告、小组交流、教师批阅书面作业并给出评语,挑选优秀作业作为范例,请学生本人或教师在班上宣读。重点任务活动后,教师进行讲评、对主动发言的同学给予加分;在作业批注表扬或发电子邮件表扬;展示优秀成果;对完成不佳的学生,以书面形式通知并提出改进方法,对重做作业可以按重做的作业记载平时作业成绩。

五、研究成效

1.对教学法创新实践效果的检验。①构建了目标—任务—收获型教学法的基本框架。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课题组教师对目标—任务—收获型教学方法从教学理念到指导理论进行了积极地探索,提出了以有意义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构建的目标—任务—收获型教学法的指导理论;建立了一套教学原则和设计任务原则;在理论的指导下,按照所建立的原则,初步构建了目标—任务—收获型教学模式。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任务情境;通过展示任务成果显示预期的学习收获;通过课后的教学回顾和信息反馈,总结经验,修正不足。②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按照指导理论,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的知识相联系,密切联系国际市场和中国市场的现实,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分析市场现象和问题;学生在应用中学习新知识;提高了获取知识能力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学生的思辨和创新意识。所有学生均用英语做陈述报告,完成各项笔头作业。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初步形成。③收获的展示体验成就感,促进主动学习。为获取预期的学习收获并在同学们面前展示,学生们热情投入“做中学”。形成了在新教学内容课上,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在两个学期内,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完成案例分析报告57份。市场分析报告课上,学生是主讲人。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参与提问。展示的同学具有初步学术性的分析、流利的英语、制作精美的课件以及对所提问题有见地的回答都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获得同学们的认可。

2.对教学效果的检验。以国际市场营销课教学为载体,实施目标—任务—收获型教学法的实验班的学生共177人。对课题开展前后的情况,我们在以下方面进行了统计:课上主动参与人数和做专题报告的人数占学生总数比重,完成任务占全部教学时间比重(表1中分别简称:主动参与、做陈述报告和任务占时),任务完成合格率(即符合任务的具体要求,用英语交流)、考试良好率。各项统计结果如下。

表1显示,实验后,前四项的比重提升比较明显。说明目标—任务—收获教学方法“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作用得到体现。任务完成合格率提升,与教师课前布置任务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有充分时间准备有直接关系(如,教师提前3周布置做跨国过公司的陈述报告的教学任务)。实验前后的考试良好率变化不显著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前,采用的是闭卷。试题和答案均来自书上的内容。只要回答符合教材中的表述即可得分;而在试验后,试题是开卷,案例题型,需要对案情用所学的理论去研究和分析,提出个人的观点,给予解答,故较闭卷答题难度要大一些。

六、结论

经过一年的教学探索,初步完成对目标—任务—收获教学法的系统性建构;取得了初步的教学成效。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对此研究,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目标—任务—收获教学法能够反映学习过程、认知过程和感知成功的心理需要的规律,用此法教学,使我们在国际市场营销学课上基本做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第二,有预期“收获”,是支持学生内在持久的学习动力;第三,运用“用教材教”打破了“教教材”的呆滞的、复制性的授课方式,使教师、学生和教材形成网状关系,开放的、多元化的知识流程为实施目标—任务—收获教学法提供了活用知识的方法;第四,学生在应用中学习新知识,提高了获取知识能力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学生的思辨和创新意识;第五,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初步形成;第六,教师提升了教学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但是与该教学法相关的一些问题尚未研究,如,确定“预期收获”的主体是老师还是学生;教师应该如何操作“多元化”的讲评等。这些疑问有待在后续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加以认识和解决。

由于课时和课题研究时限等因素,以及对目标-任务—收获教学法的应用熟练程度所限,对某些相关问题尚未研究。如,在教学中所提出的“预期收获”内容是由教师提出的,那么,这个预期收获是否是学生所期待和需要的呢?学生自己需要设定收获预期吗?怎样组织操作?再如,教学评价方式。在试验期间,我们主要是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尚未实行。教师应该如何操作“多元化”的讲评等。这些疑问有待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认识和解决。

参考文献:

[1]乔建中.知情交融教学模式新探[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

[2]赖绍聪,华洪.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3,(01):30-31.

[3]范迅,等.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2,(12):28-30.

[4]赖丹凤,伍新春.支持自主性课堂: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1):64-68.

[5]杨道宇,郭华.让课程面向事情本身:内容与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2):47-50.

[6]肖全民.关于大学教材的几点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1,(4):86-87.

基金项目:2012年天津财经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P2012-09)

作者简介:周苹,女,天津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区域经济、贸易与环境、国际商务;唐丽,女,天津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

上一篇:浅谈高考历史冲刺复习对策 下一篇: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大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兴趣的实...